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海軍護衛艦。 圖片來源 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團
綜合編譯 張昊天
俄烏沖突和中東地區的緊張局勢再次成為軍事技術創新的催化劑。在海上,烏克蘭軍隊頻繁使用自殺式無人艇,試圖限制俄羅斯艦隊在黑海的活動自由;也門胡塞武裝不斷發射導彈攻擊商船,嚴重影響了國際航運秩序。
面對快速變化的海戰模式和新型威脅,歐洲各國正聯手推進下一代主戰艦艇的研發工作。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報道,預計在11月中旬,6個歐盟成員國的國防部長將聯合簽署一份意向書,旨在推動「未來戰艦」專案於本世紀40年代批次服役。初步估計,這些國家至少需要30艘這樣的艦艇,按2024年的價格計算,總投資將超過200億歐元。
「隨著海戰格局的劇烈變動,新一代艦艇的設計將與現有艦艇截然不同。」歐洲海軍工業集團主席費蘭度·米格雷斯·加西亞在參加一場閉門研討會後表示,新艦艇從一開始就要具備若幹關鍵功能,比如作為無人作戰系統的母艦。
歐盟軍事參謀概念與能力理事會主任伊格納西奧·庫爾特羅強調,未來的戰艦必須能夠應對「全方位威脅」,無論是小型無人機還是高超音速反艦導彈都在其防禦範圍內。此外,新一代艦艇還將提高自動化水平,減少所需艦員數量,相容多樣化的無人作戰平台。
「防務新聞」指出,為了實作上述目標,新艦艇的標準排水量至少需要達到8000噸。作為參考,法國現役的FDI護衛艦排水量為4500噸,法意聯合研制的FREMM護衛艦為6000噸,荷蘭的ASWF反潛護衛艦為6650噸,德國的F126型護衛艦則達到1萬噸。
米格雷斯·加西亞補充道,為了對抗高超音速武器,歐洲新一代艦艇將采用人工智能技術以加快反應速度。在被動防禦方面,新艦艇將增加復合材料的套用,以增強雷達和紅外隱身效能。他還提到,激光武器和電磁炮等前沿技術將深刻影響艦艇設計,歐洲軍工企業應在特定領域加強合作,縮小與國際頂尖水平的差距。
各國軍方也積極響應了軍工行業的提議。法國國防高等研究院網站報道稱,法國海軍參謀長尼古拉斯·沃茹爾最近表示,不應奢望任何一艘艦艇能在40年的服役周期內始終保持技術領先;未來,艦載武器可能需要每年更新一次,這意味著新艦艇的設計必須遵循「隨插即用」的原則,盡管這會增加設計和建造的復雜性。
「如果不與時俱進,就會被淘汰。」談到在紅海等地的實戰經驗,沃茹爾指出,面對24小時持續不斷的威脅,艦員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和生理壓力。因此,即使在人工智能和高度自動化時代,保持一定數量的人力仍然是海軍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英國第一海務大臣兼海軍參謀長賓·基同樣認為,近年來黑海和紅海發生的事件要求歐洲各國以更加靈活的方式開發新的海上作戰能力。他強調,軍方和國防工業界需要加強合作,避免陷入追求「完美但姍姍來遲」的解決方案。
賓·基還指出,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當前海軍面臨的挑戰與大航海時代末期的情況頗為相似。當時,工程師和炮術專家逐漸取代了傳統的「航海大師」,成為艦艇上至關重要的角色。因此,未來的戰艦上,最重要的將是那些能夠充分利用數碼化技術並滿足各種需求的專業人才。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