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理朔爾茨(資料圖)
直新聞: 據德國聯邦政府發言人黑貝施特韋特釋出的訊息,當地時間11月15日,德國總理朔爾茨跟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時,呼籲普京撤出軍隊,與烏克蘭進行談判,但同時承諾將會繼續軍援烏克蘭。對此,您作何解讀?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 假如真的像德國聯邦政府新聞發言人所說的那樣,朔爾茨主動給普京打這樣一通電話,只是為了重彈過去的老調,表達那些異常強硬的原則性立場,那這通電話壓根就沒有打的必要性。
這背後的原因非常簡單,因為當前俄軍不僅在戰場上打得相對比較順利,而且未來的戰場態勢,還在朝著有利於俄羅斯的方向發展。我認為,半年前共和黨控制的美國眾議院在杜林普指使下,一度拖延了拜登政府的援烏法案,以及拜登政府遲遲不敢解禁援烏武器的使用限制,無疑為俄軍在烏東戰場上重新奪回主動權創造了戰術性的機會,而且這一戰術性的優勢一直延續至今。
如今杜林普在剛剛結束的美國總統大選中取得壓倒性的勝利,則為未來的戰場態勢朝著有利於俄羅斯的方向發展創造了戰略性的機會。因為眼下的俄羅斯,早已摸清了杜林普的底牌,即杜林普不僅不會繼續擴大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甚至有可能全面停止軍援,尤其是美國不僅不會卷入這場戰爭,甚至還想從俄烏戰場上脫身,把這個爛攤子丟給歐盟去解決,這無疑就讓普京去掉了一個最大的後顧之憂。所以我們看到,在杜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俄軍並沒有響應其立即停火的呼籲,而是進一步加大了進攻力度,尤其是在俄羅斯境內的庫爾斯克地區。
在這個節骨眼上,朔爾茨打電話譴責俄羅斯,要求俄羅斯撤軍,普京壓根就不會聽。我想朔爾茨 對此 也應該是心知肚明的。這就意味著,朔爾茨這些場面話不過是在做做樣子,是講給國內外的輿論聽的,以免被外界指責為對俄羅斯軟弱與「 綏靖 」。他與普京這一個多小時的通話,一定是另有目的,肯定談到了大量暫時無法擺上桌面來說的東西。
直新聞: 那您認為,德國總理朔爾茨主動要求跟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其主要目的究竟是什麽呢?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 我認為,朔爾茨主動要求跟普京通電話,是在內外兩大形勢共同壓力下的結果。
在德國內部形勢上,促使朔爾茨主動跟普京通電話的表面原因,是因為在社民黨、綠黨和自民黨組成的「紅綠燈執政聯盟」解體之後,朔爾茨領導的社民黨正面臨著空前的選舉壓力,在這種情況下,他必須要在俄烏問題上采取一些跟過往不一樣的行動,來試圖挽回選民的支持。
但是,這背後真正深層次的原因,則是因為曠日持久的俄烏沖突,已經導致德國國內物價飛漲,民生不堪重負,並因此使得德國國內的右翼保守主義勢力也開始擡頭了。根據當前的民調顯示,極有可能取代朔爾茨成為下一任德國總理的,是跟杜林普一樣持右翼保守主義理念的基民盟領導人默茨。
值得註意的是,除德國以外,法國總統馬克龍也面臨著國內極右翼保守主義勢力的強力挑戰,並極有可能在2027年的法國總統大選中被極右翼保守勢力奪權。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就意味著西方同盟的主導國美國、歐盟主導國德國與法國的政權,將會同時出現右傾化的傾向,並有可能在整個西方國家內部掀起一股右轉的風潮。我認為,朔爾茨跟普京通電話,其實就是在搶先順應德國國內以及世界右轉的風潮。
從外部形勢上看,朔爾茨主動跟普京通電話,顯然是因為看到杜林普上台之後,美俄對話以及美俄關系解凍勢在必行。而一旦美俄關系解凍,就意味著以德國為首的美國西方盟友將會被晾在一邊,甚至會被杜林普拋棄和出賣。我認為,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朔爾茨才會力爭化被動為主動,搶在杜林普前面來跟普京通電話。
那麽,這對於烏克蘭來說,將會是一個不祥的訊號。由於美國是西方國家聯盟中當仁不讓的領袖,因此當杜林普上台,實際上就意味著美國與歐洲盟友的關系已經出現了裂縫。而且由於德國是歐盟最大的經濟體和政治上的領袖,同時也是除美國之外的對烏軍援最多的國家,因此朔爾茨主動跟普京通電話,實際上也就意味著歐盟內部在對待俄烏沖突的立場上也出現了裂痕。
至於朔爾茨主動跟普京通電話時談些什麽,我認為,由於杜林普在正式就職之後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促成俄烏和平談判,再加上此前杜林普團隊已經提前透露了俄烏和談的部份內容,並引起了外界的巨大爭議,因此八九不離十,朔爾茨跟普京需要密談的,肯定就是俄烏和談的具體方案,嘗試著探討俄烏雙方究竟可以在哪些方面作出讓步。尤其值得註意的是,朔爾茨能跟普京談這些東西,實際上也就意味著,他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跟杜林普站在了同一戰壕中,認同了杜林普有關必須透過談判來解決俄烏問題的基本立場。
作者丨劉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