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資料來源
[1]方薇,王習哲,趙穎,等.血清總膽紅素、尿酸、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數與血糖控制達標的2型糖尿病發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關系研究[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24,24(13):2445-2449.DOI:10.13241/j.cnki.pmb.2024.13.008.
[2]何金花.二甲雙胍恩格列凈聯合胰島素短期強化療法治療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等指標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2024,17(23):83-86.DOI:10.15887/j.cnki.13-1389/r.2024.23.022.
[3]胡招英.強化生活方式幹預在2型糖尿病護理中的套用及對血糖水平的影響[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誌,2024,41(04):399-400.DOI:10.13586/j.cnki.yjyx1984.2024.04.058.
35歲的女子 朱梅, 是 上海 中一家知名文化傳媒公司的策劃總監。工作日的早晨,她總是最早一批踏入辦公室的人,用一杯濃郁的咖啡開啟新的一天,而這份對工作的熱愛與投入,卻悄然間在她的身體裏埋下了隱患。
朱梅 的生活節奏快而有序,加班至深夜是家常便飯,三餐不定時,更偏愛高糖、高脂肪的快餐作為能量補給。她從未意識到,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習慣,正一步步侵蝕著她的健康。
![](https://img.jasve.com/2025-1/92c68abb8df2646708d67e80c7c69ea8.webp)
一個清晨, 朱梅 站在鏡子前,準備開始新一天的工作。她習慣性地伸出舌頭,準備檢查自己的口腔狀況,這一看,卻讓她心頭一緊。原本紅潤的舌面,不知何時起布滿了細小的裂紋,如同幹涸的土地,失去了往日的潤澤。她輕輕觸碰,感受到一絲不易察覺的刺痛。
起初, 朱梅 以為這只是 夏季 幹燥所致,並未放在心上,只是增加了飲水量,並嘗試了一些潤喉的茶飲。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舌頭的狀況非但沒有好轉,反而出現了第二種異常——舌苔變得異常厚重,顏色也由正常的淡白色轉為了淡黃色,甚至偶爾還能聞到一股不易察覺的甜膩味。
面對身體的微妙變化, 朱梅 的內心雖有所不安,但繁忙的工作和生活的壓力讓她選擇了暫時忽視。她安慰自己,或許只是最近太累,休息一下就會好。然而,命運似乎並不打算輕易放過她。
不久後的一天, 朱梅 在與客戶會議時,突然感到一陣前所未有的眩暈,伴隨著心悸與視物模糊。她強撐著結束了會議,回到辦公室後,整個人癱軟在椅子上,心中湧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恐懼。她知道,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在朋友的陪伴下, 朱梅 來到了醫院,掛號了內分泌科。接診的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醫生,他耐心地聽取了 朱梅 的病情描述,並仔細觀察了她的舌頭狀況。醫生的眼神逐漸變得凝重,他意識到, 朱梅 的情況遠比她想象的要復雜。
「朱梅 女士,您的舌頭癥狀,結合您剛才描述的眩暈和心悸,我高度懷疑您可能患有糖尿病。」醫生的話語如同一記重錘,讓 朱梅 瞬間楞住了。
「怎麽可能?我還這麽年輕,怎麽會得糖尿病?」 朱梅 難以置信地反問道。
醫生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繼續解釋道:「糖尿病並不只是老年人的專利,現代生活方式的改變,使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加入了這個行列。您的飲食習慣、工作壓力,都是潛在的風險因素。」
![](https://img.jasve.com/2025-1/d03fb398083bbcc7ccbcf631b6adc22d.webp)
為了進一步確認診斷,醫生為 朱梅 安排了血糖檢測。結果顯示,她的空腹血糖值遠超正常範圍,餐後兩小時血糖更是高得驚人。面對這一結果, 朱梅 終於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醫生嚴肅地警告道:「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如果不及時控制,會引發一系列嚴重的並行癥,包括心血管疾病、腎臟病變、神經病變等,甚至可能威脅到生命。您的舌頭癥狀,正是血糖長期偏高的一個警示訊號。」
隨後,醫生為 朱梅 制定了詳細的治療計劃,包括飲食調整、規律運動以及必要的藥物治療。他特別強調,改變生活方式是控制糖尿病的關鍵,只有從源頭上減少糖分和脂肪的攝入,增加身體的活動量,才能有效穩定血糖水平。
血糖,這個看似無形的存在,實則與我們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而舌頭,作為身體的一面鏡子,往往能反映出血糖的異常變化 。 若舌頭有3種狀況,血糖或早已過高 。
1. 舌頭裂紋與幹燥
當血糖持續偏高時,身體內的水分平衡會被打破,導致口腔黏膜幹燥,進而引發舌頭出現裂紋。這種裂紋不僅影響美觀,還可能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增加口腔感染的風險。
2. 舌苔變化
舌苔的顏色和厚度也是反映血糖狀況的重要指標。正常情況下,舌苔應為淡白色且薄如蟬翼。而當血糖升高時,舌苔會變得厚重且顏色偏黃,這是因為體內代謝紊亂,導致濕熱內蘊所致。
3. 味覺異常
長期高血糖還可能影響味覺神經,導致患者出現味覺減退或味覺異常的癥狀。部份患者會感覺食物味道變淡,需要增加調料的用量才能感受到味道,這無疑又增加了糖分的攝入,形成惡性迴圈。
在醫生的耐心指導和家人的支持下, 朱梅 開始了艱難的控糖之旅。她逐漸改變了自己的飲食習慣,告別了快餐和甜品,轉而選擇低糖、低脂、高纖維的食物;她加入了晨跑大軍,每天清晨在古城墻下揮灑汗水;她還學會了自我監測血糖,時刻關註著自己的身體變化。
隨著時間的推移, 朱梅 的控糖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她發現,比起外在的飲食控制和運動鍛煉,更難的是內心的掙紮與自我調適。每當夜深人靜,或是工作壓力山大時,那些曾經讓她依賴的高糖食物就像是無形的誘惑,考驗著她的意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