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登陸」玩音樂的台灣青年:歌聲是信也是光

2024-08-30社會
中新社烏鎮8月30日電 題:「登陸」玩音樂的台灣青年:歌聲是信也是光
作者 張楊彬 方敏
墻外,是槳聲、舟影、青磚、黛瓦;墻內,是搖滾、電音、流行、說唱。
29日,在浙江烏鎮的一處院落,「青春同行」兩岸新媒體創享嘉年華正在舉辦。青春的歌聲傾瀉而出,這些在舞台上傾情獻唱的台灣青年大多不是全職音樂人,卻在大陸的山村、小城、校園......寫出自己的歌。對他們而言,歌聲是寫給後來者的信,也是勉勵自身前行的光。
選擇:「是成長的一部份,選定了就要努力去做」
五年前的蔡承叡不會想到,自己在北京的博士生活將會如此精彩。
彼時,來自台灣新北的蔡承叡碩士畢業,打算繼續攻讀免疫學博士學位,治學嚴謹、經費充裕的清華大學是其首選。從相識到熟悉,這所大學帶給他的驚喜不止於此。「玩音樂,是清華園的特色。」蔡承叡說,身邊不少學長學姐都頗具「反差萌」,「學習特別認真,但唱起來比誰都嗨」。
2023年7月,台灣青年蔡承叡在北京一處展演空間演出。(受訪者供圖)
受此氛圍影響,蔡承叡加入學校說唱社團,從聽眾變成創作者,開始自己寫歌。他說,跟朋友一起創作,在音樂中講故事、講理念,是一件趣事。
醫學院的學業實在不算輕松。「學業壓力加上年齡焦慮,有時候覺得這條路走得艱難。」蔡承叡將苦惱傾訴給音樂,他在博士三年級創作說唱歌曲【選擇】。「對我來說,寫歌是一個自省的過程。我也逐漸明白,選擇是成長的一部份,希望後來者聽到這首歌時也能悟出,正確的選擇或許伴隨痛苦,但選定了就要努力去做。」他說。
探索:「父母可以放心了,我在德陽安家了」
在台灣,陳柏翰是一名職業音樂人,來到四川,他有了更多「斜杠」身份。
2018年,他在德陽成立音樂工作室,既做原創音樂,也招收學生。「最初選擇德陽,是因為這裏有早先‘登陸’的朋友。」陳柏翰說,沒過多久,他就融入這座友好、包容、「巴適」的城市。
雖有朋友為伴,但陳柏翰不時也會思念父母。「我創作【回家吧】這首歌,是寫給爸媽,也是在給自己力量。」他說,歌詞中那句「不是要發光跟閃耀,只想要有一天,成為你們的驕傲」,讓不少同在大陸打拼的台灣青年深有共鳴。
8月29日,台灣青年陳柏翰在浙江烏鎮「青春同行」兩岸新媒體創享嘉年華現場演唱原創歌曲【回家吧】。 張楊彬 攝
「如今可以讓父母放心了。」陳柏翰說,六年來,他在德陽定居安家,還開了一家頗具台灣特色的餐吧。現在除了音樂人的身份,他還是老師、餐廳老板、廚師、自媒體博主。
探索與嘗試是陳柏翰的人生主題。正如他33歲生日那天在朋友圈寫下的話:「磊落漂亮做自己,打破重組由此新生。」
紮根:「閩南語是我們的‘社交利器’」
2017年,廈門集美城內村迎來一位「新村民」,她說著閩南語,仿佛與當地居民並無兩樣。這正是剛來此創業的台灣姑娘賴淑珍。
鄉建鄉創是賴淑珍的老本行,城內村正給了她施展拳腳的天地。賴淑珍還遇到來自台南的吳炳璋,二人一拍即合,建立青青之約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開展鄉村改造和社區最佳化工作。
「剛開始,村民對初來乍到的我們有些戒備心,好在我們有‘社交利器’——閩南語。」這很快讓賴吳二人與當地阿公阿嬤親如一家。
在賴淑珍看來,鄉村改造不僅是硬件的規劃升級,還有精神生活的改善與豐富。辦一場「村晚」,寫一首「村歌」,作為能歌善舞的阿美人,賴淑珍「當仁不讓」擔起寫歌重任,村裏不少人都會哼唱幾句她創作的【城內之歌】:「阿嬤對我講,往海的那邊去,有座城隍廟……」
8月29日,台灣青年賴淑珍與吳炳璋在浙江烏鎮「青春同行」兩岸新媒體創享嘉年華現場演唱原創歌曲【青青之約】。 張楊彬 攝
賴淑珍沒想到,他們的鄉村事業正在被更多人關註。越來越多的台青進村開起客棧、餐廳、民宿,他們還制作短影片,展示風俗、村史、美食,產業越辦越紅火。
29日,在烏鎮的嘉年華現場,賴淑珍帶來一首原創歌曲【青青之約】,「青年夢,振家鄉,青年眼中盡星光;砥礪前行啊,不負好時光……」歌聲在院落上空回蕩。如賴淑珍一樣在大陸築夢的台灣青年,正擁有各自好時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