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10日電(記者陳寅 朱婉君 黃順達)2025年是中拉論壇正式執行10周年。由構想到現實,從理念到行動,中拉論壇已成為推進中拉整體合作、加強雙方發展戰略對接、構建中拉命運共同體的最重要平台。
10年來,在中拉論壇框架內,中國同越來越多拉美和加勒比夥伴攜手,共同構建政治上真誠互信、經貿上合作共贏、人文上互學互鑒、國際事務中密切協作、整體合作和雙邊關系相互促進的中拉關系五位一體新格局,推動中拉合作邁上新台階。
「願美洲豹同中國龍越走越近。」這是越來越多拉美民眾的共同心聲。中拉正在跨越山海「雙向奔赴」,在實作現代化的道路上跑出加速度,不斷豐富中拉命運共同體的內涵和實踐。
政治互信持續增進
「中拉論壇是新生事物,猶如一株破土而出的嫩苗,要長成參天大樹,需要雙方精心培育。」2015年1月8日,在北京舉行的中拉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對中拉論壇的未來寄予厚望。
10年來,中拉雙方充分發揮論壇平台作用,開展治理經驗交流、發展實踐分享、文化交流互鑒,推動平等、互利、創新、開放、惠民的新時代中拉關系行穩致遠。截至目前,中拉論壇已成功舉辦三屆部長級會議,中國與拉共體「四駕馬車」舉行了八輪外長對話會。
2024年1月29日,「中拉發展合作與知識分享」對話——紀念「中拉論壇」成立十周年活動在北京舉辦。新華社發 隨著中拉論壇機制日臻成熟,論壇所涵蓋的合作領域正在不斷擴大。目前,中拉之間已在中拉論壇框架下形成並執行43個細分專業領域的分論壇,從農業生產到科技創新,從脫貧致富到綠色發展,從災害治理到防務合作,從智庫交流到反腐執法……中國同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各領域務實合作都取得豐碩成果,政治互信進一步加深。
中拉深入開展治國理政經驗交流,探索符合各自國情的現代化道路。在2024年12月舉行的第四屆中拉政黨論壇上,來自拉美和加勒比地區30個國家近100個政黨和地區政黨組織代表與中方探討治國方略,希望學習借鑒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經驗;2024年11月亞太經合組織利馬會議期間,智利總統博裏奇專門隨身攜帶西文版【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當面請習近平主席簽名留念;拉美地區議員研討班、中拉地方政府合作論壇、中國-拉共體法治論壇、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合作發展研討會、中拉論壇青年外交官研修班等活動接連舉辦,拓展了中拉交流對話的深度和廣度。
在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拉美研究所研究員孫巖峰看來,過去10年間,中拉論壇從設想變為務實合作機制,推動中國同拉美國家的雙邊合作和中拉整體合作比翼雙飛。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員周誌偉表示,中拉論壇凝聚了雙方精誠合作的共識,提高了務實合作的效率。做大做強中拉論壇,符合中拉雙方的共同利益。
經貿合作不斷拓展
2024年12月以來,一艘艘滿載智利車厘子的大型貨櫃貨輪跨越太平洋,陸續抵達廣州、上海、天津等港口,在中國春節臨近之際開啟新一季「車厘子自由」。
2024年12月26日,在天津市西青區一家大型商超,顧客在選購剛到貨的智利車厘子。(新華社記者孫凡越攝) 據智利央行最新數據,2024年,智利出口額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其中車厘子出口額較上一年增長51.4%。憑借龐大的市場需求,中國已連續多年成為智利車厘子的最大出口目的地國。與此同時,厄瓜多爾香蕉、尼加拉瓜蜂蜜、洪都拉斯白蝦等越來越多的拉美特色農產品也在不斷豐富「中國餐桌」。
中國和拉美經濟高度互補,中國穩居拉美第二大貿易夥伴國,也是智利、巴西、秘魯等國第一大貿易夥伴。智利、秘魯、哥斯達黎加、厄瓜多爾、尼加拉瓜等五個拉美國家已成為中國的自貿夥伴。去年以來,中國還同洪都拉斯簽署了自貿協定早期收獲安排,同秘魯實質性完成自貿協定升級談判。
10年前,中方提出,要在10年內實作中拉雙方貿易規模達到5000億美元、中國在拉美地區直接投資存量達到2500億美元的目標。10年過去,中拉經貿合作收獲喜人成績:2024年前三季度,中拉貨物貿易額達到4274億美元,同比增長7.7%,全年有望突破5000億美元;截至2023年年底,中國在拉美直接投資存量達6008億美元,拉美成為中國海外投資第二大目的地。
過去一年,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下,中拉務實合作持續推進,更多創新工程落地開花。2024年1月,拉美地區首個5G網絡覆蓋的環保輕工業園——鳳凰工業園在千里達和多巴哥開園,為特多經濟多元化轉型戰略貢獻力量;2024年11月,秘魯錢凱港正式開港,大幅縮短秘魯到亞洲的直航時間,節省物流成本並創造就業機會,成為秘魯經濟增長新引擎。
這是2024年12月18日在上海洋山港拍攝的印有「從錢凱到上海」的貨櫃。(新華社記者方喆攝) 孫巖峰說,10年來,中拉務實合作進入「快車道」,在互利互惠的道路上攜手同行。隨著中國與越來越多拉美國家在發展戰略上實作有效對接,中拉合作水平也拾級而上,未來將釋放更大潛力。巴西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羅尼·林斯說,不斷發展的拉中夥伴關系,代表著拉美國家獲得更多自主實作經濟現代化和促進更可持續發展的機會。
民心相知日益深化
2024年6月8日,「尋蹤美洲豹:墨西哥古代文明展」亮相四川成都博物館。作為古代美洲的重要圖騰,美洲豹的形象出現在奧爾梅克文明的獸形豹人石雕、瑪雅文明的豹紋陶缽、特奧蒂瓦坎文明的泥質彩繪壁畫裏,讓中國觀眾近距離感受萬裏之外的拉美古代文明的輝煌絢爛和千姿百態。
2023年11月3日,參觀者在遼寧省博物館觀看墨西哥古代文明展展出的文物——雨神陶像。(新華社記者姚劍鋒攝) 2024年12月23日,巴拿馬城市中心的奧馬爾公園張燈結彩、暖意融融。中國龍、熊貓、宮燈等9組主題各異的中國彩燈爭奇鬥艷,許多巴拿馬民眾穿上節日盛裝,在流光溢彩的彩燈間穿行。這場首次落地中美洲的中國彩燈展,為巴拿馬民眾歡度新年增添了喜慶氣氛。
10年來,在中拉論壇框架內,中拉構築起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話合作網絡,中拉人文交流蓬勃開展,文明互鑒深入人心,民心相通基礎不斷夯實。
「中拉文化交流年」、「未來之橋」中拉青年領導人培訓交流營等品牌活動豐富多彩。在甘肅敦煌,拉美青年代表遙想絲綢之路的昔日繁華;在湖北武漢,拉美媒體記者體驗空軌列車的先進智能;在山西靈丘,拉美青年外交官走進田間地頭學習鄉村振興經驗。
「中文熱」在拉美地區持續升溫,在26個拉美國家共設有57所孔子學院或孔子課堂;中拉國寶「跨洋對話」,印加文明專題展剛在深圳南山博物館落幕,古蜀文明遺址的黃金制品、青銅雕像就現身秘魯古城庫斯科的印加博物館;中國與巴西、墨西哥、古巴等國恢復或新增多條直航航線,為雙方商務往來、旅遊合作搭起「中拉空中絲綢之路」;中國還向拉美國家派遣醫療和農業專家組,推廣竹子、菌草等「小而美」民生專案,助力地區發展振興。
2024年4月18日,在巴西裏約熱內盧舉行的聯合國中文日活動上,一名來自裏約天主教大學孔子學院的老師表演古箏。(新華社記者王天聰攝) 周誌偉表示,中拉論壇構建的人文交流機制不斷豐富拓展,有助於加深彼此正確認知,實作深化傳統友誼、凝聚廣泛共識、協調全球治理的合作目標,進一步放大全球南方國家聲音。智利21基金會執行主任丹尼爾·格裏馬爾迪表示,拉中文明互鑒有助於豐富交流渠道,在互相尊重和開放對話的基礎上推動雙邊關系發展,共同實作現代化。
「在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全球南方加快崛起的時代背景下,中國龍與美洲豹越走越近,越來越親,共同邁向實作發展振興和維護公平正義的陽光大道。」孫巖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