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聚善凝德花競開 繁星閃閃耀泉城

2024-12-19社會

面對暴徒挺身而出 危急時刻見義勇為——記「濟南好人」李虎

1987年1月出生的李虎現就職於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在這一次歹徒無故持刀行兇惡性事件中,李虎將生死置之度外,挺身而出,勇鬥歹徒,在刀下挽回了他人生命,挽救了一個家庭。

時間回到1年前的2023年12月26日,李虎在黑龍江省佳木斯市休假期間遭遇一起持刀行兇惡性事件。早上7時左右,他被一名女性受害者尖銳的呼救聲驚醒,循聲上前發現一名男性正騎在一名女性身上並持刀殘忍地連續由上而下猛紮,狹窄的隔間內已經被鮮血染紅,在緊急情況下,他毫不猶豫地沖上前去,並僥幸躲過兇手的揮刺,利用現場僅有的拖鞋分散施暴者註意力,看準時機,冒著生命危險救出受害者,並轉移至安全區域。

在等待110及120救援期間,他保持冷靜,利用工作中所掌握的醫療手段對受害者進行初步的急救處理,之後積極配合警方和醫療人員工作,並陪同前往醫院,辦理住院手續,聯系家屬代辦手術簽字等,為受害者墊付了5萬多元的醫療費用,而後前往刑警中隊。

在警方調查過程中,李虎全力配合,提供了詳細的證詞和犯罪嫌疑人指認。經過醫生診斷,受害人身體10余處刀傷,面部4處,面部多處神經受損,雙臂貫穿傷,手掌肌腱斷裂,歷經7個小時的手術,得以保住性命。2024年10月,此次事件的受害者病情恢復,身心狀況穩定後,攜家人將印有「危難之時顯身手,見義勇為真英雄」的錦旗送到醫院,對李虎見義勇為、出手相救的英勇行為深表敬意和感謝。「敢說敢做,有什麽事都勇敢向前、樂於助人。」在大家眼中,平時不管大事小事,只要誰需要幫忙,李虎都會挺身而出。作為鐵路醫院一名消防安全保衛工作人員,李虎負責全院防火安全工作的日常管理、檢查監督工作。工作中,他認真履職、勇於開拓、大膽創新,健全完善醫院保衛消防、安全生產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以自己的細心、負責保障了全院消防器材正常執行,安全秩序有條不紊,不僅為一線醫療工作人員創造一個安全穩定的工作環境,也為就醫患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同時,李虎在做好本職工作之余,每年響應組織號召參加公益獻血活動,累計獻血近1500毫升。

見義勇為,這四個字所承載的意義遠超其表面。它不僅僅是一種行為,它是一種勇氣的彰顯,是人性善良的極致表達,是社會正義的生動體現,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承。就像他後來所說的「每一個男人遇到這種情況都不會坐視不管的。」李虎的所為與其光榮的參軍經歷、工作單位的救死扶傷性質以及15年黨的教育培養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這一切都決定了李虎有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擔當精神。此次惡性事件中,在緊急情況下,他毫不猶豫地沖上前,冷靜處置,不懼歹徒威懾,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新時代見義勇為精神,生動地展現了軍人精神在和平時期的壯麗風采。他的勇敢和善良,這種人性的光輝,正是社會不斷進步所需的動力源泉。

他的勇敢和善良讓我們相信,即使在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裏,仍然會有像李虎這樣的人,他們用正義和善良照亮了社會前行之路,充分展現了人民群眾的良好精神風貌。

匠心妙手塑「傳承」熱心公益獻愛心——記「濟南好人」高桂英

1951年5月出生的高桂英是一名面塑藝人。高桂英出生於濟南一個貧困的農村家庭,七八歲時失去了父親,自幼便生活在拮據的環境中。高桂英的面塑之路並非一帆風順,但她憑借堅韌不拔的意誌和對面塑藝術的熱愛和追求,用50多年的時光將面塑這一傳統技藝發揚光大。她堅持免費教授捏面人技能,被大家親切地稱為「面塑奶奶」。她深知面塑不僅是她的謀生手段,更是她傳遞愛與希望的方式,她至今捐出的善款將近兩百萬元,用她的力量溫暖了無數身處困境的人們,成為了社會正能量的典範。

高桂英與山東菏澤的「瓷娃娃」劉剛之間的故事,是她助人為樂事跡中最令人動容的一章。劉剛自幼患有成骨不全癥,生活異常艱難,一度陷入絕望。然而,高桂英的出現,如同生命中的一道光,為他帶來了希望和溫暖。

高桂英不僅傳授給劉剛面塑技藝,讓他掌握了一門謀生的手藝,更在精神上給予了他巨大的支持。她耐心傾聽劉剛的心聲,鼓勵他勇敢面對困難,用信心和毅力戰勝生活的挑戰。在高桂英的悉心指導下,劉剛的面塑技藝日益精進,不僅創作了眾多栩栩如生的作品,更在藝術創作中找到了生活的樂趣和自信。

此外,高桂英還積極聯系醫院,為劉剛爭取到了手術機會,幫助他成功進行了治療,重獲新生。如今,劉剛已成為一名獨立的面塑藝人,並在高桂英的幫助下開設了自己的工作室,用自己的雙手創造著美好的未來。

這些年來,高桂英義務授徒幾千人,捐款近百萬元。高桂英說:「我所有的、一輩子賺的錢,基本上都捐了,捐給有疾病的,捐給特困大學生。」幾十年來,她的薪金、退休金和捏面人的收入幾乎全部投入到了學生身上。高桂英不僅自己助人為樂,還將愛心傳遞給她的徒弟們。她深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在傳授面塑技藝的同時,更註重培養徒弟們的品德與信念。

大約從40年前,高桂英就開始教人捏面人。那時吃不飽穿不暖,她邊教大家做面人邊賣,掙了錢就分給大家。每月都至少有八九人在高桂英這裏學藝,快的一個月就能學會。後來,慕名找她學藝的人越來越多,她都是包吃包住免費授課,至今有近5000人跟她學過。

一位萊蕪的大姐因家庭經濟困難無法支付孩子的學費,生活陷入困境。高桂英得知後,不僅資助了孩子的學費,還親自上門教授大姐面塑技藝,幫助她掌握了一門謀生技能,解決了家庭的經濟問題。還有一位患有淋巴癌的小夥子,在高桂英的關愛與幫助下,不僅獲得了經濟上的援助,更感受到了來自社會的溫暖和支持。

高桂英說:「因為我自己從小受苦受難,不願意讓人家再受苦了,只要我有一分錢,就想能分成兩半,給他一半,給他一半。」這句樸素的話是高桂英對她幾十年來行善的一個解釋,她還說,自己收徒弟教授面塑,首先是教他們要有愛心,只要學了這門手藝,身邊誰有困難,就要去幫助人家。在她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註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高桂英的徒弟們也紛紛效仿她,用自己所學的面塑技藝去幫助更多的人。他們不僅傳承了高桂英的面塑技藝,更傳承了她那顆善良而溫暖的心。

愛心「的哥」辛勤守護城市「脈動」和溫暖——記「濟南好人」張景學

1984年4月出生的張景學是濟南大地汽車出租有限公司駕駛員。

在繁華的泉城街頭,出租車如同流動的血脈,穿梭在大街小巷,為人們的出行提供便利。而張景學,就是這眾多出租車駕駛員中的一員,面對情緒異常、可能輕生的女乘客,他挺身而出,挽救女子生命,拯救了一個家庭;在乘客遺落貴重物品時,他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出租車司機的責任與擔當。他勇敢、細心、無私,日復一日地穿梭在繁華與寧靜交織的街巷,以精湛的駕駛技術和對車輛衛生的嚴格要求,確保每位乘客都能享受到既安心又舒適的旅程。他用不懈努力與真誠服務,為社會的和諧發展添磚加瓦。

2024年10月21日,濟南大地汽車出租有限公司魯ADJ5306出租車駕駛員張景學像往常一樣駕駛著車輛在城市中穿梭。晚上7點40分左右,他行駛到天橋區濱河南苑,接到一名準備去往黃河百裏風景區的女乘客。偏遠的地址讓張景學感到不安,但出於職業責任感他並沒有多問,只是默默啟動了導航。他一邊平穩駕駛一邊透過後視鏡觀察著乘客。女子神情沈重,眉頭緊鎖,不時嘆息。車輛抵達終點,張景學小心翼翼地關切詢問:「這邊比較偏遠,打車不太方便,要不我等等您?」乘客沒有作聲。看到對方臉色不對,張景學警覺起來,繼續耐心勸說:「你一個人最好不要在這裏,這裏不安全!遇到什麽問題總有辦法解決……」話音未落,女子突然開啟車門,不顧一切向河邊奔去。張景學見狀,飛速跳下車沖向女子,一邊大聲呼救,一邊抓住她的手臂,用盡全力往回拽。女子激烈掙紮,情急之下咬傷了張景學的手,張景學也顧不上疼痛,死死抓住她往回拽。岸邊的市民聽聞呼救聲也迅速趕來一起幫忙。最終,他成功將女子從死亡邊緣拉了回來。直到民警到達現場,確認一切妥當,張景學才放心離開。談及此事,他語氣平糊而堅定:「當時真的沒想太多,只想著無論如何都要把人救下來。」

2024年10月30日17時左右,張景學在濟南西站接到了乘客前往舜泰廣場的訂單。將乘客安全送達目的地後,他驅車返回章丘老家已是深夜。他不顧一身疲憊,照例認真對車輛進行檢查和清潔。突然,在後座縫隙中發現一部手機。張景學當即決定要盡快將手機歸還給失主。「現在的手機不僅是通訊工具,更是生活工作乃至情感的紐帶啊。丟了得多著急啊!」正當張景學準備透過公司內部系統尋找失主資訊時,公司的電話也打了過來。經過簡短地溝通,他與失主約定次日早晨歸還手機的時間與地點。次日清晨,張景學提前到達。一見面,失主便激動地告訴他,這是一部價值不菲的華為新款三折疊手機,自己剛剛購買,還未來得及插卡就遺失在了出租車上。他感激涕零地說:「張師傅,您真是我的救星!這部手機對我來說太重要了!」

張景學深知,自己作為出租車司機,職責不僅僅是將乘客安全送達目的地,更要在他們需要幫助時伸出援手。事實上,這並不是張景學第一次幫助乘客找回遺失的物品。在此之前,他已多次將乘客落下的手機、錢包等貴重物品歸還給失主。每次看到失主失而復得的喜悅,他都感到無比的滿足和自豪。

「妯娌情深」演繹孝老愛親佳話——記「濟南好人」李金鳳、景慎榮

1976年出生的李金鳳和1979年出生的景慎榮是來自章丘區官莊街道台頭村的一對妯娌姐妹,二人的丈夫都在外務工,孩子們又處於求學階段,照顧老人的重擔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她們肩上。

她們平時邊種地邊照顧家裏的老人,農閑時幫鄰居做點手工活補貼家用。面對早年婆婆患病、公公精神失常的困境,她們沒有絲毫退縮,而是爭相出錢出力、輪番伺候,將公婆視為自己的親生父母般照顧。20余年如一日,二人共同承擔著照顧患病公婆的重任,傳承著相親相愛、孝老愛親的好家風,在當地被傳為佳話。

每天清晨,李金鳳早早起床為老人們準備早餐,照顧他們的日常起居。景慎榮一有閑暇就去為公婆洗衣服、做飯、打掃衛生,讓家裏始終保持著整潔和溫馨。在婆婆去世後,公公的精神失常癥狀進一步加劇,常常神誌不清,甚至要出門找老伴。面對這樣的困境,李金鳳與景慎榮沒有放棄,而是像哄孩子一樣耐心地照顧公公。在公公喜怒無常、毫無征兆地大聲叫罵、又打又砸時,她們總是溫和而堅定地守在一旁,等老人情緒平穩後再耐心安撫、收拾房間的狼藉。

說起這對妯娌,鄉鄰們無不為她的孝心所感動。鄰居說,「她倆人好,對待老人更好,照顧細心,從沒有不耐煩。」一次,景慎榮看到公公坐在角落默默流淚,她心中一緊,連忙上前詢問,原來是精神短暫恢復正常的公公正為發病時打罵平日裏對他關懷備至的妯娌二人而悔恨。景慎榮拿來幹凈的毛巾溫柔地替公公拭去眼角的淚水,安撫道:「爸,你別難過,我們都知道你是個慈祥善良的人,只是生病了才會這樣。你放心,我們從來沒有怪過你,無論怎樣我們都會一直陪在你身邊。」

2022年,精神失常的公公誤飲過期農藥,生命垂危。面對這一突如其來的打擊,李金鳳與景慎榮不分晝夜地守在公公床邊,輪流陪床。公公住院治療期間的每一個日日夜夜,她們都小心翼翼地為老人翻身、清理,認真記下醫生關於病情的每一句話,嚴格按照醫囑照料。病房中的每一次儀器指標波動都牽動著她們的心,她們深知,只有用愛和耐心去呵護,才能讓公公早日康復。在這段艱難的日子裏,她們互相鼓勵、互相支持,共同度過了一個個不眠之夜。經過了50多天的治療,在她們的精心照顧下,公公終於康復出院,這個家庭也再次展現了「有福共享,有難同當」的樸實家風,連村裏的鄉親都忍不住感嘆:「哪怕是親閨女,都不一定伺候得那麽盡心呢。」

公公一病就是這麽多年,兩妯娌照顧公公,忙得像一個陀螺永不停歇。她倆經常聚在公公炕前,有的穿衣服、提鞋子,有的擦臉,有的餵飯……妯娌兩人還你一言我一語圍著老人嘮家常。聽著兒媳們暖心的話語,老人不知聽不聽得懂,坐在中間,臉上笑開了花。景慎榮說:「現在公公的吃喝拉撒全由我們管著,人都說‘老小孩’,照顧他就像是照顧個孩子一樣。」

妯娌二人雖性格不同,卻一直同喜共樂、有難互幫,20多年來,從沒有紅過一次臉、吵過一次架。她們雖是妯娌,卻勝似親姐妹,共同維護著這個三代同堂的和諧大家庭,譜寫了一曲新時代孝老愛親的贊歌。

身殘誌堅 鑄「大愛」為殘疾人撐起溫暖的港灣——記「濟南好人」王登彬

1982年10月出生的王登彬是商河縣殘疾人勞動就業管理服務中心主任、維權科科長。

他不僅關心殘疾人的生活,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還致力於推動殘疾人就業,為殘疾人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在維權路上,他更是急殘疾人所急,想殘疾人所想,為他們提供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

深秋的清晨,街頭人來人往、車水馬龍。在熙熙攘攘的人群裏,有一個蹣跚的背影格外引人註目。他手中拎著一桶油、一袋大米和一箱水果,匆匆走進小區,熟門熟路地來到李大爺家。「大爺啊,過節了,我來看看您。最近身體咋樣啊?降壓藥有沒有按時吃啊?天氣冷了,您得多穿點衣服。」一進門,王登彬就關切地和大爺嘮起了家常。

大爺激動地握住他的手說道:「登彬啊,你這麽忙怎麽又來了呢?冷不冷啊」從大爺滿是笑容的臉上,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感激,更多的是深深的感動。多年前,王登彬得知李大爺身有殘疾,無法到指定地點進行評殘,且生活困難。於是,他積極協調評殘專家上門為大爺評殘,並且定期前來探望,詢問大爺的近況,及時解決大爺生活中的各種難題。這僅僅是王登彬工作中的一個小小片段。在商河的殘疾人群體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有困難,找登彬」。大部份的殘疾人都是行動不便,生活比較困難,因此王登彬在每次工作中都設身處地地替他們著想,把他們的困難想在前面,盡量讓他們少跑腿,服務好每一位殘疾人。

商河永盛家具有限公司裏有14名殘疾員工,都是當時王登彬推薦來的,他們在這裏都找到了工作,實作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張玉春是負責家具設計的,他常對大家說:「太感謝王科長了,我來這裏上班五六年了,當初找工作處處碰壁,很多公司看我們是殘疾人,都不要我們,但是王科長沒有放棄我們,帶我們到處找工作」。

「為他們找工作是我的職責,也是我的初心,他們工作安穩了,生活也就安穩了、心也就安穩了,如果說殘疾人是一個大家庭,那麽我們殘聯就是他們的家」王登彬樂呵呵地對大家說。自從負責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中心和維權科工作以來,他沒日沒夜地和稅務部門、企業、學校等多個部門單位溝通,組織200余家企業集中學習殘疾人就業政策,在潛移默化中轉變著企業的就業觀念。僅僅一年,他成功推動20余家企業開發出適合殘疾人就業的崗位,助力5名高校殘疾人畢業生實作就業,越來越多的企業願意招錄殘疾人。

2020年1月9日,商河縣玉皇廟鎮發生一起交通事故牽動著王登彬的心。溫某玲駕駛電動車與一拖拉機相撞。溫某玲受傷嚴重,住院8個多月,已經無力支付醫療費用。案發後,交警部門一時無法認定事故責任。這個棘手的任務第一時間交到了王登彬手上,他心急如焚,連夜查閱大量資料後敏銳捕捉到案件線索,想到縣殘聯與縣檢察院會簽的【傷殘被害人救助實施辦法(試行)】,並提供給縣檢察院。經過他的不懈努力,2022年7月,商河縣人民法院判決被告人賠償溫某玲醫療費80多萬元。然而,被告人生活困難,賠償13萬元後無力繼續賠償。王登彬最終為其爭取國家司法救助金3萬元,他還為其辦理了殘疾人護理補貼,為其子女申請教育救助金,並提供康復器材等多項救助措施。如今,溫某玲身體狀況逐漸好轉,家庭也越來越好。

(濟南日報·愛濟南記者:郭哲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