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姚明以前經常被認為是父母給了一副好身板,但身體條件反而是二者差距最小的,姚明有著無與倫比的身高和驚人的協調能力,周琦作為大中鋒,運動能力也很出色。
姚明是真的努力,要麽不練,要練一個技術就絕對練到爐火純青,半截籃、勾手、籃下腳步等等這些完全靠勤奮的技術,姚明都練滿級。周琦呢,不能一味否定他,如果曾經沒有苦練他也不可能達到現在的水準,周琦曾經做到過的努力程度,絕對是比大多數拿他玩梗的鍵盤俠要強得多的,那個強度一般人盯不下來。嚴於律人寬於待己是互聯網特色,老鍵盤俠了。
但是,周琦在獲得了一定的成就之後,就滿足了,沒動力再進一步了。姚明則是一個非常擅長自我鞭策的人,他在反復證明自己之後依然在不斷進步,這種精神力量強大到你有時候會忘記他本來就擁有無與倫比的身體天賦。
周琦的年齡存疑,這一點也無須諱言,他在青年隊所向披靡的時候其實是占了年齡的便宜,以前就跟一些行業內的朋友討論過,改年齡這玩意兒就是徹底的短視行為,長久來看是甜蜜的毒藥。打比自己小幾歲而且可能練球比較晚的孩子,身體、技術方面都有優勢,容易產生自己很強的錯覺,到了跟真正同年齡段的球員交手,就很容易被打自閉。打外國人屢屢吃癟,打本國聯賽叱咤風雲,趨利避害是人的天性,都願意蹲在舒適區,所以周琦當然更願意在CBA拿著高薪爭著冠軍刷刷數據好好過日子,能不斷走出舒適區挑戰自己的那就是姚明這種人了。
CBA球員的生活很輕松嗎?也不能這麽說,還是要比較,但是就拿到的錢和付出的努力來講,想幹這行確實也沒有更輕松的地方了。
姚明去NBA,非常渴望證明自己,他甚至背負著一種民族使命感,他不僅要證明自己可以,還要證明黃種人、亞洲人、中國人可以。周琦沒有這麽崇高的理想,他就是去鍍個金,其實選秀完就開始歸國倒計時,只是圍繞他的商業運作在背後不停轉動。姚明的成功,帶動了國內一大批籃球媒體人奔小康,不算商業運作這塊的大佬們,就單單記者而已,蘇群、楊毅、王猛們都是靠著姚明一步步達到了現在的地位。周琦的出現,讓許多當代媒體人非常渴望復制蘇楊們的道路,所以在周琦還沒出去的時候,僅僅是可能報名選秀就讓全國媒體都盯上了塊蛋糕,開始做各種準備,找周琦的父親談,明裏暗裏給好處,一個什麽成就都沒有的年輕人,受到的待遇卻是空前的,堪比早早在國際賽場和CBA都證明過自己統治力的姚明和易建聯,只能說每一片雪花都有責任。說到這個再插一個小故事,當年某互聯網企業想約郭艾倫做個專訪,郭艾倫說聽說你們家出了個100寸大電視啊,給我弄一個唄,管體育的領導只好想辦法給弄了一台,後來周琦那邊知道了,也說哥給我也弄一個啊,要送周琦就要發貨到新疆,這個物流難度大家都知道,最後費了很大力氣,才找到一個跑新疆的車隊願意幫忙帶過去,但是費用不菲。說這些事表達的意思是,姚明、易建聯們一步一步打出成績,贏得了榮譽和地位,而周琦他們這些年輕人,則是因為這個時代尤其是媒體人的投機心理,早早地就成了「球星」,圍繞著空洞而刺眼的光環。配麽?不配,但你不去舔,總會有人上趕著搶著舔,說難聽點,再不濟在CBA當個地頭蛇,也還是有這麽多球員捧著他們。
我也曾經以為挑戰NBA的中國球員會越來越多,但是漸漸醒悟,我們處在一個祖國形勢一片大好的時代,我們甚至口口相傳「以後不用學英語了,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我們人均戰狼。我們可以看到一些邊邊角角的夏季聯賽、訓練營名單之類商業痕跡的運作越來越多,美國人賺中國人的錢,中國人交了錢拍照片發新聞擡高球員的價值,球員去漲漲見識、認識一下差距可能是唯一收獲,這些事情咱們很難去評價對錯和好壞,但是作為一個球迷,我覺得中國男籃的全方位斷層已經擺在這裏了,周琦這一代人的「不爭氣」,既有自身原因,也是時代造就,下一代也許走的是不同的道路,比如自費從NCAA打起,球員們有著更為成熟的商業運作和更清晰的規劃,但眼前仍然是一片漆黑,也許是姚明曾經帶來的光亮太大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