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打好反電詐持久戰 守護群眾「錢袋子」

2024-07-20社會
【法眼觀】
原標題:打好反電詐持久戰 守護群眾「錢袋子」
光明日報記者 彭景暉
「破獲案件194.5萬起,全國單月立案數同比連續8個月下降,受騙損失金額下降近30%……」近五年時間,公安機關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交出這樣的答卷,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上升勢頭得到有效遏制。
經過持續多年的反詐宣傳,防詐意識在各類人群中悄然生根,但仍有一些群眾上當受騙。詐騙分子一方面想方設法逃避打擊,一方面不斷翻新詐騙方式和手法,這場織密反詐「防護網」、守護群眾「錢袋子」的持久戰仍在繼續。
面對詐騙窩點多隱藏於境外、騙術演化加速等問題挑戰,公安機關統合專題研究、專門隊伍、專案攻堅、專業技術力量,堅持抓好內部合力、促成外部合力,統籌推進打、防、管、控、宣各項工作,使全民反詐走向縱深。
貴州銅仁民警講解防範電信網絡詐騙知識。新華社發
有新犯罪手法便有新反制措施
2023年3月,江蘇徐州男子曹某被拉入一個微信群,發現群內在發紅包,他便隨手點開搶了幾個紅包。隨後,群裏有人發連結誘導其下載App,聲稱進入「高級群」可獲取更大收益。加入所謂的高級群後,曹某發現群內成員都在發收款到賬截圖,便在群管理員誘導下開始刷單。
在連續做完多單任務,並且傭金全部提現至銀行卡後,曹某一步步陷入不法分子的陷阱。正當其想繼續做任務賺錢時,群管理員稱該任務是組合單,必須完成4單才能提現。曹某按照要求陸續加大投入後,群管理員以「操作失誤」「賬號被凍結」等為借口,誘騙其向指定賬戶累計轉賬42萬元。返現遲遲不到賬,曹某才發現被騙。
這是刷單返利類詐騙的一個典型案例。此類案件位列公安部今年6月公布的「十大高發電信網絡詐騙類別」,發案量和造成的損失數均居首位。「這也是變種最多、變化最快的一種詐騙類別。受騙人群多為在校學生、低收入群體及無業人員。」在辦理各類相關案件後,民警得出這樣的結論。
根據公安部份析,刷單返利、虛假網絡投資理財、虛假購物服務、冒充電商物流客服、虛假征信等10種常見的電詐類別發案占比近88.4%。其中,虛假網絡投資理財類詐騙的個案損失金額最大,虛假購物服務類詐騙發案量明顯上升。
在多年的反詐鬥爭中,政法機關總結了電信網絡詐騙的演化特點,包括詐騙集團跨境化及壟斷化、詐騙手段多元復合、黑產犯罪模組日趨穩定、資金渠道交織隱蔽等。公安機關精準施策,運用資金預警勸阻、技術幹預、支付凍結等手段予以反制。
「在網絡技術和線上金融的發展行程中,騙術也在不斷更新。」在全國新型犯罪研究中心公安大學分中心執行主任王曉偉看來,如今電信網絡詐騙還呈現不少新特征,如騙術與日常生產生活場景結合更深;犯罪工具叠代加速,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工具不斷湧現;詐騙精準度越來越高,可精準引流。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公安機關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智能化開展技術反制工作,與多方協作合力鏟除電詐滋生的土壤。「公安機關不僅根據電詐案件的新特點開展大案攻堅,而且在預警攔截上持續發力,立足於預防在先,全力推進預警勸阻和技術反制。」王曉偉說。
根據公安部數據,2021年以來,國家反詐中心累計下發指令6.6億條,公安機關累計見面勸阻1844萬人次,會同相關部門攔截詐騙電話69.9億次、短訊68.4億條,處置涉案網域名稱網址1800萬個,緊急攔截涉案資金1.1萬億元。
針對推廣引流等詐騙關鍵環節,公安部部署各地公安機關深入研判挖掘涉詐地推引流類違法犯罪線索。在今年夏季治安打擊整治行動中,全國公安機關在掌握相關犯罪事實和證據基礎上,同步開展集中收網行動,截至目前打掉為電信網絡詐騙提供地推引流服務的違法犯罪團伙106個,繳獲一大批作案工具,有力打擊了詐騙團伙的氣焰。
貴州赤水開展反詐活動,迎接世界電信日。新華社發
國際警務合作捷報頻傳
「2023年7月以來,打擊緬北涉我犯罪專項工作取得重大戰果,4.9萬余名電詐犯罪嫌疑人被移交我方,臭名昭著的緬北果敢‘四大家族’犯罪集團遭到淪陷性打擊。」在公安部5月27日舉行的新聞釋出會上,公安部新聞發言人介紹,白所成、白應蒼、明珍珍、魏懷仁等重大犯罪嫌疑人悉數抓捕到案,等待他們的將是法律的審判和嚴懲。
「跨境化仍然是當前電信網絡詐騙最突出的特點之一。」王曉偉介紹,近年來,電詐窩點逐漸轉移至境外,尤其在東南亞有關國家和緬北地區分布最多。去年以來,針對電詐犯罪集團的專項行動取得了輝煌戰果,有力地震懾了境外詐騙集團,但同時這些被打散的詐騙集團人員開始了新一輪轉移,部份東南亞、西亞國家成了電詐團伙新的聚集地。
這給打擊工作帶來了新難題。唯有透過不斷加強國際執法合作,持續對境外電詐窩點進行嚴厲打擊,才能保持嚴打高壓態勢。
記者了解到,深化聯合執法行程中,公安部依托國際執法合作機制,先後派出多個工作群組赴東南亞相關國家,搗毀境外詐騙窩點30余個。僅在今年,打擊緬北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便捷報頻傳——
2月,今年首批497名在緬甸實施跨境電信網絡詐騙的犯罪嫌疑人被移交我方;3月,中緬警方在緬北木姐地區開展聯合打擊行動抓獲的犯罪嫌疑人全部移交我方;5月,92名在緬北佤邦地區實施跨境電信網絡詐騙的犯罪嫌疑人被移交我方;6月,公安部強化與緬甸相關執法部門的警務執法合作,成功搗毀10個位於大其力地區的電詐窩點……
在持續開展的「雲劍」「斷卡」「斷流」「拔釘」等專項行動中,公安部組織區域會戰和集群戰役,共抓獲犯罪嫌疑人8.2萬名,境外詐騙集團以及境內推廣引流、轉賬洗錢、技術開發等涉詐黑灰產犯罪團伙受到嚴厲打擊。
「公安機關決心不變、力度不減,將進一步強化國際及邊境警務執法合作,持續組織專項打擊行動,全面清剿詐騙窩點,堅定不移鏟除境外涉我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毒瘤’。」公安部有關負責人表示。
在今年的「全民反詐在行動」集中宣傳月活動中,國家反詐中心聯合外交部、教育部等部門制作推出【海外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宣傳手冊】。在這個手冊中,受眾可以透過漫畫和故事了解典型案例、詐騙套路、防騙提示等內容。「我們有針對性地揭騙術、解案例、講防範、發提示,旨在進一步提高海外中國公民識騙防騙的意識能力,進一步織密反詐宣傳防護網。」民警介紹。
浙江湖州民警指導居民加入湖州「e企安」微信群,即時接收反詐資訊。新華社發
全民反詐需久久為功
「幫信罪」,這一名詞如今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媒體和公眾面前。所謂「幫信罪」,即幫助資訊網絡犯罪活動罪,是指明知他人利用資訊網絡實施犯罪,為其犯罪提供互聯網接入、伺服器托管、網絡儲存、通訊傳輸等技術支持,或者提供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情節嚴重的行為。2015年11月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對此作出明確規定,受到各界廣泛關註。
從一些地方檢察院的數據看,這個滋生於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溫床的新型犯罪,案件數量逐年攀升。「在辦理的案件中,以購買、使用他人銀行卡或出借自己銀行卡幫助支付結算、轉移資金的情形居多。」常年在反詐一線工作的民警告訴記者,涉手機卡、銀行卡等「兩卡」類幫信犯罪已經形成了「卡農—卡頭—卡商—卡販」的層級模式,黑灰產業鏈日益成熟。
「當前幫信犯罪手段呈現智能化特點,如使用批次註冊軟件等技術器材以及虛擬幣等手段來實施。」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偵查學院教授馬忠紅分析,在打擊幫信犯罪過程中,技術反制和綜合治理尤為重要。
「公安機關會同金融部門、通訊營運商、互聯網企業等,建立並不斷完善安全合規體系和評估防範、稽核發現、治理處置的閉環風險管理體系。」馬忠紅介紹,這些舉措能實作第一時間預警和前置處置各類違法違規資訊,這對幫信犯罪的實施起到「攔截」作用。
記者了解到,在綜合治理工作中,公安機關在重點打擊「兩卡」收購販賣人員、「跑分客」中介人員的同時,依法嚴厲處罰了一批涉案問題突出的機構、行業,並加強了執法檢查、督促整改。
「當前幫信犯罪一個重要特點,是犯罪主體呈低齡化、低學歷、低收入特征,未成年人、在校學生等涉案人數增多。」馬忠紅介紹,學生群體缺乏社會閱歷,且沒有收入來源,很容易被一些「卡頭」釋出的兼職廣告誘騙,成為詐騙的「工具人」,有的甚至在自身行為已經構成犯罪時也絲毫沒有察覺。
在全國各地進行的反詐宣傳教育活動中,幫信罪成為重要內容:
在貴州省反詐中心的「反詐小課堂」上,「‘話務員’是負責撥打詐騙電話的人」「‘水房’是負責洗錢的人」等知識得以生動講解,電詐「跑分平台」的操作流程畫成了直觀漫畫;
在陜西省山陽縣檢察院的「普法課堂」上,受眾可以在「出租出售閑置銀行卡能坐收盈利,你是否會心動」等問題中,由淺入深了解幫信罪的犯罪過程;
在廣東省深圳市的高校及中學,一支由青年民警組成的思政教官隊伍常常帶著新近發生的案例去講普法課,耐心幫助學生認識幫信罪的行為表現、危害和後果。
「全民反詐需深入人心、久久為功。」深圳市公安局警察機動訓練支隊一大隊大隊長張洪潔說,治理電信網絡詐騙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只有各方通力合作、齊抓共管、群防群治,全面落實打、防、管、控、宣各項措施,才能形成強大合力,有效保護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