實際上很多人對血糖監測存在一定的誤區,臨床上 對於血糖的檢測不只是餐後2小時這一種,而是分為不同的時段,比如餐後1小時血糖以及半小時血糖。舉個例子來說,我們到了醫院之後想要做葡萄糖耐量試驗,這時候醫生對於你的血糖檢測結果往往就分為半個小時、1個小時、2個小時以及3個小時。更何況我們人體的血糖並不是一個恒定的數值,而是總在發生變化,所以用一句話總結來說,人體血糖不論在哪一個時間段都是有一定臨床意義的。
為什麽大部份情況下只註重監測餐後2小時的血糖呢?
首先我們來說一說餐後半小時血糖,如果進餐後半個小時,大部份人此時的血糖都處於上升的一個階段,那麽在治療這一層面來說,並不具有實際的意義,所以不會作為衡量一個人血糖是否偏高或者偏低的標準。
其次,再來說一說餐後1小時的血糖。如果自身並未出現血糖偏高或者偏低的問題,也就是身體處於健康的狀態下,餐後1個小時的血糖會呈現先上升後降低的情況,最後到兩個小時便會恢復正常。雖然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但並沒有監測餐後2個小時更具可信度。
最後,再來說一說餐後2小時的血糖。前面我已經說過了,人在用餐後血糖會逐漸上升,尤其是前半小時內,上升的振幅是比較大的。而到了一個小時至兩個小時之間,就會呈現出先上升後下降的趨勢,最終會在兩個小時左右恢復正常。
關鍵點來了,對於大部份人而言,用餐後兩個小時基本上胃部都已經排空了,此時便是監測血糖最佳的時間點。如果發現餐後2小時血糖依舊居高不下,此時就可以作為判斷高血糖或糖尿病 的依據。這就是為什麽在臨 床上監測餐後2小時血糖在臨床上套用率這麽高的根本原因所在。
最後我要提醒大家一點,對於糖尿病 患者來說,監測血糖是十分重要的,不能有一絲的松懈,這對於控制病情十分重要。如果自己不會在家正確監測血糖,可以到醫院讓醫生來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