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COP29|氣候大會上的中國青少年:分享創意,給巴庫做一場城市體檢

2024-11-25社會
01:13
「作為一個學生能做的減碳行動其實很有限的,但中國的學生這麽多,加在一起就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11月19日,來自中國杭州娃哈哈雙語學校的三位小學生代表在邊會上介紹了他們學校十年來在低碳校園建設方面的成果。
在第二十九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9)一場名為「氣候變遷影響下脆弱的城市:青少年的視角與氣候行動」的主題邊會上,來自中國的17歲少年葉禮思齊、唐保璽分享著他們關於校園「碳點計劃」的設想,他們認為可以把碳市場制度套用到學校中,激勵學生群體減少碳排放。
01:13
COP29於11月11-22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舉行。本屆大會能看到不少來自中國的青少年的身影,他們用流利的英語在國際舞台上分享青少年應對氣候變遷的創新解決方案。
校園「碳點計劃」
葉禮思齊目前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高二,他熱愛大自然和戶外活動。他說對環境氣候和生態研究的熱愛源於一次深刻的個人經歷:三歲時,由於北京的嚴重空氣汙染導致的健康問題,他不得不隨家人出國。從小在阿根辛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一處濕地公園附近生活,這讓他培養了對自然和環境的熱愛。
「當時我家旁邊有個濕地公園,它之前是一個巨大的垃圾焚燒廠,後來經過改造成了濕地公園。每個周末甚至每天我都會去那兒玩探索,不是抓螳螂,就是抓烏龜什麽的。我覺得是那個環境培養了我現在非常喜歡動物,喜歡生態的興趣。」葉禮思齊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采訪時說。
基於這些經歷,也因為回國後想為中國氣候行動貢獻一些力量,他和同學唐保璽發起了「碳點計劃「,一個由青少年驅動的校園碳市場專案,旨在透過日常行為和創新專案激勵學校和學生減少碳排放,提升環保意識。
同樣17歲的唐保璽,出於對經濟學的熱愛,他在暑假完成對世界碳市場的研究後,開始構思如何在身邊套用經濟學原理貫徹綠色低碳理念,因此想到將碳市場機制套用於學校。
「我熱愛自然關愛環境,他正好研究經濟領域,我倆就一拍即合,想做一個校園碳市場的專案。」葉禮思齊說,「提到碳市場這個名字,第一印象肯定是關於企業的碳交易,肯定不會想到學校,但碳市場這個概念其實挺適用於校園的,作為一個學生能做的減碳行動其實很有限的,但中國的學生這麽多,加在一起就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透過讓學生在減碳的同時給予他們一定的獎勵,讓學生之間形成一個綠色的競爭,然後再讓學校之間去競爭,我覺得是一個有新意的嘗試。」
葉禮思齊認為:「作為一名高二生,我沒有辦法去預判我的未來,因為未來發生的事兒可能性太多了,但是我們能做的是,我們可以帶動身邊的同學提升關註環境、關註氣候變遷這件事情,提升大家的意識,為我們國家、社會做我們能做的貢獻。未來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腳踏實地,目前能看到什麽,就嘗試去帶來改變,帶來一些變化。」
談及參加氣候大會的感想,葉禮思齊說,整個觀念和意識得到了提升。「我們之前可能局限於中國,因為我們在國內,在高中階段,不會接觸到太多國際的事物,但來到COP29 之後,我覺得我的視野都得到了一定的開闊,」他指著周邊的展位說,你看這些展位,這些會場,我隨便走進去,聽到的都是這個領域最前沿的內容,這讓我有機會獲取更多的資訊,助力我們的「碳點計劃」。
因為喜歡觀鳥,葉禮思齊發現,氣候變遷對鳥類的影響非常顯著,比如有種叫白頭鵯的鳥類,它原本是中國南方常見的鳥種,但近些年開始「北漂」了,他認為一方面是因為人類活動導致的棲息地的變化,另一方面氣候變暖讓北方沒那麽冷了,變得更適合這些鳥類去生存。
「這是我在生活中觀察到的一個例子。」他說,對他個人的影響而言,他確實感覺到越來越熱了,尤其是夏天。但他談到,人類可以用科技去緩解氣候變遷給身體帶來的負面感受,但動物世界或者生態系並不能依靠技術讓自己不斷適應。
「我覺得這不只是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作為人類生活在大地母親的懷抱中,人類必須要考慮的東西。」葉禮思齊說。
給巴庫做一場城市體檢
COP29主席國阿塞拜疆,意為「火的國家」,它是世界重要的能源出口國之一。在氣候大會舉行期間,來自上海諾德安達國際雙語學校的十名學生給阿塞拜疆首都巴庫做了一場「城市體檢「,他們走街串巷,發問卷、做訪談,實地了解當地居民對於舉辦氣候大會、國家提出的能源轉型政策的看法和認知。
他們觀察到,年輕人對氣候變遷,對COP29的認知度比較高,也願意接受問卷調查,但是有的老年人對談論氣候變遷是相對排斥的,一些溫和的人認為轉型不能以犧牲經濟為代價,但是也有部份老年人是選擇不能轉型。
「阿塞拜疆是以石油出口為主的國家,對於這些老年人來說,轉型會影響到他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他們不願意去接受這些改變。」15歲的劉思悅猜測。
劉思悅是上海人,她對氣候變遷的認知來自於越來越長的夏天:「我夏天幾乎是每天出去上課的,所以這個影響比較大。太熱(對人的影響)一個是身體,一個是心理,熱的時候人會比較煩躁嘛,有時候還會中暑。」
11月17日,來自上海諾德安達國際雙語學校的余振坤,正在分享巴庫的城市體檢報告。 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攝
同齡的余振坤,在身體感受上並沒有那麽明顯,他對氣候變遷的了解更多來自政府的宣傳和社會媒介的宣傳,他感受到在氣候變遷方面的宣傳和行動,權重越來越多,他意識到這可能是未來他們這一代人面臨的非常嚴峻的挑戰。
他們參與了對巴庫的城市體檢。 「這一次城市體檢也是開拓眼界,看看大家都在做什麽,然後思考我們可以在學校裏面做什麽。」劉思悅說,未來大學專業的選擇可能會偏向生物、化學專業,但他們會在課程之外,會努力推廣低碳生活。
「我之前不是那麽關心氣候變遷這些東西,但因為被學校 eco-school 的專案吸引,進行更深入的調查才知道這個事情的嚴重性的。」余振坤說,即便將來不一定會選擇與其相關的專業,但「我絕對不會成為應對氣候變遷的反對者,我會成為它的倡導者。」
上海諾德安達國際雙語學校校長陳健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說,作為上海的一所雙語學校,為了讓學生未來擁有更廣的國際視野,需要讓學生與外界連線。透過對巴庫城市進行體檢,能夠讓學生去思考以化石燃料為產業主導的國家為什麽能成為COP29的主辦國,去思考在未來轉型中,城市可以選擇的產業方向。
「我們可以看到美國以及世界各國的很多高校都推出了可持續發展學院,這代表著大學跟當下的社會產業發展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我們希望孩子在高中階段有機會去接觸,也便於他們在未來專業的選擇跟我們的科技發展有更好的結合,有宏觀的思考,也有現實的意義。」陳健說。
陳健認為,雖然身處上海,但學生們對於高溫等極端天氣的感受還不是很深,所以需要學校透過課程的設定讓學生去理解應對氣候變遷這件事情的意義。
讓學生參與「零碳校園」
同為學校管理者,黃河科技學院執行董事、副校長楊保成與陳健的想法不謀而合,而他作為大學的校長,還有個更現實的挑戰擺在他面前——學生就業。
在COP29現場,楊保成分享了他打造「零碳校園」的初衷。他說,隨著近年來「雙碳」政策的陸續出台,學校感覺到與綠色發展相關的產業未來會成為朝陽產業,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而這類產業屬於交叉性學科,涵蓋的領域非常廣,學校就一直在探索如何將學校的學科專業轉型與綠色產業發展相契合。
楊保成告訴澎湃新聞,今年是黃河科技學院四十周年校慶,在學校的戰略規劃中已提出要打造「零碳校園」,並為此制定了為期十年的規劃。
「零碳校園」是什麽?楊保成說,最容易想到的是,實作可計算、可衡量、可檢測的零碳排放。「我們的目標是2034年,學校50歲生日時實作(這一目標)。但 ‘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大問題’,零碳不是目的,怎麽讓可持續理念成為學生價值觀念的一部份,影響未來生活的每個細小的決策,並能影響他周圍的人,同時還要解決最現實的問題——找到好工作,這是最難的。」
「我們要求企業在實施專案的過程中讓老師和學生參與,從設計到施工,必須讓學生參與;第二,四年產教融合型,簡而言之就是跟產業發展緊密相關。」楊保成說,「舉個例子,我們要建設光伏電站,並改造校園能源管理系統。我們了解後發現,優秀的能源管理公司,要解決的任務就有幾十上百個,完成任務需要儲能系統工程師、智慧電網工程師、能源數據分析工程師、智能計量系統工程師、能源系統整合工程師等等,崗位數量成百上千,如果是整個行業則以十萬計,都是高質素工作機會。」
參加氣候大會時,楊保成說,他也在尋找機會,這個機會既是對學校的,還是對學生的,又是對綠色產業相關學科設定的。對學校而言,希望能借助氣候大會找到更好的技術提供者,包括合作方,讓學校在綠色校園建設過程中,可以走在前列。對學生而言,他也希望在青少年教育方面,學習國際上好的做法。在他看來,綠色校園建設最重要的是讓生活在校園裏的學生可以天天看到這些專案,感受到這些專案,學生們具備了綠色的環保理念,未來走向社會,才會成為綠色理念的傳播者。
楊保成認為,綠色產業相關的專業學科(體系)非常龐大,他希望透過氣候大會,更了解了未來發展的大趨勢,在學校的整體布局上,在「零碳校園」實施過程中少走彎路。
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發自阿塞拜疆巴庫 實習生 楊雙慶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