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胎兒放進一個「特殊裝置」,用管道和母體連線,任何和胎兒血型一致的人,都能這樣在體外「孕育生命」。機器孕育生命、男性「懷孕」,這些科幻電影裏的場景,或許正逐漸走向現實。
今年7月,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完成了第四次「去ECMO化人造子宮動物實驗」,胎羊在母體外存活達90分鐘,為世界首例成功案例。
「ECMO」是一種醫療器材。在醫學上的意思是體外膜肺氧合,又被稱為人工肺。可以暫時替代患者的肺功能,在體外完成氣體充氧,以防止急性缺氧引起的器官和腦損傷。此次手術「去ECMO化」的目的是想做一個沒有ECMO機器器材支持,「人造子宮」是透過胎羊和母羊直接進行血液迴圈的閉環空間。
人造子宮的利與弊
掀起輿論熱潮的人造子宮,其在外形上與母體子宮大不相同,僅是一套從功能上模擬母體子宮的裝置。
該裝置定期透過專門管道向塑膠袋內註入定量的溫水和鹽,以模擬母體子宮裏的羊水環境。在動物實驗中,塑膠袋內的動物透過臍帶與血液迴圈系統連線,血液迴圈系統模擬母體胎盤,為動物提供氧氣、營養物質並幫助其身體代謝。
美國、荷蘭、中國、以色列、加拿大等多個國家已開展人造子宮動物實驗,實驗物件主要是早產的羊、鼠、豬等動物,以測試人造子宮是否能為早產的動物提供更安全可靠的存活空間。
對人類而言,目前各國大多將人造子宮技術限制在妊娠後期替代母體,以挽救常規手段無力救治的超早產兒(胎齡不足28周的胎兒),提高其存活率和存活質素。
比如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表示,開展人造子宮人體臨床試驗的前提必須僅限於挽救常規技術難以救治的超早產兒,為其提供當前可選救護方法的替代方案。
專家分析,這是因為人造子宮技術如果僅在妊娠後期替代母體救治超早產兒,其面臨的法律挑戰與倫理爭議相對較小。
首先,針對超早產兒的救治困難重重,人造子宮技術為解決這一醫療難題提供了可能性。
據了解,在已有技術支持下,28—37周胎齡的早產兒救治存活率較高,而胎齡越低救治越困難。比如24周胎齡以下的超早產兒,其肺器官發育很不成熟,基本不具備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能力,現有救治技術很難支持其存活。人造子宮技術有望提高超早產兒的存活率,並避免現有救治手段造成的後遺癥。
「對超早產兒救治來說,人造子宮技術是在挽救生命的前提下開展的技術試驗,具有正當性。」北京大學醫學部醫學倫理與法律學系副主任劉瑞爽說。
其次,人造子宮技術雖然涉及生命誕生,但並未改變生命體內的遺傳物質,相對容易被接受。
在清華大學中國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梁正看來,這也是人造子宮技術和基因編輯技術的重要區別,前者並不會給人類群體帶來延續性的、不可逆轉的影響,面臨的倫理爭議也較後者少。
盡管如此,仍有受訪專家提醒,人造子宮技術若要進入人體臨床試驗,也依然在標準化指標、受試者篩選等方面準備不足。
一方面,人造子宮人體臨床試驗的底線原則、操作流程、操作方法等標準化指標有待確立。比如在操作流程中,需要確定評估人體試驗效果的時間節點以保障試驗安全,然而目前各種動物實驗的療程長短不一,尚難推匯出評估人體臨床試驗有效性的時間節點。
另一方面,受試者篩選條件也需進一步明確。專家表示,鑒於人造子宮技術的新穎性和風險性,要盡可能排除那些透過常規治療很可能獲得良好結果的患者,並確信胎兒能夠從人造子宮技術中獲益。
比如篩選受試者時,多少周胎齡以上的超早產兒應該被排除在外還有待論證明確,這需要搜集更加全球化、多樣化的超早產兒短期、長期治療數據,以便更好衡量受試者采用人造子宮技術的風險-收益比。
(羊城晚報羊城派綜合自@大象新聞、新京報、新華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