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密集換陣!信托公司迎人事變更潮

2024-12-09社會

北京商報訊(記者 宋亦桐)處在轉型「深水區」的信托業人事變動頻頻。12月8日,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發現,2024年至今,已有包括北京信托、天津信托、陜西省國際信托、建信信托、杭州工商信托、山西信托、興業信托在內的多家信托公司迎人事變更,涉及董事長、總裁、副總裁、總經理、副總經理等多個職位。

最新一次的變更來自兩家信托公司,12月6日,北京金融監管局釋出公告核準刁英川北京信托董事、總經理的任職資格,同日,天津金融監管局也釋出相關批復,核準梁俊雄天津信托副總經理的任職資格。

除了上述兩家信托公司之外,今年以來,已有多家信托公司管理層迎新。12月8日,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發現,陜西省國際信托、建信信托、杭州工商信托、山西信托、興業信托、西藏信托、中誠信托、山東省國際信托、國民信托、建元信托、英大國際信托、中海信托、陸家嘴信托等信托公司相繼迎來新任董事長、副總裁、總經理、副總經理或董事會秘書等。

不同於往年,2024年信托業人事變更不僅僅是人員上的更替,更是策略和方向上的重要調整。從履新的管理層工作經驗來看,部份新任高管擁有豐富的銀行業經驗,這一趨勢表明信托公司正在尋求具備成熟風險控制和資產管理經驗的專業人士來領導公司轉型。還有不少高管是從公司內部提拔調入,顯示了公司在培養自有人才的同時,也在充分利用內部資源進行人員配置最佳化。

在用益信托研究員喻智看來,行業內的高管更換比較頻繁,主要是因為信托業近年來面臨業務轉型壓力。信托公司目前的主要任務是在【關於規範信托公司信托業務分類的通知】(即新「三分類」)指導下進行業務創新和存量風險處置。業務轉型和風險處置都需要公司在人才和資源方面給予大力的支持,管理層對監管趨勢和業務創新的脈絡把握對信托公司影響較大。新高管往往被寄望於在業務和經營方面有所突破,或是外部資源註入,或是戰略決策轉向。

隨著新「三分類」的推進,信托公司發展方式正在發生重大轉變,傳統非標資產步入「黃昏」,證券市場類信托業務轉型正酣。來自中國信托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信托資金配置向標準化資產轉移的趨勢進一步凸顯,投向證券市場、金融機構的規模和占比持續提升。信托資金投向證券市場(含股票、基金、債券)的規模合計為8.34萬億元,與2023年同期相比,規模增加3.28萬億元,同比上升64.89%,占比提升近9個百分點。信托資金投向金融機構的規模為2.96萬億元,在資金信托總規模中占比14.83%,與2023年同期相比,規模增加約7657.57億元,同比增長34.93%,占比提升1.19個百分點。

當前,信托業進入轉型「深水區」,調整公司高管,引進或者調配適應信托轉型新業態發展需求的人才,可以更好地提升公司市場競爭力。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指出,信托公司可以在新的管理層帶領下更好地適應行業變革,找到適合自身的業務增長點,實作可持續發展,減少對傳統融資類信托的依賴,增加證券投資類信托、股權及其他投資類信托的比例;加大對標準化資產的投資力度,如股票、債券等,以及參與資產證券化專案;同時,吸引和留住具有專業知識和技術的人才,特別是在資產管理、金融市場分析等方面的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