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帶垃圾上岸!舟山「海小青」帶著漁民做環保

2024-09-09社會
主播君的話
將用完舊電池帶回岸邊,就可以兌換低價新電池,在舟山市岱山縣誌願者如此鼓勵漁民參與海洋環保。
登上浙江省舟山市岱山縣長塗島,要透過廊橋穿越海岸邊的灘塗地。在褐色的灘塗地上不時會有一兩只獨腳蟹爬行。這裏的居民家家戶戶以捕魚為生。
長期在海上討生活的漁民對捕魚有著自己的方法,燈光圍網、帆漲網和流刺網等作業漁船都是他們長期實踐的結果。每到晚上,將燈光掛起來,遠處的魚群就會聚集到光源附近,從而被漁民「一網打盡」。
燈光圍網的「遺產」是大量電池。據統計,燈光圍網、帆漲網和流刺網等作業漁船平均每艘每月使用450節電池,全鎮82艘漁船一年平均消耗44.28萬節電池。「
漁廢電池回收率僅有20%。
而這些廢電池中的重金屬和有害物質會透過食物鏈的傳遞作用,逐漸影響海洋生物的生長、繁殖,還將嚴重威脅海洋生態環境。」劉芊芊說。
此外,出海生活還會產生生活垃圾,包括有害垃圾(廢油漆罐、過期藥品、廢燈管等)、可回收垃圾(塑膠、廢紙張、玻璃、紡織物等)以及其他垃圾(煙蒂、碎陶瓷等)。但因捕撈作業出海時間長,漁船可用空間有限,往往無法放置普通分類垃圾桶,有些漁民會將生活垃圾直接傾倒入海,目前漁船生活垃圾到岸率僅有30%。
2022年3月,在國網岱山縣供電公司工作的劉芊芊在一次活動中了解到長塗島漁嫂正在從事海洋生態保護誌願服務工作。她希望透過發揮專業力量,幫助漁民找到幹電池替代方案,解決電池汙染問題。
為此,劉芊芊專門找到青年創新工作室負責人宋夢田研究解決方案。在多方共同努力下,2022年,該公司與科研院所合作,對響應號召的漁船進行了改造,將單一幹電池能源改造成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混合能源,從源頭上解決了漁廢電池的產生。
在劉芊芊看來,要回收海洋垃圾,激發漁民的積極性很重要。如何化被動為主動?聚焦燈光圍網、帆漲網和流刺網等作業漁船電池消耗量大的問題,該團隊不斷完善電池回收的工作。
此前,都是漁嫂自費統一購置船用電池並貼上自制標簽,以單節電池低於市場價0.5元的價格賣給漁民。「中間差價只能依靠漁嫂承擔,肯定無法持續。」劉芊芊找到公司,申請資金支持。
他們還聯系廠家,與廠家達成「廢舊電池回收協定」。漁船回港後,漁民將廢電池交給團隊,團隊再將市場價445元一箱的電池貼上標簽後,以310元每箱的價格賣給船老大,廢電池則由電池廠家進行無害化處理。
針對漁船上的生活垃圾,團隊以垃圾分類投放為核心,自制紅、綠、藍三色不易破損的漁網垃圾袋,科學區分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並分發到漁船,有效解決傳統分類垃圾桶占用空間大、搬運不便的問題,提高漁船生活垃圾分類回收有效率。
2022年,岱山縣長塗島建起舟山市首個「小藍之家」垃圾資源回收桶,采用數碼化技術對海上垃圾分類回收再利用,為賦閑在家的漁嫂提供就業渠道,所得收入用於幫扶困難漁民家庭,實作了環保與共富的雙融合。
據介紹,目前長塗島的82艘船全部簽訂了【海上垃圾到岸回收責任書】,專案每年回收漁廢電池45.31萬節,24艘船完成漁船的環保電池替代改造工作。
— End —
轉載請註明來源
共青團新聞聯播(ID:gqviewpoint)
記者/編輯|楊寶光 統籌|陳鳳莉
來源:共青團新聞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