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環衛「用工荒」?無人駕駛清掃機器人來幫忙!專訪酷哇何弢

2024-09-09社會

清晨,一抹橘黃在馬路上出現,他們是市政環衛工人。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釋出的【2022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鑒】數據顯示,中國2022年城市道路清掃保潔面積為1081.81385萬平方千米,全國城鎮垃圾年清運量已高達24445萬噸。如此龐大的數碼意味著需要更多的環衛工人,但低薪、保障性差「勸退」了很多人,如何解決市政環衛面臨的「用工荒」問題?

9月6日,酷哇科技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舉行了2024全球新品釋出會。

酷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酷哇科技」)致力於解決這一問題。9月6日,酷哇科技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舉行了2024全球新品釋出會,重磅釋出了兩款全新產品——麒麟系列環衛作業機器人與全新一代自動駕駛小巴。

所謂麒麟系列環衛作業機器人是一款無人駕駛清掃機器人,該產品采用以視覺為主傳感器的360°全域感知方案,基於ViT大模型和千萬級精準的全要質數據,並結合占用柵格感知實作了2D轉為3D的效果,確保了環境感知的準確性。

那麽,無人駕駛清掃機器人的技術亮點是什麽?對市政環衛工人有何影響?目前無人駕駛賽道的發力方向是什麽?南都記者專訪了酷哇科技創始人何弢。

酷哇科技創始人何弢。受訪者供圖

用AI的思路解決傳統環衛問題

南都:酷哇科技自2015年開始率先從環衛場景入局,後來又確定了向市政環衛、城配物流和城市出行三大領域發力。為什麽率先選擇環衛場景?

何弢: 自動駕駛技術在商業落地方面可以按照不同的套用場景和技術成熟度分為三個圈——直徑10千米、100千米、500千米,分別代表市政環衛、城配物流和城市出行。圈越小路線越固定,解決「長尾問題」的可控性就越高,也就證明現在技術落地可能性越大。剛開始入局,我們肯定要挑圈最小、且圈裏固定路線場景越少的場景做,這也是首先選擇市政環衛的原因。

對傳統環衛行業的影響,我覺得可以把酷哇科技類比為現在的造車新勢力。我們用AI的思路解決傳統環衛車輛存在的問題,提供了另一種維度去解決問題。比如說為什麽麒麟系列環衛作業機器人並沒有駕駛艙,呈現的整體形態也和傳統環衛車輛不同,因為我們是從AI和軟件的角度,反向定義硬件設計——傳統環衛專用車是以液壓氣動技術為主的機動一體化器材,我們做出來的就是全電氣化、高度線控,且由一個域控制器集中控制的AI智能體。

另外,我們關註到幾個數據:一個是市政環衛的作業工人平均年齡接近60歲;另一個是作業工人的平均年齡隨著年份的增長而增長,也就是說,這個行業並沒有新的人進入。我們很難想象,現在的80、90後會去幹掃馬路這份工作,所以全行業面臨著「用工荒」的問題。

未來的清潔市場分為室內和室外,室外是市政環衛,室內是商業保潔。相對來說,室內更適合人去做,因為它的作業環境更友好。當二者同時出現「用工荒」的問題,我們希望把室外更辛苦、危險的工作留給機器,把一部份人從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來,他們自然地會轉移到室內,補充到室內的商業保潔。實際上我們在做的是一個機構性的最佳化,這對整個社會來說,都是有益的。

南都:麒麟系列環衛作業機器人的技術亮點是什麽?

何弢: 環衛作業場景不同於一般道路的結構化環境,相對來說復雜程度較高,因此要實作環衛場景的高度智能化運作,需要依托更為復合的技術架構,讓環衛機器人不僅知道如何駕駛,還能自主決策及執行,知道去哪兒掃、如何掃。

環衛作業機器人。

酷哇科技將大語言模型的泛化理解能力與環衛作業機器人的底盤控制和上裝相結合,做到了從行駛、轉向、掃刷、吸嘴到風機、垃圾箱的全面智能化控制,而且這些核心執行零部件定向針對各種場景打造及最佳化。另外,酷哇科技以更加通用化、敏捷化的方式部署數據驅動的端到端演算法,開發了能夠相容端側大模型的超高算力準車規級端側平台,自建數據閉環系統,推動演算法加速叠代。

在作業能力方面,酷哇科技麒麟系列環衛作業機器人實作了全電器化以及整車全線控,這意味著麒麟系列整車線控不僅包括底盤,還延伸至各個上裝部份。麒麟系列的上裝系統巧妙地整合了38個智能電機,並構建了一個48伏的電器平台,借助高速乙太網路即時總線的技術,將這些電機有效地串聯起來,透過車載大腦進行精確控制,同時實作了上裝與底盤域的協調統一集中管理。

在安全方面,麒麟系列所有的車橋和轉向系統都納入了極高的安全冗余設計範疇,實施雙冗余備份,確保了車輛的卓越安全性。酷哇科技還對麒麟系列采用了獨家創新技術,使風機系統具有體積小、效能高、噪音低和輕量化四大顯著特點。

智駕產品最終會演變成機器人

南都:智駕產品和智能機器人有何共通之處?如何看待目前無人駕駛賽道的發展狀況?未來的發展趨勢是什麽?

何弢: 自動駕駛和機器人本質上都是「AI演算法+硬件」的一個高度智能體。智能體中有單智能體和多智能體,那未來的發展方向一定是機器人,所以自動駕駛最終會演變成機器人。這就好比原來有小霸王學習機、MP3和手機,最終都會被智能電話替代。

目前的自動駕駛實際上就是所謂的「專機時代」。「專機時代」是指一個作業工具,匹配一個AI大腦,它會變成各種各樣的器材,我們叫車或者機器人,它們本質上都屬於一種固定的工具載體。我們可以看到現在也在發展人形機器人,未來可能會向統一的人形機器人平台收攏。

南都:您認為,無人駕駛還將在哪些場景落地?

何弢: 我認為在城市服務領域,無人駕駛還有商業套用的可能性。這裏也會分為城市開放場景和封閉式場景,封閉式場景比如礦山、碼頭和港口,未來可能是會偏向無人駕駛自動化方向發展,因為環境是可控、可預期的,所以和AI辨識預測,感知開放環境下的障礙物,在解決問題的思路、技術手段上有所不同,最終路線可能會變成和AGV(自動導引運輸車)類似的解決方案。

城市開放場景下就包括市政環衛、物流和出行,應該還是更偏向AI的發展路線。像現在看到的環衛和物流,技術上已經完全符合商業落地的要求,隨著政策法規的打通,也會迎來一個爆發期。

南都:您認為完全實作乘用車L3還有多遠?擺在當前主要障礙又是什麽?

何弢: 其實乘用車自動駕駛在很多固定場景已經被證明是可以進行商業化落地的。比如說現在所謂的L2.99,它比L3差一點點,但如果打通法律法規的最後一步,就是徹底實作乘用車L3合法化。

采寫:南都記者王子黎 發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