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體育

8歲兒童要選奧數、圍棋還是編程?

2020-11-23體育

先說兩句圍棋,我家從爺爺、爸爸到孩子都有下圍棋,技術上也還不錯,但是離專業選手還差十萬八千裏,一起學棋的孩子們特別多,用老師的話說可能最後成為職業棋手 的就一兩個,甚至一個都沒有。

但這沒關系,反復看過幾次職業九段圍棋大師江鑄久老師的采訪,有一段話記憶深刻:"我教小孩子們下圍棋,重要的是教他們一種學習的能力,以我的經驗,一旦具備啦這種能力,今後學什麽都很有用,這種學習能力集中體現在能管理好自己......"

他做別的事情的時候,也是這樣子,有廣闊的視野和執著的學習精神,以及自我管理好,這就夠了。

從他們職業角度來看,能成專業選手的人太少了,關鍵在培養學習精神。

要說感受的話,明顯感覺孩子開始學了幾節圍棋課就有點意識替對方想。

」因為只有你假設對方下對了,你才能找到更好的那一步。從做死活題開始,就要開始習慣性地替對方想。 替對方想,最終是為自己著想,因為你要找到那個最佳化的方案。

那麽具體實操的要考慮:平時孩子有人可以和她一起下嗎?還是線上?對螢幕和孩子眼睛是否有顧慮.......

再說說奧數和少兒編程

奧數首先孩子自己要有一定的數學興趣,其次,要找對方法,最重要的是培養底層的思維。

孩子學習少兒編程,Scratch, Python或者後面的C++,主要還是兩個部份: 編程語法和演算法,演算法又是核心,像資訊學奧賽更多的是用編程解決數學問題。

相對於奧數的深度,資訊學奧賽更涉及到數學的廣度,兩者是不同的!

奧數和少兒編程相通的地方在與思維,如果思維不夠強大,前期的編程語法孩子能夠輕松上手,後期學習演算法部份也可能「舉步維艱」。

反之,如果思維足夠的清晰,哪怕孩子晚點起步編程也能實作超越。還能幫我們家長省不少錢

核心還是加強孩子獨立思考、思維能力的提升和鍛煉。

我也旁觀過孩子學習編程, 一路從咕咚編程的scratch 學到現在的Python,要說收獲最大的還是「偵錯」。

偵錯「非常鍛煉孩子的耐心和抗挫折能力,別說孩子,我們這行程式設計師也沒有人能一次把程式寫對,寫完之後一執行,總會發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這時候就需要進行「偵錯」。偵錯有時是個很痛過的過程,調了半天也沒有找到問題的原因,會很沮喪,有挫敗感,但這個過程確實能鍛煉出很多的能力。

我們學的咕咚編程是沈浸式示範和實操的形式,很註重孩子「自己試」,遇到問題了老師也不會上來就告訴答案,會引導孩子們。

比如找出問題出在哪裏,怎麽分步驟分析,還需要有足夠的耐心、觀察力、或者如何和老師溝通把問題闡述清楚——恰恰這些能力是孩子放在任何學習有非常有用的能力!

不然遇到點事,你就聽到的都是「媽媽,你幫我找找」,「你幫我看看」,現在都慢慢的自己先去想辦法了,這點非常好。

關於數學學習, 奧數之前整理過美國奧數教練羅博深的總結,我覺得說的很客觀,也能實操,分享給大家,值得收藏慢慢看

1. 」我不反對刷題「

「想學好數學是一定要做題的,我並不反對刷題,問題是如何去刷。最重要的原則是,永遠嘗試去解決成功率在25%-75%的題目。很多人可能習慣了去解有95%以上成功率的題目,但那些題目太簡單了,你無疑是在浪費時間。但如果你一直做解出率只有1%的題,同樣也是在浪費時間。

如果一個人本來就對數學感興趣,最好的方法就是始終「餵」給他合適難度的挑戰。如果他一直刷這樣的數學題,就一定會比別人進步得更快。這和運動員訓練是一樣的道理。

如果你是一名運動員,今天舉起100公斤,明天就要舉起300公斤,這是不現實的。同樣的,今天舉起100公斤,明天反而只舉起50公斤,這也是不現實的。你永遠是,先知道自己的水準,然後設定一個合適難度的挑戰。接下去就是一個接著一個的挑戰。」

2. 」我小時候也刷過題「

羅博深說他的父母是新加披華人,而她媽媽是一名數學教師,「所以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媽媽開始教我數學,也是用很典型的亞洲教學法,刷題,也就是做大量的重復的題。」

但當羅博深上高中以後,他參加了大量的數學競賽,逐漸認識到了數學思維的重要性。他還發現,只有當人們真正在解決數學問題的時候,才能培養這種深刻的數學創造思維。

2000年羅博深在美國AMO獲獎

「當你面對一個難題,沒有人告訴你該怎麽做,你必須變得有創造力,然後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如果你只是在課堂上聽老師告訴你遇到問題的時候該如何去做,或者只是做一些簡單重復的題,這都不是在創造,因為你沒有鍛煉思維的過程了。所以我經常說, 解決問題培養創造力,是因為當你看到一個難題,你不知道該怎麽做,所以你必須‘發明’一種方法去解決這個問題,這就是創造力,這就是數學思維。 」

3. 」我女兒做題曾經很慢「

從我女兒小時候開始,我和妻子就會帶著她做一些有難度的數學題。這些數學題目通常都蘊含著一些很難理解的概念,或是比較深邃的數學思考,但是題目使用的例子一定是最簡單直白,讓孩子一定能看懂的。

羅教授的女兒在做數學(圖片來自:羅博深微博)

在她小學的時候她做題一直都很慢,有些時候一道題目能想上一個多小時;我們卻從來不會去催她,因為一道題目的結果正確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真的努力在思考這個問題。

她對這個問題的思考時間越長,越深入,那她學到的東西自然就越多。這道題目做的對不對,自然就不重要了。在她的知識面逐漸擴充並深入之後,她的做題速度一下子就提上來了 ,隨即斬獲了一連串的數學獎項,包括新澤西地區數學競賽的亞軍。

4. 」對年紀小的孩子,發現規律很重要「

舉個例子,如果你做算術,你可以選擇做很多加減乘除的計算,而我只是從中挑選了一些好的數碼,讓孩子們去做加減乘除。孩子依然能鍛煉算術能力,但同時會發現一些有趣的規律。 我覺得,與其漫無目的地做無規律可循的算術,還不如花同樣的時間學習更多的東西。

為什麽規律很重要?因為這是我們人類在世界上一直在尋找的東西,我們尋找規律,並試圖理解規律。

如果我們不去尋找規律,世界對我們來說就是混亂的、混沌的、很難理解的。而當我們發現規律的時候,我們就問自己,如何利用規律來幫助自己的生活,不僅僅是數碼的規律,還有抽象的規律,比如我們知道每天一大早交通會堵塞,當我們知曉這個規律可以後,我們就能學會避開交通擁堵。

而在數學中,規律給我們一種感覺,為什麽一些解題方法是這樣的,因為你知道每當你做這一步的時候,下一步會自然地發生。所以學習數學和我們在生活中做決策是一樣的,都需要尋求某些規律。

小的時候先建立這樣的基礎能力和認知,再去學習奧數也完全沒有問題的,說不定也有機會在國際賽事中取得不錯的成績,皆大歡喜。

但給孩子選興趣班,圍棋或者編程,學習的是孩子,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要孩子有興趣和自己願意參與才行。

別人也很難給出明確的答案,希望說的要點能幫上你提供點思路,所以我的建議是讓孩子先親自去試試,聽聽她自己的想法再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