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刺秦王失敗,不是荊軻劍術太差,而是他不想死,打算擒拿贏政做人質。
只可惜一把沒薅住,被贏政奮力掙脫了。
荊軻在這裏失敗有三個原因:
①心裏緊張導致技術動作局部變形。
去秦國刺殺秦王,你說誰不害怕緊張?
就算不怕死唄,那也緊張啊,沒見還沒上大殿,就已經把秦舞陽嚇尿了。
秦舞陽這一嚇尿,導致原來的雙打計劃泡湯,變成了荊軻的單挑。
這應該是預案做的不夠充分啊,秦舞陽的膽量不夠強大,以至於歷史未能覆寫。
荊軻倒是處變不驚,從容應對,至少表現出來的狀態很完美,十分符合大俠風範氣度。
我個人猜測,此刻荊軻一定是大腦高速打架:
一劍幹死,還是捉住談條件呢?
②秦王正值壯年,身手敏捷。而且在趙國的歲月中,多年屢遭霸淩之下,防守之意識和戒備之心那也是十分之強悍,深入骨䯝了。
看史料原文:
軻既取圖奏之,秦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椹之。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袖絕。拔劍,劍長,操其室。時惶急,劍堅,故不可立拔。荊軻逐秦王,秦王環柱而走。
群臣皆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諸郎中執兵皆陳殿下,非有詔召不得上。方急時,不及召下兵,以故荊軻乃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而以手共搏之。是時侍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荊軻也。
秦王方環柱走,卒惶急,不知所為,左右乃曰:「王負劍!」負劍,遂拔以擊荊軻,斷其左股。荊軻廢,乃引其首以摘秦王,不中,中桐柱。秦王復擊軻,軻被八創。
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於是左右既前殺軻,秦王不怡者良久。
個人以為,荊軻既不想來秦國,更不想一劍刺殺秦王後被剁成肉泥。只是燕太子丹執禮甚恭,自己大話已說出,樊於期的腦袋都準備好了,無論如何也是無法反悔,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你看他在燕國臨行時所歌: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今不復還!」
一幅悲涼肅殺之畫卷。
如有必殺必死之信念,就應該是這麽唱:
「風蕭蕭兮易水寒,不斬秦王兮誓不還!」
③太醫夏無且一記藥罐飛出,為嬴政爭取到了撥劍的時間,從而情勢立轉,局面突變。
秦王一劍砍斷左腿(劍是真好啊),荊軻求生之路當場夢斷,無奈之下一招小李飛刀,可惜重傷之外已沒有了準頭,刺到了銅柱之上。
贏政大喜之下,挺身連環八刺,荊軻頓時連中八創。
再來看荊軻表現:
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倚柱而笑’,好一幅英雄氣概!
但如果荊軻有專諸要離聶政之必勝必殺之氣概,這贏政斷無生還之理。
荊軻之所以能夠擠身四大刺客,皆因秦王聲名太響之故。
但無論如何,荊軻那也稱得上英雄豪傑。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