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84家單位合作,共促現代航運業高質素發展

2024-04-30社會

如何構建更為順暢的產教供需對接機制?航運企業和航海類院校怎樣無縫銜接合力培育高素質船員隊伍?在綠色化智能化航運產業發展背景下如何協同開展航運領域技術攻關?如何讓社會和青少年更加認同並熱愛航海文化?4月23日至24日,眾多業內人士齊聚河南洛陽,在全國現代航運產教融合共同體(簡稱共同體)成立暨高素質船員隊伍建設推進會(簡稱推進會)上交流獻策,分享業內資源,制定行動計劃,推進現代航運產教生態圈從夢想照進現實。

破圈求變應對挑戰

據統計,截至2022年年底,中國註冊船員總數為190萬人,其中海船船員90萬人、內河船員100萬人。2022年,中國外派到世界各地的船舶任職船員達到12.7萬人次,為穩定國際水上物流供應鏈、服務國內國際雙迴圈提供有力支撐。

如此龐大的船員基數,正是中國航運產業發展的基石,每年透過船員適任性考試的畢業生在船員就業市場備受青睞。

共同體理事長、華洋海事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立謙表示,共同體的成立對提高高素質航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素、最佳化船員供給結構、推進高素質船員隊伍建設、服務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具有重要意義。提升航運業國際競爭力,已經成為業內共同的目標和使命。

4月,包括38家航運企業,13所本科航海院校,27所職業航海院校,6家其他行業協會、科研服務機構、出版社、報社在內的84家單位,聯合組成共同體。航海產教領域的破圈行動,既是應對挑戰更是主動作為,正如共同體秘書長、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副校長陳曉琴所說,建設共同體,既是落實國家【關於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部署要求,也是業界自身發展的需要。共同體將以開放匯合作之力、以共享賦發展之能、以協同聚創新之勢、以共贏促融合之實,共同構建產教融合新生態,共同推動航運業高質素發展。

開放共享協同共贏

打造專業性更強、緊密度更深、國家化水平更高的合作平台,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合,共同體在成立之初,便為未來工作明確了方向。無論在會上還是會下,與會代表熱烈討論積極交流,大家一方面分享已有的資源和經驗,另一方面建言獻策,期待在共同體平台上攜手作為。

共同體常務副理事長單位、大連海事大學紀委書記羅鐘山表示,未來,大連海大將與共同體各兄弟單位一道,充分發揮共同體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從加強政產學研用合作、推動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加強科技創新、推動航運產業升級,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現代航運教育國際化三個方面加強產業與教育的深度融合,實作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校長吳中平表示,學院將以共同體建設為新起點,主動開放學校相關資源,成立專班,加大投入力度,積極承擔努力完成共同體交給的各項任務,協同建設現代航運產教生態圈。

招商局南京油運股份有限公司船員管理中心副總經理謝久昌表示,作為航運企業,將爭取派出更多船長、輪機長到學校參與教學,在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方面給予更多支持。期待共同體可以建立相關保障機制,激勵雙師型教師成長。同時,希望共同體可以在航海文化傳播,船員個人所得稅政策最佳化、船員法等航運政策法規制定,STCW公約(海員培訓、發證和值班標準國際公約)修訂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上海森海海事服務有限公司船員管理部經理李雙建議,企業和學校加強合作,企業從學生大一入學開始參與融合,幫助學生深入了解航海文化和海員職業,讓學生擁有更多的職業榮譽感,明確職業發展方向。

中國大連國際經濟技術合作集團有限公司航業分公司總經理助理張慧表示,共同體成立之前,企業和學校都是單線聯系,期待在這個組織中結識更多的院校,在學生上船實習、職業規劃、教學等方面加強合作。

此外,來自行業協會、科研服務機構、出版社、報社的參會代表,從共同體綜合工作平台建設、合作建設技術技能創新中心、開展國(境)外學歷教育、挖掘成員企業、科研院所發展歷史和典型人物、傳承傳播航海文化等方面展開討論,並積極承擔相關年度工作。

推進會特邀行業專家,就科技創新助力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現代航運產業發展趨勢、智能航運技術與發展趨勢、航海類人才培養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高素質船員建設、產教融合共同體視域下雙師培育路徑等開展講座和交流,為共同體未來工作開拓思路建言獻策。

作者丨記者 吳楠

責編丨白萱

稽核丨金校宇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商務:010-64266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