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為便於理解部份情節存在「藝術加工」成分。
「吸煙一時爽,住院淚兩行。」這話一點沒誇張,尤其是對糖尿病患者來說。一根煙,看似小小的,夾在指間時還能讓人感覺到一種「瀟灑」,可背後卻可能藏著讓血管崩潰的「殺機」。
有的人抽了一輩子煙,最後卻因為糖尿病並行癥住進了ICU;有的人即使戒了煙,但為時已晚,失去了腳趾甚至一條腿。 我見得太多了,今天就跟大家聊聊,糖尿病患者為什麽一口煙都不能碰。
一根煙,可能成了壓垮身體的「最後一根稻草」
每次門診裏,總有患者問我:「醫生,我都糖尿病十幾年了,煙一直抽著,也沒覺得多嚴重啊,為什麽現在非讓我戒?」這時候,我總會用一個比喻:「你是沒感覺,但你的身體已經像一座千瘡百孔的橋梁,再多來幾輛車,它就塌了。」
糖尿病本身已經讓你的身體負擔加重,再加上吸煙,無異於「雪上加霜」。 吸煙會讓你的血糖更難控制,血管更容易堵,甚至直接推動並行癥的到來 。
尤其是那些已經出現視網膜病變、腎病或者糖尿病足的患者,吸煙無異於在傷口上撒鹽。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糖尿病患者抽煙的每一口,可能都在加速你進醫院的速度。
而且你知道嗎?吸煙對糖尿病患者的危害不會等到十幾年後才顯現,有時候幾年甚至幾個月就能讓你感到「惡果」。
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吸煙者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是不吸煙者的2~3倍,而糖尿病足患者吸煙,更是直接將截肢概率提高了兩倍以上。聽起來是不是很可怕? 可惜,很多人就是覺得「離自己遠」,直到住院才後悔。
看似「過癮」的一口煙,究竟對身體做了什麽?
咱們先不講那些深奧的醫學原理,就說說吸煙和糖尿病這倆事是怎麽「合謀」的。
血管受損,堵塞更快
糖尿病本身就會讓血管變「脆」,而吸煙會讓血管進一步受損,變得狹窄甚至堵塞。煙草中的尼古丁會讓血管收縮,血液流動受阻,血壓升高,久而久之,心臟和血管的負擔越來越重。
一根煙抽下去,血液黏稠度就會增加,血塊形成的風險也隨之升高 。這也是為什麽糖尿病患者吸煙後容易出現心梗、中風的原因。
血糖控制更難
很多人以為吸煙只是對血管不好,其實它還會直接幹擾你的 胰島素功能 。尼古丁會降低胰島素的敏感性,讓胰島素「指揮」血糖的能力下降,導致血糖波動更大。對於那些本來就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吸煙無異於火上澆油。
並行癥加速到來
糖尿病最怕的是什麽?並行癥。而吸煙恰恰是這些並行癥的「催化劑」。 比如糖尿病足,吸煙會讓下肢的血管進一步變窄,血液供應不足,導致傷口難以愈合,感染加重,最後不得不截肢。
再比如糖尿病腎病,吸煙會加重腎臟的負擔,蛋白尿的發生率更高,腎功能衰竭的風險也隨之升高。
視力可能更快受損
糖尿病患者的眼睛本來就容易出問題,視網膜病變是常見的並行癥。而吸煙會加速視網膜微血管的損傷,增加失明的風險。很多患者到了這個階段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但往往為時已晚。
戒煙,真的晚了嗎?
有人會問:「我都抽了幾十年煙了,現在戒還有用嗎?」答案是:永遠不晚!
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戒煙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逐漸下降,不能完全回到從不吸煙的狀態,但仍然能大大降低死亡率。 而且,不只是心血管系統,戒煙還能改善你的血糖控制,讓胰島素的效果更好。
當然,戒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對有多年煙癮的人來說。但為了自己的健康,為了家人,難道不值得試一試嗎?
常見誤區:別再騙自己了
說到這兒,我還得給大家「捋直」幾個關於吸煙的誤區:
「我少抽幾根就行了」
糖尿病患者對煙草的耐受度幾乎是「零」。 哪怕你每天只抽一兩根,危害也是實實在在的。就像毒藥,哪怕劑量少,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電子煙總可以吧?」
別天真了。電子煙同樣含有尼古丁,而且還有一堆其他化學物質,對血管的損害一點不比普通香煙少。對糖尿病患者來說,電子煙和普通煙沒有本質區別。
「我抽了這麽多年了,戒了也沒用」
這種想法完全是自我欺騙。戒煙的好處是實實在在的,從你戒煙的那一刻起,你的身體就開始慢慢恢復。 戒煙24小時後,心臟病的風險就開始下降;戒煙1年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比吸煙時低一半。
說到這兒,可能有人會覺得我在「嚇唬人」。但作為一個醫生,我見過太多因為吸煙和糖尿病並行癥而後悔的人。他們中有的失去了腳,有的失去了腎,有的甚至失去了生命。而這一切,本來可以避免。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不重視、不行動。戒煙,是你為自己負責的一步,也是為家人負責的一步。不要等到躺在醫院裏,再後悔沒有聽醫生的話。
最後,給大家一個忠告: 糖尿病患者,千萬別讓煙毀了你的生活。現在戒煙,就是給自己一個新的開始。
資訊來源
· 世界衛生組織:【全球煙草流行報告】
· 【中華糖尿病學雜誌】:吸煙對糖尿病並行癥的研究
· 美國糖尿病協會(ADA):吸煙與糖尿病風險分析
· 英國心臟基金會(BHF):吸煙與心血管疾病關系
本文所述內容,均基於現有科學知識和中醫理論整理而成,旨在為讀者提供健康科普資訊。如有任何健康問題請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