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三聯善耆,建設老年服務創新型社區——以文峰街道聯工社區為例

2024-07-16社會

一、實施背景

2023年,嘉陵區民政局以省級城鄉社區治理「創特色」工程為契機,搭建區、街道、社區三級治理體系,結合文峰街道聯工社區實際情況,引進成都市大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入駐聯工社區,以「老年友好型」社區為方向探索創特色專案,深化服務創新模式。

南充市嘉陵區文峰街道聯工社區地處嘉陵江邊,轄區面積約4.5平方公裏,轄區有10個居民小組,1個還房居民區(劃分5個分區,5區建設完工待交付使用),戶籍人口約1240戶、約4725人,非戶籍常住人口約4260人。其中老人占常住人數的30%(約1900人),在健康、生活、娛樂、心理等方面有較大的服務需求。

前期聯工社區透過黨群服務中心親民化改造,空間環境得以提檔升級。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面積1000余平方米,現有多功能活動廳、復合功能空間、共享廚房、書屋、兒童空間等多個功能室。在社區治理中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時,仍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間。

二、需求分析

(一)老年人的服務需求得不到滿足

經過前期實地走訪,社區老年人眾多,對娛樂、健康保健等服務有需求,但相應的社區服務較少;

(二)居民參與社區公共事務較少

「一老」是社區的重點服務人群,也是參與社區治理的重要主體,前期老年人參與社區公共事務較少,缺乏參與渠道和參與機制;

(三)社區公共空間待啟用

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功能區完備,小區公共空間較多,但沒有被充分利用,增強居民群眾對社區空間的使用黏性。

三、實施策略

聯工社區以老年人為核心人群,搭建「黨建引領·多元參與」的治理平台,關註老人生理、心理等方面需求,聯合社區從聯動資源、聯建服務、聯治社區等方面開展精細服務,透過老人服務為切入點,動員老年人、老年友好資源共同參與社區治理,促進聯工社區「三聯善耆」老人友好型社區建設,營造老年友好的社區氛圍。

2023年7月-2024年6月,在專案執行期間,基於聯工社區老人多需求大、居民參與少等現狀,一是聯動資源方面,為營造老年友好街區行動,擴大轄區更多力量參與社區治理,搭建轄區商企參與社區事務的平台,2023年12月-2024年2月,社工透過調研走訪連結到12家為老服務商家,透過公益低償為老年人提供便利,為老年人提供公益性的多功能服務活動場所,不僅培養了他們的社區歸屬感,還打破了過去對社區公共事務的冷漠態度,同時鼓勵更多的商家關註和關心老年人群體;每季度開展多樣式的關愛巡訪服務,一方面對轄區特殊老人進行關懷行動,另一方面社工與老人建立良好的服務關系,了解服務需求,為後期服務奠定基礎。

二是聯建服務方面,根據轄區老年人需求,2023年9月-2024年3月開設長者學堂、銀齡俱樂部等多元形式的服務內容,為老年人提供居家安全、老年人防跌、健康營養保健、棋藝手工等多類別服務;另外,在開展服務期間,社工還連結到本地高校誌願服務隊伍(成員54人),為老年人提供文體娛樂、康復保健、精神慰藉、社區關懷等一站式長者綜合服務。截至目前,透過一系列的服務開展,已有200余位老年人參與到社區提供的義診服務、居家安全隱患排查等服務,有效地提升了轄區內老年人的幸福感和滿意度,讓社區老年友好服務真正成為轄區內老年人的「溫馨家園」。

同時針對轄區老年群體中,人數最多的中低齡老人在社會交往與興趣發展方面的需求,社工積極聯動轄區為老資源開展各類愛老活動、便民利民服務、在國慶、中秋、春節、端午等開展敬老嘉年華節慶文化活動十余場,一方面在轄區宣傳、營造「尊老為德、敬老為善、助老為樂、愛老為美」的良好氛圍,助力精細服務;另一方面為老年人們提供社交與興趣活動的平台,鼓勵有條件的老年人發揮余熱,主動參與社會服務,實作自我價值。

2024年2月-3月,在兒童關愛方面,為了更好地助力轄區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社工站積極發揮專業優勢,聯動各類社會資源,結合「心理健康日」「安全教育日」「社區兒童公益日」等主題紀念日,組織社區開展兒童興趣課堂系列活動,促進了轄區兒童青少年友好交流,豐富社區兒童假期生活,營造兒童友好的社區氛圍;社區針對「一老一小」「特殊群體」和社區居民的文化、關愛服務越來越多,滿足了內送流量備援容錯機制體的慈善公益服務需求。

三是聯治社區方面,為吸引並孵化更多本土組織參與社區治理,積極動員轄區自發隊伍,2023年12月,透過組織培育聯席會/培訓會2場,旨在為自組織增強參與社區治理服務意識,為自組織團隊賦權增能並圍繞老年群體開展了節慶文娛、助安助潔等3次誌願服務活動;2023年8月聯工社區建立慈善資源庫,依托轄區慈善商店,慈善集市開展了1次線上線下的籌款宣傳活動,轄區15位愛心人士、8個義商義企攜手捐出一萬八千元,在慈善基金營運管理範疇內,運用慈善基金關愛了轄區3個困難家庭。組織培育轄區自發隊伍實作了由自娛自樂型向功能型自組織團隊的轉變,同時建立了一支慈善基金,社區工作者、社區居民、誌願者等組成文峰街道-社區聯合慈善基金管理委員會,負責策劃、組織和管理各類慈善活動。慈善基金的建立、慈善組織的成立使得慈善工作更加專業化、規範化,提高了慈善基金的執行效率和效果,同時結合社區情況,深度服務需要的人群。

四、專案成效

(一)高效聯動,健全養老服務體系

專案堅持以老年友好型社區建設為導向,透過「三聯」工作法為實施路徑,充分運用「五社聯動」機制,整合轄區12家老年友好商家為轄區老人提供休閑娛樂、公益慈善服務,形成「街道—社區—醫護—專業機構—居民」連貫的服務體系;向外拓展合作聯動,引進家庭醫生團隊、上門服務團隊,為50多名老年人建立健康檔案,老年人不出社區便可享受專業醫療與養老服務,服務團隊還經常開展健康義診、智能產品套用講座、定期上門探訪等服務。

(二)活躍社區自組織隊伍,推動社區治理可持續執行

結合本專案的服務模式,孵化培育了2支自組織隊伍,社工在結合專案服務開展的過程中,一方面對自組織團隊進行賦能,透過誌願服務的形式,參與到社區治理建設事務中來,透過參與社區事務,由自娛自樂型逐漸向功能型轉變,另一方面開展組織培育,對他們的團隊服務方向、凝聚力建設、發展規劃進行培訓引導,培養轄區自組織團隊深度參與社區治理服務,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社區治理可持續執行。利用「自組織效應」提高社區治理的組織力。

(三)擦亮品牌,提升社區服務品質

結合線上平台開展老年友好服務宣傳,在聯工社區營造了尊老敬老的濃烈氛圍,有效提升了轄區居民服務需求,建立了「孝親敬老、和諧友愛」的群體共識,也聯動央級、區級、本市的媒體報道進一步擴大了服務網影響效果,成功建立2023年全國示範性老年友好型服務社區,同時充分動員了各方社會資源,組建了老年友好商企聯盟,形成了長效有序的老幼關愛誌願服務機制,整體提升了文峰街道聯工社區的民生服務水平,推動了社區老年服務體系的進一步發展。

五、經驗總結

(一)堅持黨建引領,多元主體參與社區治理,落實老年關懷體系,註重多方合作推進社區老年友好建設。

(二)規劃引領。制定近遠期行動計劃、規劃,以社區建設為核心,結合社區升級空間,從街區及社區尺度構建完善的服務設施,提供可及的教育、醫療、文化等服務。形成「社區養老為主、機構養老為輔」的養老體系。

(三)社會氛圍。構建「尊老、助老」的社會文明氛圍。透過出台激勵與扶持政策,媒體宣傳,積極傳播「尊老、助老」的社區文化。積極推進代際融合,推動無年齡歧視的社會氛圍。鼓勵企業、商店和機關團體參與設立「老年友好站」,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休憩場所和幫助。推進公共場所設定「緊急救護」設施和誌願者救助培訓,提供突發醫療救助服務。

(四)空間設計。推進適老化設計或包容性設計,開展「適老化更新」行動,為老年人提供無障礙通行的公共空間、住房空間、出行空間。

(五)社會交流。推進代際融合,經常組織開展代際融合類活動。開展「老有所為」行動,開發「銀發資源」,為低齡、健康、有工作意願和能力的年輕老人提供再學習、再就業機會,支持老年人參與經濟社會發展,實作個人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