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藝術體操不了解,只說花式溜冰。天朝和花滑強國的差距,一在表現力,二在群眾基礎。
花式溜冰的表現力主要透過pcs(節目內容分)決定,這是中國大部份選手的弱勢。PCS分成五個部份: 滑行技術、步法銜接、完成程度、編舞和音樂表現。想要pcs分數高,既要求選手的滑行技術好,還要有好的藝術表現力。中國的花式溜冰訓練長期以來偏重跳躍和旋轉,忽略了步法。即使是俱樂部的小朋友業余訓練,一節課大部份時間都在練習跳躍和旋轉(畢竟跳躍和旋轉出成績快,家長覺得錢沒白花),很多時候步法被當作了熱身的一部份。在這樣的訓練習慣下,自然在滑行技術和步法銜接上分數不高。不過令人欣慰的是,中國花式溜冰訓練開始註重步法了,這幾年也有很多滑行技術好的選手出現,比如閆涵。
至於藝術表現力,一向是中國選手被裁判和解說吐槽的重點。藝術表現力好,一方面是表演能力強,另一方面是能在節目中表達出情感。表演能力是可以透過舞蹈和表演課訓練出來的。但在中國,表演課似乎只是在國外集訓的時候上一上,而不是長期進行。舞蹈在國內只被作為輔助訓練的一種手段,而不是訓練課程的一部份。在美國,大部份花式溜冰選手會常年和舞蹈老師系統學習至少一種舞種(芭蕾是基礎)。系統的舞蹈訓練不僅是學會舞蹈動作,更重要的是如何控制自己的肢體,如何用身體講述故事、表達情緒,如何運用呼吸。而國內所謂請舞蹈老師專門為滑冰運動員來上課集訓,能做到的只是學會一些動作,壓壓軟開度而已,對於提高肢體控制和表現能力並沒什麽幫助。比如金博洋這個賽季的節目,如果不是紅色+黑色的服裝和典型的探戈音樂,能看得出來他是在跳探戈嗎?他的節目只是一個個高難度的跳躍加上跳躍中間揮手臂而已,pcs自然高不了。另外,體能對於表演能力也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一套四分多鐘的節目,如果滑到一半體力就已經跟不上,有限的體能都用來保證完成動作了,哪裏還顧得上表演(是的我就是在說李子君)。
舞蹈和表演課只能解決表現力在技術層面的問題,但是如何理解音樂、體會情緒就不是課程能去取決的了。要求運動員們在十幾歲的年齡就能演繹音樂中的悲歡離合跌宕起伏,體會人物的愛恨情仇是非常艱難的。如果沒有豐富的生活和閱歷,又如何能有豐富的情感表達呢?中國運動員一貫以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在訓練場為驕傲,常年過著宿舍-食堂-冰場三點一線的生活,還早早脫離了學校,又怎麽能有豐富的內心世界?很多無法直接從生活中獲得的經歷都是靠閱讀來獲得,又有多少中國運動員在訓練之余保證了大量的閱讀?反觀大部份國外的運動員,他們和普通的孩子一樣按部就班地上學,經歷了十幾歲少年會經歷的一切,自然更能體會節目中的情感。Polina Edmunds如果早早脫離了全日制學校、如果沒有仔細讀過【飄】,會敢在17歲的時候滑亂世佳人嗎?中國的運動員又有幾個人在17歲的時候敢說自己能把握好名著人物的情感?沒有生活做底蘊,滑出的節目自然不好看。就像閆涵雖然有很強大的滑行能力和表演欲望,他的節目看上去也只是一個個為跳躍做準備的片段,不管什麽音樂滑出來都是同一種風格。
群眾基礎是為高水平運動員提供選材的保證,花式溜冰學習成本高的特點決定了群眾基礎是群眾們要富裕,才能有更多孩子練得起。要知道國家說三億人「上」冰雪可不等於三億人練冰雪。想讓三億人體驗一下冰雪運動,只要冬天多造點雪、在室外澆幾塊冰場就行。而要讓更多孩子練花式溜冰,就需要有足夠多可供練習的室內冰場。如今北京市雖然一到冬天有無數大大小小室內室外的冰場冒出來,但是能用於長期練習花式溜冰的冰場也就那麽8、9個,而且還面臨著散客和學員擠在一起的難題。沒有足夠只對學員開放的冰場的是因為這樣的冰場無法保證盈利,說到底還是練花式溜冰的人不夠多。全國花式溜冰比賽的成人組只有男女單兩個專案,每次參加人數男女加一起都不到10人,更別說分組了。而美國的mid-altlantic pals, 一個區域賽,四個專案齊全,參加人數在200人左右,能按照年齡和級別分組。這樣的群眾差距,在中國家庭足夠富裕起來之前是無法追趕上的。中國的舉國體制還決定了運動員們必須很早在學業和專業之間二選一,能讓孩子花式溜冰練到可以考慮走專業的家庭,通常都是中產階級或以上。對於這些孩子的家長來說,徹底放棄學業的風險太大,他們的孩子完全可以一路重點學校讀下來,像父母一樣過上中產階級甚至更好的的生活,何必要早早放棄學業,做一個前途未蔔的運動員,最後上北體大當教練呢?無法兼顧二者的舉國體制,阻止了一大批小選手在花式溜冰的道路上更進一步,讓本來少的可憐的群眾基礎就更少了。
--------------下面是更新------------------------
好的群眾基礎還在於教練員(尤其是基層教練員)的水平糊他們受到的尊重。一方面,隨著商業冰場遍地開花和大家學滑冰的願望越來越強,對教練的需求也在增大,因此不少冰場的教練都是簡單培訓就能上崗的,他們的水平也就不言而喻了。一個沒有跳出過兩周三周的教練,是很難在教一周跳的時候能把基礎打牢的,這樣的教練教出的學生也很難往上再走一步。即使這些運動員再努力,打基礎階段沒有解決的問題也限制了他們的發展。
另一方面,商業冰場的教練員跳槽頻繁,相互詆毀搶學生這樣的事情時有發生,造成了小孩子們學滑冰的不良競爭環境。在北京時曾經不止一次聽到教練和不是自己學生的家長說孩子的教練教得有xxx問題,需要換個教練xxx。而在美國,教練是不能搶別人的學生的,只有等運動員主動接觸自己,哪怕是勾搭忽悠都不行。哪怕你是Brian Orser或者Frank Carol, 只要運動員願意跟著自己的啟蒙教練,你就不能來搶。教練之間互相搶學生造成的最糟糕後果就是基層教練員受到嚴重的打壓,自己辛辛苦苦培養的學生被高級教練搶走急著出成績。而基層教練要想改變自己被搶功摘桃的現狀,只有讓自己的學生盡快出成績出難度,而不是打好基礎。姚濱在采訪中說過類似歐美名牌教練們也沒有什麽水平特別高的,只是因為手裏的學生好,如果把這些學生交給中國教練一樣出成績。這話雖然很狂妄,但也有一定的道理。歐美有前途的選手多,就是因為他們的基層教練員受到冰協的尊重和支持,沒有被大牌教練打壓、甚至搶走學生拔苗助長。反觀天朝,小運動員們出了成績就要被國家隊挖走重新分配,或者不被挖走的就被打壓參賽機會,怎麽可能培養出大量的好苗子。
總而言之,中國和花滑強國的群眾基礎還差的很遠,中國運動員離世界一流還是有距離,認清現實慢慢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