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專家:哈馬斯不死不滅,內塔尼亞胡將延長戰爭直至占領加沙

2024-10-23社會
短短21天,黎巴嫩真主黨領導人納斯魯拉和哈馬斯最高領導人辛瓦爾相繼命喪以色列之手。以色列甚至高調公布了辛瓦爾死前影片。
外界已知的哈馬斯核心領導層,大都殞命。分析認為,這一輪巴以沖突或將迎來轉折點。
一次次成功的對外軍事及情報活動,無疑增強了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以色列右翼以及極右翼勢力中的聲威;與此同時,他也在加強對新鷹派勢力的依賴。希伯來大學國際關系和媒體專家弗裏曼(Yonatan Freeman)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以色列正在尋求不讓哈馬斯統治加沙走廊,將繼續與該組織作戰,直到達到這一目標。」
但美國中東專案(US/Middle East Project)智庫負責人、以色列前和談代表丹尼爾·利維(Daniel Levy)告訴澎湃新聞,「辛瓦爾之死,將成為巴勒斯坦乃至更遠地區的驕傲之源,而不是(以色列所設想的)羞辱之源。」他認為,辛瓦爾死亡的畫面將進一步形成一種「神話」,而非以色列想要的「失敗」。
當地時間2024年10月18日,也門薩那,胡塞武裝的支持者舉行集會,抗議以色列對黎巴嫩的襲擊以及以色列和哈馬斯武裝分子在加沙走廊的持續戰爭。他們聚集在一起,舉著被殺害的哈馬斯領導人葉海亞·辛瓦爾的照片,高呼口號。視覺中國 圖
「哈馬斯將繼續存活」
10月17日哈馬斯最高領導人辛瓦爾被以色列「偶然」打死。以色列官方公布了辛瓦爾死前的最後影片畫面,他受了重傷,坐在廢墟建築物內的一個破椅子上,纏著頭巾,佝僂著腰,半側身向以色列的無人機扔出了一個木棍。
當地時間2024年10月17日,加沙走廊,哈馬斯領導人辛瓦爾被擊斃前畫面曝光,曾向無人機投擲棍子。視覺中國 圖
「這表明他一直在戰鬥到最後一刻。」加沙青年穆罕默德告訴【華爾街日報】的記者,他被辛瓦爾死前的影片刺激到了。穆罕默德在巴以沖突後一直居無定所,一度反對由辛瓦爾策劃的阿克薩洪水行動。
「如果認為辛瓦爾的死代表哈馬斯的崩塌,進而認為(哈馬斯)武裝人員會揮舞白旗投降,那這些都是殖民主義思維的產物,不了解抵抗運動的本質。」利維告訴澎湃新聞,「根植於人民的武裝抵抗運動力量,可能會因不同類別的領導而有所變化,但它最終會因所面臨的被壓迫的客觀因素重新崛起。」
自今年夏天以來,哈馬斯高層領導層接連遇襲。英國廣播公司(BBC)在去年新一輪巴以沖突開始時曾指出,哈馬斯領導層有7位核心人物。目前,包括辛瓦爾在內,已有4位元核心人物遇襲身亡。
「哈馬斯內部權力體系的重新建構恐怕面臨很大困難,」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副教授韓建偉對澎湃新聞分析道,「哈馬斯能否在加沙地區生存已經是一個關鍵問題。在對外關系上,哈馬斯或許會尋求約旦河西岸及其他巴勒斯坦抵抗組織的支持。」
據法新社的最新訊息,哈馬斯訊息人士當地時間21日稱,在計劃於明年3月舉行的哈馬斯領導層選舉之前,哈馬斯暫時不會選舉辛瓦爾的繼任者,目前位於卡塔爾首都多哈的一個哈馬斯五人委員會將暫時承擔哈馬斯的領導職責。 這個委員會是在哈馬斯領導人哈尼亞遇刺身亡後於今年8月成立,以幫助該組織更有效地進行決策。
利維認為,不能忽視哈馬斯的韌性以及該組織的運作方式,「加沙內部的武裝結構在去年10月7日之後已經過渡,並為這一時刻做好了準備。外部領導層保持一致。」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10月19日表示,盡管哈馬斯領導人辛瓦爾喪生,但 「哈馬斯依然存在,並將繼續存活」。
10月18日,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對辛瓦爾的「殉難」表示哀悼,稱他為「偉大的民族領袖」,並呼籲巴勒斯坦民族團結。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法塔赫)表示,以色列的「殺戮和恐怖主義無法摧毀我們人民的意誌」。
「對於哈馬斯來說,辛瓦爾作為一個殉道者的形象,可能比作為一個戰略領袖更有用。」利維表示,「考慮到(以色列對)加沙的每一個巴勒斯坦人都犯下了罪行,哈馬斯的隊伍將更容易得到補充。」
2023年8月8日,加沙走廊南部的汗尤尼斯,一名青年參加巴勒斯坦哈馬斯運動每年組織的軍事風格夏令營。視覺中國 圖
歐洲外交關系委員會高級政策研究員休·洛瓦特(Hugh Lovatt)對半島電視台分析,阿克薩洪水行動的策劃人並非辛瓦爾,哈馬斯軍事部門首領、卡桑旅領導人穆罕默德·戴夫(Mohammed Deif)才是實際策劃人。今年7月13日,戴夫成為以色列在加沙南部馬瓦西地區的一次行動中的目標;8月1日,以色列國防軍在社交平台X發文稱,以方「經過情報評估」後確認了戴夫已經死亡。但哈馬斯至今一直沒有官方確認戴夫的死亡。哈馬斯前高級領導人伊馬德·法盧吉(Imad Falouji)曾透露稱,戴夫行事低調,極少公開露面,使用「不同的護照和不同的身份」四處活動。
與戴夫的低調不同,辛瓦爾在領導加沙哈馬斯期間致力於與該地區建立聯系。2011年敘利亞內戰之後,辛瓦爾恢復了與埃及領導層的關系,並重建了與伊朗的關系。路透社援引巴勒斯坦事務專家艾殊拉夫·阿布埃爾胡爾 (Ashraf Abouelhoul) 的分析,辛瓦爾生前主要負責監督軍事事務以及國際聯絡。分析人士認為,早在哈尼亞7月30日在伊朗遇刺之前,辛瓦爾就在哈馬斯與以色列的停火談判和交換人質的談判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在辛瓦爾遇襲之後,被扣押在加沙的以色列人質家屬聚集在特拉維夫,再次舉行遊行抗議。此前他們已抗議數月,敦促以色列政府與哈馬斯達成停火協定,以便讓他們的親屬回家。艾納夫·贊高克(Einav Zangauker)的兒子馬坦(Matan)是被扣押的人質,她敦促內塔尼亞胡「不要埋葬人質。」「如果內塔尼亞胡不利用這一時機立即提出新的人質協定,那就意味著他決定拋棄人質,以延長戰爭並鞏固他的統治。」
「無所不能的帝國」
「以色列完全沒有意識到,他們也不在乎,這(辛瓦爾最後的影片)向阿拉伯世界傳達了什麽資訊。」 中東問題專家、和平活動家、前以色列人質談判代表格爾沙恩·巴斯金 (Gershon Baskin) 告訴媒體,「這是內塔尼亞胡在追求政治生存所釋放的訊號——(激進分子領導人)永遠不會超出我們的範圍,我們將把他們一一消滅。」
當地時間2024年8月27日,加沙城,一名男子坐在一輛手推車上,旁邊是聯合國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UNRWA)提供的人道主義援助包裹,此時以色列和哈馬斯在巴勒斯坦領土上仍在發生沖突。 視覺中國 圖
【以色列時報】在報道中稱,內塔尼亞胡在辛瓦爾死後向全國發表的希伯來語講話中釋放這樣的訊號:他的國內政治對手希望停止戰爭,而他,也只有他,堅持進入加沙的拉法、汗尤尼斯和「費城走廊」。但現實並非如此。內塔尼亞胡的反對者、曾經的戰時內閣成員甘茨和加迪·埃森科特都沒有反對這一行動。
「內塔尼亞胡阻止了任何關於鏟除辛瓦爾是戰爭轉折點的說法,他說這一時刻是一個裏程碑,只是結束的開始,任何停止的條件都是哈馬斯武裝人員舉起白旗投降,但很顯然這些不會發生,比比(內塔尼亞胡)知道這一點。」利維向澎湃新聞分析稱,「他沒有優先考慮被關押在加沙的以色列人質(他們現在的處境可能更加危險)。事實上,內塔尼亞胡是在為自己之前阻撓停火的行為進行自我辯護,他聲稱如果自己屈服於壓力沒有進入拉法,辛瓦爾被殺就不會發生。但實際上他的目標是延長戰爭和對加沙大規模的軍事占領。」
在不少觀察家的眼裏,右翼群體和政客是內塔尼亞胡推行這一決策的最佳註腳。10月21日-22日,由內塔尼亞胡領導的利庫德集團成員組織的主題為「準備重新安置加沙(Preparing for Settlement in Gaza)」 的慶祝活動在以色列與加沙走廊的南部邊境舉行,包括許多家庭在內的數百人參與,他們的共同目標是重建猶太人在加沙的存在。據以色列【國土報】報道,當天下午晚些時候,包括國家安全部長伊塔馬爾·本-格維爾和利庫德集團議員塔利·戈特利夫在內的極右翼政客參加了活動並行表了演講。本-格維爾宣稱,「以色列的土地是我們的」,「鼓勵該地區巴勒斯坦居民移民」是解決沖突的最佳和「最道德」的解決方案。以色列社會平等和提高婦女地位部長梅·戈蘭再次呼籲重新安置加沙居民,並表示這是保障猶太人安全的唯一途徑。
右翼團體「母親遊行(The Mothers' Parade)」的代表西瑪·哈森(Sima Hasson)對人群發表講話:「我要說一些不是每個人都願意說的話,但是我,而且我知道你們中的很多人都願意說:征服、驅逐、重新安置。我說的不只是加沙的某個地區,不只是加沙北部,我指的是每一塊土地。這是我們讓孩子們免於不斷陷入戰爭的唯一方法。」
【以色列時報】分析認為,在真主黨納斯魯拉以及辛瓦爾相繼被清除之後,內塔尼亞胡對極右翼「宗教猶太復國主義黨」的影響力也增強了。該黨領導人、財政部長斯莫泰利赫17日晚上宣布,他沒有改變立場,並反對所謂的「投降協定」,他認為這將拋棄迄今為止的戰爭成果。
當地時間2022年12月29日,耶路撒冷,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在耶路撒冷的以色列議會宣誓就職時做出反應。內塔尼亞胡在反對黨任職一段時間後宣誓就任總理,領導了被分析人士稱為該國歷史上最右翼的政府。視覺中國 圖
【國土報】的軍事事務記者阿莫斯·哈雷爾(Amos Harel)描述了目前發生在以色列的一種討論:「集體情緒從對‘第三個聯邦’(即以色列的第三個猶太聯邦)淪陷的直接恐懼,邁入到建立一個無所不能的帝國的幻想。這個帝國會從新一輪巴以沖突的灰燼和塵埃中崛起,征服我們的敵人,吞並領土,驅逐平民,建立更多的定居點,並對鄰國政權的性質施加影響。」
在這樣的政治氣氛中,「內塔尼亞胡政府正在推行一項政策,將巴勒斯坦領土(也包括約旦河西岸)變成焦土,使其無法居住,並使巴勒斯坦人流離失所,我們現在在加沙北部已經明顯地看到了這一點,」利維表示,「內塔尼亞胡也在支持對黎巴嫩發動地面襲擊的前國家安全顧問雅科夫·阿米德羅爾(Yaakov Amidror)以及68歲重返預備役的退役少將格爾森·哈科恩(Gershon Hacohen)等新的國家安全鷹派。」
以色列如今對黎巴嫩南部推行的戰略政策,似乎印證了阿米德羅爾的策略。他曾告訴以色列第十二頻道新聞,在與真主黨的戰鬥中,以色列「必須達到這樣的境地:真主黨不靠近邊境,甚至無法想象發動類似於10月7日的襲擊」。為了實作這一目標,他說,「我們可能必須派遣地面部隊進入黎巴嫩南部,以確保黎巴嫩南部沒有真主黨的基礎設施,沒有真主黨武裝人員。」
「對美國的依賴從未如此露骨」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柏德烈·萊德17日應詢表示,美軍在以色列殺死哈馬斯領導人辛瓦爾的行動中沒有發揮任何作用,盡管美國情報有助於以色列掌握辛瓦爾的情況。
「這是以色列的行動。沒有美國軍隊直接參與。」但柏德烈·萊德同時稱,為解救人質,美國提供了資訊和情報,幫助以方追蹤和定位辛瓦爾。「因此,這肯定會對(辛瓦爾被殺事件的)整體情況有所貢獻。」
「拜登政府在軍事上、政治上和敘事上都加倍強化了與以色列的結盟,急於為美國在協助以色列情報收集方面所起的作用,宣稱為自己的功勞。」利維對澎湃新聞分析道,「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跡象表明美國正試圖找出一個真正的(停火談判)開端。所謂重新啟動外交,以及布林肯對該地區的呼籲和計劃中的存取,更像是一種機會主義的嘗試,試圖用一套更樂觀的資訊來結束此次美國的選舉周期。」
當地時間2024年7月25日,美國華盛頓特區,美國副總統哈裏斯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艾森豪威爾行政辦公樓會晤。視覺中國 圖
路透社報道稱,美國國務院10月21日釋出聲明說,布林肯當天將赴中東存取,與地區領導人討論加沙停火的重要性、為加沙制定戰後計劃的方法,以及如何透過外交途徑解決以色列和真主黨之間的沖突。與此同時,美國國防部長柯士甸21日在存取基輔期間表示,美軍已緊急向以色列運送先進的反導系統,目前已「安裝到位」。柯士甸拒絕透露「薩德」(THAAD)系統是否已投入使用。但他補充說:「我們有能力非常迅速地將其投入使用,而且我們的進度符合我們的預期。」
新華社報道稱,美國國防部於10月15日宣布,美軍的先遣部隊和部份「薩德」反導系統元件已經抵達以色列,這一過程將持續一段時間,直到「薩德」系統全面投入使用。
距離美國大選還有半個月的時間,拜登所剩任期不多。韓建偉告訴澎湃新聞,「內塔尼亞胡和拜登關系雖然緊張,但是美國仍然在為以色列提供各種保護。」韓建偉認為,拜登政府在以色列及中東政策上面臨很大的困境。一方面,拜登政府不得不對以色列給予支持,輸送武器及反導系統;另一方面,為了挽回國際形象對內塔尼亞胡施壓。「但這種矛盾的政策也令美國的國際形象不斷受損。如果哈裏斯贏得總統大選的話,在以色列政策上的矛盾與混亂應該會繼續下去。」
相比哈裏斯,共和黨候選人杜林普在猶太和以色列問題上,可能壓力更小。半島電視台分析認為,在2020年的大選中,有81%的福音派基督徒和23%的猶太人投票支持杜林普,現在杜林普希望事態的升級能夠讓他從這兩個群體內獲得更多的選票,從而在威斯康辛州和賓夕法尼亞州等一些關鍵州內獲勝。「內塔尼亞胡應該在利用以色列戰場上的節節勝利來影響美國大選,助力杜林普上台。」韓建偉分析道。
與此同時,「考慮到國際刑事法院對內塔尼亞胡和國防部長加蘭特的逮捕令請求、國際法院就南非提出的(以色列)種族滅絕所采取的緊急臨時措施、今年9月聯大透過要求以色列在12個月內結束在巴勒斯坦非法占領的決議等等,都為最終追究以色列的責任,挑戰其有罪不罰提供了基礎。以色列對美國的依賴程度也從未如此暴露。」利維表示。
因此,「美國將繼續支持以色列,繼續提供軍事援助。以色列將不得不自己決定何時結束戰爭,美國理解這一點。」弗裏曼表示。
在拜登今年夏天決定結束大選之前,他曾經為爭取連任做出了不少外交努力,其中包括推動以色列與沙特阿拉伯達成歷史性的關系正常化協定。白宮今年4月曾為此表示,將向利雅得方面提出與美國建立更正式的防務關系、幫助沙特獲取民用核能並重新推動巴勒斯坦建國等。對於拜登來說,這將擴大他的共和黨對手杜林普在任時簽署的【亞伯拉罕協定】。
「在去年10月7日之前,以色列本來是按照計劃與阿拉伯國家逐步建交,但是現在雙方建交的行程終止了。沙特已經表明態度,沒有巴勒斯坦建國,就不會與以色列建交,這應該是大多數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建交的紅線,當然已經與以色列建交的一些國家除外,如阿聯酋。」韓建偉表示。
但是針對這一年以色列對哈馬斯以及黎巴嫩真主黨「步步為營」的策略,韓建偉同時表示,「目前阿拉伯國家在策略上大多選擇多邊主義立場、在國際各種場合中呼籲國際社會加大對巴勒斯坦的支援。這反映出阿拉伯國家的國家民族主義已經全然占上風,不願戰爭、不想沖突,求和平、求穩定的理念使得他們更願意選擇和平與外交的方式解決問題,但這同時證明在當前國際秩序轉型中,阿拉伯國家的軟弱性。」
反觀伊朗,正在與阿拉伯國家進行更頻繁的互動。伊朗外交部發言人21日表示,伊朗外長阿拉格齊將於當天存取科威特和巴林,繼續就地區局勢進行磋商。17日,阿拉格齊存取了埃及,據伊朗新聞媒體報道,這是12年來伊朗外長首次存取埃及。18日,阿拉格齊存取土耳其、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18日表示,以色列的挑釁行為對地區和平構成威脅,埃爾多安呼籲聯合國對以色列實施武器禁運,稱這是遏制以色列進一步侵略的重要措施,並強調土耳其將繼續在國際社會為此呼籲。
當地時間2024年10月17日,埃及開羅,伊朗外交部長阿巴斯·阿拉格齊在開羅會見埃及外長。視覺中國 圖
10月以來,伊朗外長阿拉格齊已存取中東地區多國,包括黎巴嫩、敘利亞、沙特、伊拉克、約旦、阿曼、土耳其等。
【紐約時報】分析伊朗外長在阿拉伯國家密集出訪時認為,這是一個不穩定的、處於早期階段的和解,它只能起到逐漸減弱幾個世紀以來教派對立的作用,但在利雅得和德黑蘭之間的爭鬥使該地區數十年來血流成河的情況下,這代表著一個急劇的轉變。雖然沙特阿拉伯及其海灣夥伴國家仍對伊朗外交姿態的誠意持懷疑態度,但接近沙特王室的訊息人士告訴【紐約時報】,「只要伊朗向利雅得伸出手,沙特領導人就會接受。」
澎湃新聞記者 王一 朱潤宇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