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單車日益成為人們交通出行的重要工具,然而,解除限速、闖紅燈、違規充電等亂象頻發,亟需有效解決。近日,廣東省廣州市人大常委會釋出【廣州市電動單車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將於今年12月30日起施行。【規定】共8章55條,立足電動單車全鏈條管理,為電動單車管理築牢穩固法治根基。
廣州市將從哪些方面約束電動單車違法行為?電動車亂象能否被根治?新規對其他城市有什麽借鑒意義?
電動單車事故頻發
2021年11月,廣州電動單車通行政策「由禁改限」,電動單車數量呈井噴式增長,交通問題和安全隱患隨之而來。根據廣州市公安交警部門統計,截至2024年4月,廣州電動單車上牌量已達470多萬輛,2023年廣州市涉電動單車交通事故同比上升63%。
「隨著電動單車的數量激增,非法改裝、擅闖紅燈、超速行駛、違規充電停放等亂象日益凸顯,這些行為不僅危及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也影響了城市的交通秩序和形象。」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王鵬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立法旨在透過制定明確的規則和標準,規範電動單車的生產、銷售、使用等環節,加強監管和處罰力度,從而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市民的合法權益。
廣州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電動單車闖紅燈、逆行、不按車道行駛等交通違法居高不下,外賣等即時配送電動單車亂象多發頻發,嚴重影響交通秩序,影響城市面貌和城市形象。2022年以來,廣州市公安交警部門每年查處電動單車交通違法都超過100萬宗。
對整治電動單車闖紅燈、超速、逆行等道路交通違法,【規定】明確,交通運輸、公安機關交通管理等行政管理部門應當結合電動單車通行特點,在道路具備條件的情況下,設定非機動車道,完善非機動車訊號燈、標誌標線等交通設施。新建、擴建道路,建設單位應當按照相關規範設定非機動車道。
中國城市報記者了解到,2023年,廣州市共完成非機動車道建設改造439公裏,增設機非隔離欄129公裏,完善60多個路口機非隔離設施,在中山路、環市路、廣州大道、華夏路、華穗路等沿路線口設定藍色的非機動車等候區。
【規定】還提出,禁止電動單車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內環路及其放射線、過江隧道、人行道,未設定獨立非機動車道的路肩、橋梁、隧道、高架路、立交橋以及其他禁止通行的道路行駛。
同時,廣州市電動單車違規停放與充電的現象依舊屢見不鮮,火災事故也頻頻發生。部份車主私自將電動單車蓄電池帶入電梯,甚至在家中進行充電。2023年5月,海珠區一棟民宅因電動單車蓄電池違規在室內充電引發火災,致5人死亡。今年6月至8月,廣州發生電動單車火災近300起。
針對電動單車的停放和充電,【規定】提出,按照規定將電動單車停放充電設施納入新建居住專案配套;推動建設電動單車停放充電設施;推廣電動單車蓄電池換電模式;禁止在建築物的公共門廳、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樓梯間以及不符合消防安全條件的室內場所停放電動單車,或者為電動單車以及蓄電池充電。
最高時速不超過15公裏
非法改裝提速是廣州電動單車最突出的亂象,也是導致事故的主要原因。廣州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負責人表示,非法改裝電動單車導致的超速現象十分普遍,事故頻發,嚴重危害道路交通安全。經過改裝、解除限速的電動單車,時速可以達到40公裏以上,有的甚至超過80公裏。2023年以來,因電動單車超速造成的交通事故高達1500多起,導致數百人受傷、數十人死亡。各大醫院創傷骨科患者中的60%—80%是因電動單車超速等交通意外造成的。
長久以來,電動車解除限速已經成為商家和消費者心照不宣的「潛規則」。「商家曾承諾能夠解除限速,出於對安全因素的考量,我並未選擇這麽做。」一位剛買了電動單車的消費者向記者透露,電動單車一旦解除限速,危險性便會大大提升,時速能夠飆升至40至50公裏。他的一位朋友近期就因電動車速度過快而遭遇交通事故,骨折受傷,如今仍在醫院接受治療。而且,這並不是生活中的個例。
廣州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他人非法改裝電動單車,是導致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給交通安全乃至城市安全帶來很大安全隱患,法規對這種行為予以嚴懲,明確規定了為他人非法改裝電動單車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為了解決非法改裝提速問題,廣州市在【規定】的第六條提到,生產用於本市銷售的電動單車應當符合強制性國家標準並在出廠前獲得強制性產品認證,軟硬件必須具有防篡改設計,不得為提升最高設計車速等非法改裝預留空間。第二十一條提出,禁止駕駛非法改裝、加裝、拼裝的電動單車上道路行駛。第二十六條提出,駕駛電動單車上道路行駛,不得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時最高時速不得超過15公裏。
中國城市報記者註意到,廣州電動單車限速低於強制性國家標準規定的每小時25公裏。【電動單車安全技術規範】規定,電動單車車速最高不能超過25公裏每小時。
「這主要是基於城市道路交通狀況和安全考慮。」王鵬告訴記者,廣州作為一個大都市,交通狀況復雜,非機動車道設定率相對較低,且電動單車與機動車、行人混行的情況較為普遍。較低的限速有助於降低電動單車的行駛速度,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概率,保障行人和機動車的安全。此外,限速也是為了引導市民更加理性、安全地使用電動單車,避免超速行駛帶來的安全隱患。
執法難度大、成本高
隨著廣州電動車新規出台,電動車亂象能否被根治?
薩摩耶雲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鄭磊認為,【規定】的出台為治理電動單車交通違法亂象提供了法律依據,但是如果違規行為依然嚴重,可能需要進一步的執法和宣傳教育。實施過程中最大的難題是執法的難度和成本。由於電動單車在城市交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且騎行者往往是弱勢群體,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需要平衡執法力度和執法方式,同時也要考慮效率和公正性。
電動車交通違法行為不僅僅是廣州的難題,也是全國的課題。廣州的做法不僅為當地交通秩序和居民生活提供了保障,也可為其他城市提供有益經驗。
今年11月,海南省海口市美蘭區、瓊山區等路段存在駕駛電動車「狂飆」炫技的違法行為,海口交警聯合屬地分局先後查獲3起飆車炸街違法行為,抓獲違法行為人8人。
不久前,北京朝陽消防救援支隊的監督執法人員在消防安全夜查時發現,仍有居民懷有僥幸心理,把電動單車停放在電梯間、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將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置於危險之中。
近日,雲南普洱的一名市民駕駛電動車行駛時,因未保持安全車距與同向行駛的小型汽車車尾發生碰撞,造成兩車不同程度受損的財產損失道路交通事故,其負該事故的全部責任。
王鵬分析稱,這些城市需要立法先行。透過立法明確電動單車的管理規則和標準,為整治電動單車交通違法亂象提供法律保障。這有助於規範電動單車的生產、銷售、使用等環節,加強監管和處罰力度。廣州市的【規定】對電動單車的行駛速度、載人載物、佩戴安全頭盔等方面都進行了明確規定,體現了精細化管理的理念。其他城市可以借鑒這種管理方式,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定更加具體、可行的電動單車管理措施。
「利用科技手段提高監管效能也是廣州【規定】的一大亮點。廣州透過交通技術監控器材收集、固定電動單車超速行駛等道路交通違法行為的證據。其他城市可以借鑒這種科技支撐方式,提高電動單車的監管水平。」王鵬還表示,電動單車管理涉及多個部門和領域,需要多方協同合作。廣州市的【規定】強調了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等各方在電動單車管理中的作用和責任。其他城市可以借鑒這種多方協同機制,形成合力共同推進電動單車的管理工作。
■中國城市報記者 朱俐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