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會「新」處不必在遠-2024澎湃城市更新大會年度榜單征集

2024-09-29社會
【點選獲取案例征集表】
更新是城市持續的狀態和永恒的主題。
作為文明時代到來的標誌之一,城市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3500年。城市自誕生之日,就處於更新之中。
從全球城鎮化先發典型國家發展歷程看,城鎮化率達到60%左右,社會矛盾和問題集中在城市凸顯,這一時期,制定實施相應的政策舉措和行動計劃,著力解決環境汙染、公共衛生、住房建設、功能最佳化等城市內部的結構化問題是當務之急。
1870年左右,英國城鎮化率達到60%,面臨環境汙染、住房短缺、公共衛生等城市問題,行動計劃包括透過【消除汙害法】、【公共衛生法】、【工人住房法】,致力於治理環境、建設可租賃住房、完善衛生設施、發展交通等;1949年左右,美國城鎮化率達到60%,暴露出交通、環境、社會公平等一系列「城市病」,於1960年代開始實施模範城市計劃,引入公共專案和福利專案,透過政府補貼解決教育、醫療、就業和公共安全等問題;1960年左右,日本城鎮化率達到60%,東京等大城市出現功能集聚、過度擁擠等問題,出台【第一次首都圈基本計劃】,設定綠化帶以抑制城市無序蔓延擴張,限制東京城市內新增工廠和大學,在周邊建立衛星城疏解中心城區人口及產業。
2021年,中國城鎮化率達到64.72%,城市更新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
這場城市發展的偉大轉型,符合世界城市發展的客觀規律及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日新月異的發展中,對更新的認知、規劃、行動乃至定義、範疇、物件,也在持續的更新之中。
勠力同「新」-澎湃城市更新IP
以可賞、可遊、可觸、可持續的方式,反復敘說城市更新。
2021年,「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澎湃新聞以媒體力量自同頻國家戰略,於當年開創性地舉辦首屆城市更新大會,如今已形成「線上+線下」多元形式的城市更新矩陣。
2022年,澎湃城市更新專家顧問團成立,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首屆梁思成獎獲得者魏敦山在內的多位院士、大師受邀為城市更新建言獻策。
2023年,由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政府支持,在上海市建築學會、上海市城市規劃學會的學術指導下,澎湃新聞舉辦國內首個城市更新文化月,包括「共生共享共為-2023澎湃城市更新大會」和「甦生再生共生-城市更新主題展」,「城市更新,回歸市民的日常」、「上海傑出中青年建築師迎‘新’方案」2場分論壇,以及「【湃客Talk】年終特輯」活動。
由復旦大學副教授蔣昌建主持,首位與世界五大交響樂團合作的華人鋼琴家郎朗,與首位在海外贏得重要標誌性建築設計權的中國建築師馬巖松,在2023澎湃城市更新大會現場展開跨界對談。
文化月期間,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常青、中國工程院院士孟建民、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單霽翔、國際鋼琴大師郎朗、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張傑、同濟大學副校長婁永琪在內的多位院士、大師、名人曾出席系列活動,來自中央及各級政府、相關單位的58批代表團先後到展覽現場參觀、調研、考察。
全球覆蓋、權威陣容、多地聯動,澎湃城市更新IP已發展為永不落幕的城市更新「聚場」。
眾「智」成城-澎湃城市更新專家顧問團
泱泱澎湃,念念其「新」。
新一輪的城市更新已成為萬眾矚目的發展大計,涉及經濟社會的環境、人口、資源,科技、人文等方面。對更新的認知水平糊運維能力,決定了城市的演進方向。
澎湃城市更新專家顧問團自成立以來,已邀請包括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單霽翔、國際鋼琴大師郎朗、普列斯克獎得主湯姆梅恩,以及7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10位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共29位來自各個領域的領軍人物加入,以期勠力同「新」、眾「智」成城。
文化即城市-2024澎湃城市更新文化月
城市即文化,文化生城市。
城市是人類所創造的最美妙、最高級、最復雜又最深刻的產物。
城市的能階,不僅體現在經濟實力、基礎設施建設等硬實力的功力,更見諸於城市文化、品牌形象等軟實力的造詣。
2024年,是全國多個城市憑借文化「出圈」之年。從【繁花】推動海派文化重返C位,到將歷史文化遺產串起來、活起來的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再到【黑神話:悟空】引發的山西古建築打卡潮,熱搜榜上被津津樂道的一座座城市,背後都飽含著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文化自強。
基於此,2024澎湃城市更新文化月以「文化即城市」為主題,探討以文化為牽引的城市可持續發展路徑,為人民群眾提供高水平的文化供給,講好城市故事,塑造鮮明城市形象,用文化聯通全球,直指未來。
2024澎湃城市更新文化月將於2024年12月-2025年1月在上海張園舉辦,包括「文化即城市-2024澎湃城市更新大會」、「斯文以載城-2024澎湃城市更新主題展」及多場分論壇。由澎湃新聞編著、同濟大學出版社出版、中國科學院院士常青作序,多位院士、大師執筆,首個公共性城市更新專著【城市何以更新】將於文化月揭幕現場舉行新書釋出。
中國科學院院士常青、中國工程院院士孟建民、全國工程勘查設計大師張傑、同濟大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院長李翔寧打卡2023城市更新主題展。
無遠弗屆-2024澎湃城市更新年度榜單
院士大師共薦,擢選全球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自「實施城市更新行動」首次出現在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十四五」規劃)以來,各地推動城市更新價值理念和操作模式不斷叠代升級。作為城市更新的發現者、記錄者和傳播者,連續三年,澎湃新聞將這些探索、實踐以「澎湃城市更新年度榜單」的形式向社會釋出,並將征集的視野拓展到全球,分享城市更新經驗,傳揚具有示範性、引領性的城市更新榜樣。
其中,2021年年度公共服務類大獎「楊浦濱江公共空間」、2022年度建設大獎「南京市老城南小西湖片區保護更新專案」等專案入選住建部城市更新典型案例名單。
自2023年起,澎湃新聞於城市更新主題展現場設立示範區,擢選歷年榜單優秀案例,以展覽的形式進行「示範」,發揮公眾媒體的監督、激勵作用,「相信榜樣的力量」。
即日起,由澎湃新聞主辦,「2024澎湃城市更新年度榜單」案例征集正式開啟。本次案例征集面向2023年以來(主體)建成的,全球範圍內的實體或非實體專案,包括建築單體、規劃設計、景觀空間、生態系、社區營造、公共服務系統性解決方案等城市更新實踐。專家顧問將根據案例在功能升級(功能維度)、產業升級(產業維度)、創新營城(營運維度)、社區賦能(社區維度)、城市界面提升(美學維度)、區域影響力提升(流量維度)、歷史保護(歷史維度)、文化傳承(文化維度)、韌性安全(韌性維度)、交通樞紐性(交通維度)、綠色低碳(可持續維度)等多重維度的綜合表現,匯總出「2024澎湃城市更新年度榜單」。
榜單釋出現場(2022澎湃城市更新大會,頒獎嘉賓: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唐玉恩)
本次案例征集截止時間為2024年11月25日,透過自主申報、專家提名、媒體推薦等渠道廣納博收。「2024澎湃城市更新年度榜單」將設定「城市更新高質素發展榜樣」「城市更新美好生活榜樣」兩個年度特別案例,「宜居城市樣本」、「韌性城市樣本」、「智慧城市樣本」、「空間影響力案例」、「公共服務案例」、「交通綜合規劃開發案例」、「新型城鎮化案例」、「可持續發展案例」、「生態最佳化案例/鄉村振興案例」、「歷史風貌魅力重塑案例」、「產業園區提質增效案例」、「商業活力再造案例」、「人居環境品質提升案例」等城市更新樣本級案例,以及「城市共為營運商」等城市更新優秀團體。該榜單將於「2024澎湃城市更新大會」現場揭曉,澎湃新聞將以線上直播、城市巡禮、專家點評、線下論壇等多元形式,攜手上海報業集團旗下平台及各大媒體,進行不間斷報道和長周期傳播。
獲獎案例展示(2023澎湃城市更新主題展)
獲獎案例展示(2023澎湃城市更新主題展)
澎湃新聞記者 魯怡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