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個人養老金全面推廣遇冷,消費者冷漠,銀行急眼,亂象頻發!

2024-12-21社會

個人養老金推廣亂象:消費者冷漠,銀行急眼,問題出在哪?

說起養老這件事,誰不想老了有個保障?國家為了緩解養老壓力,推出了個人養老金制度,本來是個惠民政策。但誰能想到,這事一經推廣,消費者卻冷冷清清,銀行卻急得滿地找人開戶。

這倒好,不少人坐在家裏,突然發現「被開戶」了,賬戶從天而降,連個招呼都不打。這種操作,不僅讓人哭笑不得,還讓人開始琢磨:這到底是養老保障,還是資訊保安隱患?更離譜的是,市場裏還冒出來了專門幫人開戶的「灰色中介」,連想賺錢的路子都替你想好了。

政策初衷是好的,但這亂象叢生的現狀,真讓人感慨:養老制度的「第一步」,怎麽就走得這麽別扭?

近年來,中國人口老齡化加速,據統計,2024年全國60歲以上人口已經破了3億,養老問題成了社會的「頭等大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政府推出了個人養老金制度,想給老百姓多一個養老的選擇。從理論上講,這個制度挺好,個人賬戶自主繳費,未來還可以領取養老金補貼,既減輕了國家的養老壓力,也讓大家的老年生活更有保障。

可好政策碰上現實,卻沒那麽順利。消費者對這項制度興趣不大,很多人覺得復雜又麻煩;銀行卻急得不行,為了「搶跑」,各種開賬戶的小動作層出不窮。更讓人擔憂的是,一些不正當的操作,已經開始傷害到消費者的權益。

於是,這場本該惠及全民的政策推廣,變得問題重重。銀行的盲目逐利,消費者的冷漠反應,加上灰色產業鏈的趁火打劫,讓這項制度的初衷打了折扣。

事情要從個人養老金制度的推廣開始說起。今年年初,國家全面啟動了個人養老金賬戶的普及工作,要求各地金融機構積極參與。政策的初衷是好的,政府希望透過銀行、保險、基金等機構的推廣,幫助更多人建立起養老規劃。

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問題卻慢慢浮出水面。

不少銀行為了搶占市場,提前圈定客戶資源,開始了所謂的「被開戶」操作。什麽叫「被開戶」?簡單來說,就是消費者自己沒申請,也沒簽字授權,賬戶卻被銀行悄悄開好了。

這事鬧得最大的就是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一些消費者反映,自己莫名其妙收到短訊,說個人養老金賬戶已開通。這背後,銀行的算盤再明顯不過:多一個賬戶,就多一份數據報表,甚至可能多一點業績提成。可問題是,消費者根本沒同意,這種做法直接違反了知情權和選擇權。

與此同時,還有一種操作更讓人氣憤。一些銀行業務員在推銷產品時,故意「打擦邊球」,把開個人養老金賬戶當成附加條件。比如,啟用信用卡、開定期存款時,業務員會讓你簽一堆檔,而檔裏就夾著養老金賬戶的申請表。

消費者要麽看不懂,要麽一臉懵地簽了字,後知後覺才發現自己「被套路」。

更離譜的是,不少中介也盯上了這塊「肥肉」。這些人打著「幫你開戶」的名義,在社交平台上公開叫賣服務,還聲稱和某些銀行有「合作關系」,收費標準從幾十到上百元不等。這些亂象的背後,是銀行的逐利行為和監管的漏洞交織在一起,讓這項惠民政策徹底失了味。

起初,銀行的「被開戶」操作只是個別現象,但隨著市場競爭升溫,這種行為愈發普遍。今年2月,一位消費者李女士在社交媒體上曬出一條短訊,說自己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某國有大行開通了養老金賬戶。類似的投訴迅速引發關註,越來越多的人站出來表示,自己也遇到了同樣的情況。

有人甚至調侃:「賬戶開了,錢還沒攢夠,這是不是在提醒我趕緊掙錢?」。

與此同時,一些消費者開始質疑,銀行這種行為是不是侵犯了個人資訊保安?他們擔心,賬戶開了之後,自己的資金會不會被銀行「隨意支配」,甚至可能被用作其他金融產品的投資。面對質疑,部份銀行表示,賬戶只是預留,並未實際使用。

但這種解釋顯然不能讓消費者滿意。

更復雜的是,灰色產業鏈的介入讓事情變得更加混亂。今年3月,有媒體曝光,一些中介透過非法途徑獲取個人資訊,然後主動聯系消費者,推薦他們開辦個人養老金賬戶。更有甚者,這些中介還和銀行內部人員聯合,透過收費分成的方式牟取暴利。

根據報道,單個賬戶的「開辦費」已經漲到95元,甚至有人聲稱「再晚兩天就更貴了」。這種亂象,徹底擊碎了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公信力。

到了今年4月,事情開始全面發酵。消費者的投訴量迅速增加,相關監管部門也不得不介入調查。銀保監會在4月15日釋出通告,明確表示,任何金融機構不得未經客戶同意擅自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違者將被嚴肅處理。

但即便如此,市場上的亂象依然沒有完全剎住車。

李女士的投訴成為了一個典型案例。她在今年5月向當地消費者協會舉報,表示自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某銀行開立了個人養老金賬戶。消費者協會介入調查後發現,這家銀行的確存在違規操作,甚至有內部人員透過「批次開戶」的方式完成任務。

最終,該銀行被罰款50萬元,並被要求公開道歉。雖然李女士的權益得到了部份保障,但她還是表示,對銀行的誠信徹底失去了信心。

與此同時,一些消費者開始主動維權。今年6月,北京的一位張先生發現,自己在辦理房貸時被強制要求開通個人養老金賬戶。他一怒之下,將銀行告上了法庭,並在9月成功勝訴。

這起案件讓更多人意識到,個人養老金制度的推廣,不能以犧牲消費者權益為代價。

然而,銀行方面的壓力同樣巨大。在政策的強制要求下,他們必須完成年度推廣目標。如果消費者不主動開戶,業績考核就會受影響。

這種矛盾讓銀行陷入了兩難境地:不推廣,任務完不成;強推廣,又容易觸碰法律紅線。

到了今年年底,個人養老金制度的推廣依然問題重重。雖然監管部門加大了整頓力度,但消費者的信任已經很難恢復。一些銀行因為違規行為被罰款,甚至面臨客戶流失的風險;而消費者則對這項制度愈發冷漠,很多人表示,寧可不開戶,也不想再被套路。

更重要的是,這場風波讓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初衷受到了挑戰。原本是為了老百姓謀福利的政策,卻因為推廣過程中的亂象,成了一場信任危機。政府、銀行和消費者三方,都在這場博弈中付出了代價。

【網友熱議】。

這件事在網上引發了熱議,網友們的評論也是五花八門。

「王大錘」說:「我媽收到銀行的短訊,以為自己中獎了,是莫名多了個賬戶。銀行這是在搞笑嗎?」。

「劉海柱」吐槽:「開賬戶還收95塊錢?這是養老賬戶還是銀行的‘小金庫’?」。

「張小明」調侃:「銀行這是不賺錢不舒服啊,連老百姓養老的錢都不放過。」。

「趙鐵柱」質疑:「個人養老金的初衷是好的,但銀行這一搞,誰還敢信?」。

網友的評論直戳問題核心,也反映了公眾的不滿。可問題是,消費者的權益誰來守護?銀行的違規行為又該如何杜絕?

那麽問題來了:個人養老金制度到底是為了老百姓,還是成了銀行的「提款機」?政策推廣的初衷是好的,但如果連最基本的消費者權益都保障不了,這項制度還怎麽讓人信任?老百姓的養老錢,能不能真正做到安全、透明、可控?

這些問題,值得每一個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