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以前飛行必須關機,現在推行客艙WiFi,手機訊號到底有害無害?

2024-12-04社會

作者:拉上窗簾

最近有關於某型客機增加客艙WiFi的報道,有粉絲轉來並詢問說,這有啥用?

客艙WiFi不算是新鮮東西,20多年前就有了。它也不貴,理論上在客艙頂部裝一個45塊錢的路由器就能實作。當然如果要開展「內容服務」,那還是需要一個嵌入式系統的,最便宜的市價大約500元左右。

圖:一個嵌入式系統便可服務整個客艙 網絡圖片

如果不與衛星或地面站連線,僅僅在飛機客艙裏搞WiFi的話,意義並不大。從全球經驗來看,航空公司多使用這種系統來宣傳形象,或機上購物,或簡單娛樂,等等。由於不與真正的互聯網相連線,支付時仍然要刷信用卡卡,所以非常雞肋。

客艙WiFi很適合搞一些小遊戲解悶,例如麻將、紙牌或超級瑪利等。大型網遊不行,那需要很強力的伺服器。當然也可以搞影片點播,但是那樣就需要幾塊SSD甚至NAS,還要購買影像版權,成本嘩啦啦地就上去了。

以前作者遇到過幾次客艙WiFi服務,體會過,體驗感很差。而且這種東西需要使用手機的WiFi功能,中國以前手機是必須關機的,現在也仍然要求「機上模式」——這種情況下在國內推出客艙WiFi服務,難道是不再沖突?不再影響民航安全了嗎?

圖:機載WiFi相當雞肋 攝:拉上窗簾

現代化客機是很嬌貴的東西,一架737售價高達7.3億元人民幣。飛機對通訊導航非常依賴,特別害怕被無線電幹擾。所以中國長期不允許手機開機,「關機令」一直持續到2018才結束。因為總是有人不願意關機,還發生過無數的不和諧事件。

但是除中國之外,別的國家都不需要關機。當時中國還是有一些外國遊客的,於是經常被外國人吐槽「為什麽都是波音空客,你們國家要關機」?尷尬一年又一年之後,終於在2018年不關機了。但是必須設定為「飛航模式」,也就是自娛的可以,聯網的不行。

圖:與世界聯網的WiFi才有意義 攝:拉上窗簾

現在手機歷奇本上有四個網絡,一個是藍芽,一個是蜂窩語音,一個是蜂窩流動數據,還有一個就是WiFi。按照當年的宣傳,這四項都有可能對民航通訊造成幹擾,導致機毀人亡。當時甚至還有「案例」宣傳,曰某年某月某日,因為某某某不關機,致航向偏差,雲雲。

這四項裏頭功率最大的就是WiFi。當年往死裏宣傳說它不安全,現在卻大張旗鼓地說它又好又先進——請問它到底是影響飛行安全?還是不影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