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馬拉松運動裏有職業選手,但更多的是大眾選手,也就是你我這樣的普通人
2. 從不跑步或者跑量很少的普通人,也有可能完成,但會很痛苦,也存在很大的危險性
那普通人如何成為一個跑者,最終去擊打這個運動遊戲的boss(馬拉松)呢?
可以分成三個階段:試練期、養成期、挑戰期
一、試練期:開始培養跑步習慣
如果你有運動基礎,比如打球、健身、騎行等等,那麽你跑起步來相對容易,21天~30天養成習慣是沒問題的。前提是要下定決心,執行計劃。
新手跑者4周習慣養成計劃
註:僅做參考,根據自身條件適當增減次數,但距離不要增加
周期 | 訓練內容 | 訓練重點 |
---|---|---|
第一周(起始周) | 一口氣完成第一個5公裏 |
慢跑,慢到可以邊跑邊唱歌
可以走跑結合,但中途不能停下休息 建議在周一~周四完成,剩下時間用來恢復 |
第二周(過渡周) | 完成2次5公裏 | 周三1次,周六1次 |
第三周(加強周) | 完成3次5公裏 | 周二1次,周四1次,周六1次 |
第四周(調整周) | 完成2次5公裏 | 周三1次,周六1次 |
經過4周穩健且到位的執行,相信大多數人都可以安全無痛地完成。
但是否透過這4周的訓練愛上跑步,就要看你與跑步的緣分了。
二、養成期:成為一個真正的跑者
階段一只是緣份的試練。階段二,才進入養成期。這個階段剩下的要麽是確認自己喜歡,要麽是有不得不跑的理由。那無論因為什麽留下來,養成期的重點都是「加大跑量」和「安全無傷」。
1. 加大跑量,也不是無節制的。
每周的訓練量不要超過上一周的10%。
比如,試練期的最大周跑量是15公裏(3次5公裏),那麽養成期的第一周總量不要超過16.5公裏(3次5.5公裏),如此類推,跑步次數不增加,增加單次跑步距離。
2. 完全無傷,是重中之重。
雖然跑步是沒有器械參與的運動,但仍然存在不小的受傷概率。
拿大家最擔心的「傷膝蓋」來說,如果你的跑的太快(心率過快)、跑量過大、不做跑前的熱身與跑後拉伸,或者鞋子選的不對,都可能造成膝蓋壓力過大。
跑量漸進式增加的原則上面講過了,這裏再強調一下心率、熱身與拉伸與跑鞋的選擇。
1)心率
遙想上一次關註「心率」還是高中時。有一次我頂著高燒去上學,路上還買了藥。到校後把藥吃了,第一節課就被緊急送到了診所。因為我吃了會過敏的青梅素,導致心率驟升。
長大以後,也會在某些瘋狂的加班時刻感覺心臟要蹦出來了。相信這些經歷大家都會有一些。
跑步作為一種運動,也必然會導致心率加快,如果過快就會產生危險。由於我們大部份人從學生時代就沒有長跑的經歷,多數都是在校運動會上體會100米、200米、4x 100 米、4x400米這些短距離專案,所以天然地會認為跑步就應該拼盡全力,導致很多初跑者在自行訓練時總是一口氣沖出200米,然後感覺心臟快跳出來了。其實是不對的。
全長42.195公裏的馬拉松決定了它是一項以耐力為主的運動專案,比拼的是誰的續航更久(大眾跑者都談不到和他們比拼,重點應該放在安全完賽上)。那麽,保持相對低心率,才是更安全經濟的跑法。
如何控心率?有人會說是不是得買一塊運動手表啊?
如果你當下就有一塊能監測運動狀態的手表,自然再好不過。但跑步初期,沒有這種器材也完全不會有影響。手機足夠,憑體感也可。
手機雖然不能監測心率,但可以跟蹤配速。keep、悅跑圈、咕咚都可以。配速,即每公裏用時多少,能反映運動強度。一般而言,對於初跑者來說,每公裏6分30秒以上的配速就是心率安全的。
再配合上體感,達到邊跑步、邊聊天的狀態,就是對應足夠安全的心率了。
養成跑步習慣後,就會對數據執著起來了,這時再買手表不遲。按監測的精確程度與領域專業度,我推薦購買的次序是:專業運動手表(如高馳&佳明)> 華為&小米運動手表 > 蘋果手表 > 運動手環
2)熱身與拉伸
幾乎所有的新手跑者都不愛做跑前熱身和跑後拉伸,這兩個就像家裏的隱形家務一樣,有的人看不見,有的人看見了也不重視,長期下來家裏亂七八糟,影響心情與感情。
這兩項真的很重要。不熱身,關節沒開啟、沒潤滑,肌肉僵硬,直接起跑相當於強制開機,總是積攢著風險的;不拉伸,肌肉就是會一直處於緊張狀態,時間長了就會導致肌肉疲勞和損傷。長期不拉伸,還會影響肌肉的彈性和柔韌性,受傷風險加大。
這裏我只強調熱身與拉伸的重要性,至於相關動作,影片平台到處都是,自行尋找吧。
當然,少數人天生機能好,熱身和拉伸不做也沒有受傷,不在我們討論的範圍。
3)再說說跑鞋
幾乎所有運動都需要專業的裝備,但跑步可能是需求量最少的。當然專業衣服會提升運動舒適性,但只有鞋和安全有關。
但初跑者不必急於買非常專業的跑鞋,跑鞋由於其專屬的功能性通常不能兼顧通勤,所以在確認自己已經愛上跑步之前(或者不得不跑)先不用買鞋。
在低強度(低速度和短距離)的養成期,當下有什麽運動鞋(只要不是籃球鞋)都可以先跑起來。
同樣,這裏也不介紹跑鞋的選擇,影片平台到處都是。衣服、帽子、襪子、手表都一樣,可以緩緩買之。
4)可能還要說下跑姿
在我剛跑步時特別在這個,甚至花了大量時間在網上找「正確的、優美的跑姿」,但跑過了5300多公裏,十幾場馬拉松之後,我可以很負責地說「跑姿是結果」,或者直白地說大部份人不需要刻意練習跑姿。
如果你初期跑姿不太好看(註意我不用「不正確」),多半是因為肌肉力量不足所導致。好比一幢房子用了不堅固的材料,勢必會在風雨飄搖的夜晚晃動起來。那怎麽辦?
房子可以換材料,你的身體也可以,只不過需要時間來換。跑量上來了、跑步規律了,肌肉自然得以強化,相當於換了材料。
如果你還能主動去做力量訓練,那麽perfect了。
另外,請記住:沒有正確的跑姿,只有適合你的跑姿。精英馬拉松選手,跑姿難看,甚至「不正確」的大有人在,感興趣可去搜尋:法拉赫、川內優輝、安藤友香。
每個人的養成期時間不同,有的人2個月就可以,有的人可能需要半年。但每個跑者都會迎來自己的「確認時刻」——認定了跑步會成為自己的終身愛好與生活習慣。
過了這個臨界點,會主動地學習跑步知識、關註跑步領域的新鮮事,甚至產生了參加人生首馬的想法。
那麽,恭喜你,進入備賽期。
三、挑戰期(備賽期):擊殺馬拉松前的準備
備賽期,顧名思義,是為了一場馬拉松比賽準備的周期。隨著中國馬拉松市場的擴大,這裏的人和事,以及伴隨而來的內容開始井噴。照比疫情前,我們的跑者接觸正確的跑步比賽、學習科學的跑步方法、感受馬拉松文化的機會越來越多,大家的水平提升的也就越來越高效。
所以,備賽期到底用多久,沒有公認的說法。我這裏,還是保守一點,給出安全的周期。
如果你的目標是半馬比賽,備賽期是3-6個月;
如果你的目標是全馬比賽,備賽期是6-12個月。
有人會問,我的養成期時間不算在內嗎?這個完全因人而異,不可教條。如果你從養成期已經為了比賽而準備了,那當然可以算。
那麽,備賽期和養成期會有什麽不同呢?
最大的不同,就是用比賽目標來訓練,這涉及到周期、跑量、強度,計劃以及比賽策略的安排。
以全馬比賽為例。
周期:用6個月備賽是比較安全靠譜的。
跑量:每月200-300公裏是可以保證大多數人無痛完賽的,這需要自己來平衡工作、生活與跑步。
強度:強度要分成時間強度和速度強度,用快於目標成績的配速跑10公裏算是強度,用慢於目標成績配速跑25公裏也是強度。強度,是影響比賽過程是否舒適的重要指標。僅有低強度訓練,也能完賽,但可能會痛苦一些。周期內加入適當的高強度訓練,跑起來會更從容一些。
計劃:只有目標,沒有計劃,就難去執行。備賽計劃就是自己的訓練方案。你可以制定嚴謹的課表,像學生時代上課一樣去完成,也可以隨性一點去跑。但總歸要跑出量、跑出規律、跑出效率。
關於備賽期的方法,真的沒法子給參考了,流派眾多,方式各異。要結合自己的能力、匹配自己的生活節奏來進行。
等你真的到了這一階段,就應該具備了尋找方法的渠道,以及基本的判斷力了。這裏我就不多言了。關於從訓練到參賽,我在另一個回答下也有詳細闡述,可以作為加餐食用。
以上,羅嗦數千字,希望能為廣大對馬拉松感興趣的「普通人」提供一點有價值的參考。希望每個看到此回答的朋友都能愛上跑步,希望我們能在馬拉松的賽道上相遇。
感謝跑步,感謝馬拉松,讓我們此刻有了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