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結構復雜,是人體的「發動機」。成年人的心臟只有拳頭大小,每天大概跳動10萬余次。因為難度高、風險大,心外科手術一直被稱作是在「刀尖上跳舞」。
在這方寸之間,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成人外科中心主任醫師王現強已經工作了20余年,他為生命的每次跳動奮力一搏,讓患者煥發「心」生。
「醫生好偉大」
王現強的從醫之路起源於一段深刻的童年記憶。六歲那年,他的父親因見義勇為受傷,動脈被紮破,大出血急需救治。當時,醫療條件尚不發達,看到醫生們經過一夜的奮力搶救,最終挽救了父親的生命時,他便立誌成為一名醫生,治病救人。
大學時期,王現強選擇了臨床醫學專業,廣泛涉獵內外婦兒各科知識。「心臟外科手術是外科領域皇冠上的明珠」,老師的一句話則激發了他對心臟外科的無限向往。
心臟每時每刻都在搏動,而心臟手術常常需要讓心臟先停下來。在沒有心肺機和ECMO的年代,心臟手術是個禁區。即使現在有了這些技術,心臟手術的難度仍然很大。而王現強的大部份時間都是在手術室裏度過,談起做手術,「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這兩個詞總是掛在他的嘴邊。面對平均一年400多台的手術量,在手術室裏,王現強覺得時間仿佛被按下了「快進鍵」,雖然累但心裏很滿足。
「我把每台手術都當做是自己的第一台手術,要時刻提醒自己保持敬畏之心,每一針、每一線、每一刀都要精雕細琢,一定要做好。」王現強說道。
不僅如此,從到阜外醫院的那天起,王現強還堅持著術後記錄的習慣。每次術後,他都要進行復盤匯總:術前計劃是怎樣的,術中遇到了哪些問題,是否遇到突發情況,術後結果怎麽樣……思考這些問題已經成為他每天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做醫生要有良心、有醫德,要對患者負責。」王現強一直牢記導師胡盛壽院士的諄諄教誨,這句話如同一盞明燈指引著他。在他看來,患者是醫生的另一個老師,想做一名好醫生,光有好的手藝和技術遠遠不夠,還要學會如何跟患者溝通交流,和患者交心,贏得患者的信任和尊重。而在和患者溝通的時候,王現強也有著自己的小訣竅,他喜歡把專業的醫學知識轉化成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解釋給患者聽,「心臟就像花,心臟缺血了就像花旱了,做完搭橋或支架,就像給花澆了水,心臟功能就恢復了。」
「為了患者,放手一搏」
從醫二十多年,對王現強來說,印象最為深刻的手術之一就是2017年6月26日他作為胡盛壽院士的助手,完成的中國首例人工心臟植入手術。
中國心力衰竭患者約為890萬,心力衰竭一旦進入終末期,患者往往無法進行任何體力活動,普通的藥物治療往往難以控制病情,最有效的方法是心臟移植。但心臟供給十分有限,全國每年只有幾百例的心臟移植手術得以進行。面對這一嚴峻形勢,人工心臟植入成為新的治療方案。
「人工心臟相當於一個血水泵,它可以把心臟裏的血抽出來,透過水泵打到主動脈裏去,給全身的各個臟器供血。」王現強表示,首例意味著文獻之外,並沒有臨床實踐經驗可參考,在此之前,僅做過動物實驗,第一次用在人的身上內心非常忐忑。怎麽把泵縫到心尖上?怎麽止血?怎麽擺放泵的位置?……這每一個步驟都要倍加小心。
王現強回憶,那是一位病情危重的心衰患者,嘗試了各種救治辦法後仍未起效,等待心臟供體的機會也非常渺茫,人工心臟植入是「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只能放手一搏。在患者家屬的堅定支持下,在導師胡盛壽院士的帶領下,手術最終耗時6小時,比普通的心外科手術耗時多一倍,順利完成。
「術後患者恢復良好,生活質素顯著提高。ECMO很快就撤掉了,患者的抵抗力很好,也沒有感染,各個方面恢復得都很順利。」提及此,王現強自豪又欣慰。至今,人工心臟在該患者的體內「跳動」了7年,運轉良好,一次次復查中,王現強也與患者成為了好朋友。
截至10月18日,阜外醫院已經成功為158例心衰患者植入人工心臟,3年生存率89.6 %,高於國際平均水平的3年生存率(80%),並行癥也明顯低於國際同期水平。人工心臟的長期生存率與心臟移植相當,甚至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展現出更為顯著的優勢。
每個患者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醫學領域更新叠代迅速,從普通心臟外科手術到微創治療再到AI診斷,王現強總是保持著開放的心態去學習和擁抱新技術。透過人工智能書寫病歷,與患者進行科普談話,對患者的身體狀況進行更精確全面地分析,王現強對於醫學技術的發展充滿信心:「我們要守護患者的健康,守護每一顆跳動的心臟,為醫學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欄目簡介
【醫路人生】是由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宣傳教育中心聯合光明網推出的特色訪談欄目,聚焦先進醫務工作者的事跡和貢獻,以醫者視角記錄生命故事,展現醫學溫度,傳遞人文力量,推動全社會形成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
特別鳴謝: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
記者:劉雪潔、蔡琳、王雪
京華衛生編輯部出品
來源:京華衛生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