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在陜西省西安市藍田縣新建西十高鐵陜西段湯峪河特大橋施工現場,隨著吊車緩緩將首根支柱吊裝固定到指定位置,標誌著由中鐵武漢電氣化局承建的西十高鐵陜西段成功組立接觸網第一桿,專案站後「四電」工程接觸網專業施工全面啟動。
站後「四電」工程是高鐵建設中通訊、訊號、電力和電力牽引供電工程的總稱,是整條高鐵的「中樞大腦」和動力之源。接觸網工程是鐵路電力牽引供電工程的主構架,沿鐵路上空架設,是保證列車電力供應的輸電路線,其額定電壓為27.5千伏,由接觸懸掛、支持裝置、定位裝置、支柱與基礎等組成,是保障鐵路運輸安全、穩定和效率的關鍵因素。西十高鐵陜西段正線全長169公裏,接觸網工程主要包含吊柱安裝6359根,支柱組立1853根、承力索及接觸網線架設429條公裏、附加線架設650公裏等工程量。
為確保本次施工順利推進,中鐵武漢電氣化局西十高鐵專案經理部提前籌劃、精心組織人員現場勘察,結合實際不斷最佳化、細化支柱組立方案,並對現場進行了詳盡的交底,嚴格施工標準、規範作業流程,保證了接觸網第一桿成功組立的任務。同時,專案部還以精品工程建立為目標,部署運用排程指揮大數據平台、智能安全帽等工裝器材,並透過數碼貫通,嚴格控制施工質素工藝,確保優質高效完成西十高鐵「四電」建設任務。
西十高鐵是陜西「米」字形高鐵網中重要的一「捺」,途經西安、商洛、十堰三市。建成開通後,西安至武漢的鐵路執行時間將由目前的5小時縮短至2.5小時左右,將為進一步完善全國高速鐵路網,拉近陜西與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的時空距離,加強關中城市群與長江中遊城市群聯系,助力秦巴山區鄉村振興,更好支撐共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和西部大開發等國家發展戰略,帶動沿線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供稿人:郭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