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家長在輔導娃作業時被「氣進醫院」。
據媒體報道,杭州一家醫院的心內科護士近日發朋友圈稱,收治了一名35歲年輕女性,因輔導娃作業時被孩子拖拖拉拉的行為氣到血壓飆至240。去年該科室也收治過一名三十多歲的男子因輔導作業導致急性心梗。
屢屢被氣進醫院「意難平」的家長
家長因輔導孩子作業被「氣進醫院」的案例,已多次出現在新聞報道中。
據媒體2018年11月報道,南京一名33歲的年輕媽媽在輔導女兒作業時,因為孩子動作磨蹭,晚上十點半還未寫完,動怒導致頭部一根大血管分支血管堵塞,誘發中風。
據媒體報道,2022年10月,杭州一父親在輔導作業時一氣之下用手怒捶桌子,導致右手第5掌骨遠端骨折,斷端移位明顯,需住院治療。今年2月,杭州一父親在大聲催促三年級兒子做寒假作業後,右眼出現奇特視覺:看東西模糊、扭曲,還暗暗的,經診斷是患了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該病好發於壓力大、焦慮狀態的中青年男性。
醫生為右眼出狀況的杭州爸爸檢查。浙江省人民醫院供圖
據媒體2019年1月報道,小猿口算與丁香醫生釋出的【2018年十大家長輔導作業「後遺癥」】顯示,輔導小學生家庭作業的主力軍是30-40歲的媽媽,身負孩子學習重任的媽媽的健康問題亟須關註。從「十大輔導作業‘後遺癥’」來看,因輔導作業導致的生悶氣、夫妻爭吵、勞累過度、親子關系緊張等問題非常普遍,其中超過兩成的家長會因為焦慮子女未來導致抑郁、食欲不振,甚至還有22%的家長出現高血壓、14%的家長出現心臟不適等嚴重不良反應。
針對這些案例,有網友感慨「可憐天下父母心」,表達為人父母的共情:「別說輔導作業,我平時教孩子寫字算數就青筋暴起,真是五臟六腑氣得疼」;有網友認為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太切」「沒準這個當媽的小時候還不如這個孩子,只不過是她忘了」;還有網友認為,學校給家長留了太多工,導致家長不得不承擔起輔導孩子作業的任務。
網友在新聞報道後的評論截圖
教育專家:家長並非專業輔導者,更應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醫學專家:威脅式情緒發泄不可取,提倡文明、科學地溝通
西湖大學醫學院附屬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臨床心理科執行主任張海生告訴記者,家長因輔導孩子作業被氣進醫院,共性的原因是不懂教育和心理學。
來源:澎湃新聞
值班編輯:周章雲
校對:張竹影
值班主任:周艷華
值班編委: 鄭榮林
更多新聞
涉事教師已停課,女生主動休學江西兩設區市任免多名領導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