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1日訊 為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切實防範化解參保群眾因病返貧致貧風險,合理確定監測預警物件範圍,濱州市醫保局啟動高額醫療費用監測預警機制。
合理確定監測預警範圍標準。以濱州市上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參照,一年內,普通居民個人承擔的醫保範圍內醫療費用超過50%的人員,納入監測範圍;低保邊緣家庭成員和防止返貧監測幫扶物件個人承擔的醫保範圍內醫療費用超過150%的人員納入監測範圍。
明確監測渠道和周期。以醫療保障資訊平台為依托,充分利用資訊化手段,每季度調取參保人員醫療費用數據,向前追溯12個月,對達到檢測條件的人員生成預警名單,跟蹤分析。
協調相關部門開展動態監測。對每季度形成的預警名單同步推播至民政、農業農村部門。兩部門組織人員對預警名單人員進行摸排了解,符合條件的,及時納入低保、特困和重點監測物件,同時推播醫保部門,按規定享受醫療救助待遇。實作了從「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的轉變,確保救助待遇精準落實到位。截至目前首批預警人員1935人,已推播市縣相關部門。
閃電新聞記者 陳帥 通訊員 李元新 劉婷婷 濱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