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曾經一場風風火火的垃圾分類運動,為何消停了?

2024-02-26社會

文/王新喜

曾經一場風風火火的垃圾分類,現在已經悄無聲息,基本消停了。在這背後,到底有哪些原因?

垃圾分類一開始的積極意願,與疫情恐慌相關

垃圾分類大舉推進的時候,大約在2020年初的時候,彼時疫情爆發,那個時候,大家有一個共識就是疫情的爆發背後與我們的環境被汙染有一定的關系。

因此,垃圾分類推進的初期,大家還是比較積極的,在垃圾分類剛開始執行的時候,過去有個數據調查,當問及「如果小區有專門的工作人員或誌願者指導和監督垃圾分類,同時還建立嚴格的懲罰制度,您是否願意分類」時,95.9%的被訪者給出了肯定回答。

當時部份也是 源於疫情恐慌的情緒下,大家有環境保護的意識,人們認為幹凈的環境對於大家的健康是有益的 ,因此,在初期,大家對於垃圾分類的積極性還是很高的。

垃圾分類標準難執行,垃圾分類指導者與監督者很難長期做下去

在彼時,垃圾主要被分成四個大類別——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但這場分類運動在部份地區還強調了幹垃圾與濕垃圾這兩類垃圾的劃分。並且,在如何定義幹濕垃圾一事上,曾經一度吵翻了天,充滿爭議。

不少市民對幹濕垃圾理解上存在困難。「你是什麽垃圾」的段子曾一度刷爆朋友圈。 根據上海社科院的問卷數據顯示,50.7%的市民認為上海生活垃圾分類最大的困難在於分類標準過於復雜。

許多人並不是不想參與垃圾分類,而是由於缺乏清晰明確的指導而感到困惑和無從下手。在沒有進行廣泛且深入的宣傳普及下,很多人都無法正確掌握垃圾的分類。

而垃圾的類別與垃圾種類、定義篩選背後需要一個龐大的百科知識體系,小區物業也難以找到一個人長期的去指導監督分類。而且這個工作收入很低,又要全年無休,監督與指導分類執行難度大,加上標準不清晰,容易起沖突,很少有人願意長期做。

此外是,垃圾分類更多是倡導而非監督,居民分類意願不高

「我分類不分類反正也沒人管。」, 垃圾分類開展以來,一直以來只是倡導垃圾分類,在最初還是有人監督,但後來成本太高,就沒有真正的執行過了,更多是倡導為主。

對於個人來說,垃圾分類長期執行增加了很多麻煩,加上缺乏監督,所以這種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垃圾分類需要設定多個垃圾桶,很多小區配套設施不完善,沒有分類垃圾桶,也導致垃圾分類在很多小區難以執行。

垃圾分類之後如何處理,沒有細化的標準與處理規劃

而垃圾分類之後,本質是要把各種垃圾分類回收利用,但是 很多小區並沒有分類垃圾收運車,垃圾收運系統也同樣如此,很多垃圾分類之後,全部倒入垃圾收運車,再全部倒進同一個存放的容器中。

這還是城市小區居民的垃圾,倘若是村縣,那垃圾更不能做到分類清運。

分類之後,把分類桶全部倒入一輛同一輛垃圾收運車,意味著垃圾分類白做了,分不分都倒在同一輛車中,最終仍然會被混合處理,沒有垃圾處理的規劃與標準,那分類的意義何在呢?

大眾低估了垃圾分類的時間消耗與耐心

垃圾分類其實在2021年下半年的時候,就基本上已經難以推行了。2022年,基本上就放棄了,因此,大眾還是低估了垃圾分類的時間消耗與耐心,因為從每一個垃圾產生時,將它們按類分裝,再包裝,再扔掉。這裏產生的時間累計起來有5~10分鐘。別小看這5~10分鐘,好幾億個家庭的五分鐘加在一起就是個天文數碼。

最有效的做法是由專業的、專門的人去處理,這是個經濟帳,時間一長,很多人嫌麻煩就不願意這麽做了。

缺乏利益驅動機制

在彼時,因為疫情因素,大家的經濟收入受到影響,但是垃圾分類增加了人們的生活成本,卻沒有帶來任何收益。

早在2022年的時候,曾經有個#想去丹麥撿瓶子了# 的話題火上熱搜,有人曝光了其前任在哥本哈根的時候經常周末和同事出去撿瓶子,賺了不少錢。

微博影片顯示了某博主,在丹麥超市的回收機器裏投入了42個瓶子後,共得到78.5克朗的現金返還(約等於73元人民幣)。而瑞典通常一個瓶子價格在0.7元-2.5元人民幣,丹麥通常一個瓶子在1元-3元人民幣。這個價格,數量多,累積收益還算可觀的。

在北歐的很多公共場所,比如商店、辦公室、咖啡館、餐館都放置了回收機。在北歐人看來,迴圈利用舊包裝比重新生產環保得多,可以減少95%的能耗,具有可持續性。 這其實就是一種垃圾分類回收的利益驅動機制。

在國內,除了迴圈經濟企業本身之外,垃圾回收上下遊包括垃圾清運環節都沒有收益,對個人雖說是舉手之勞,但起來費時費力,沒有直觀收益,大家分類的意願漸漸不高了,最終悄無聲息的放棄了。

垃圾分類失敗反思:人力成本與時間成本高,但上下遊缺乏利益驅動機制

總的來說,垃圾分需要更多的時間與更多的人手,但沒有建立起相應的分類收集和處理體系,最終仍然會被混合處理,讓人們看不到垃圾分類的意義。

在缺乏鼓勵政策的情況下,人們在垃圾分類的過程中無法獲得直觀的好處,整個垃圾分類產業鏈上下遊環節,都沒有透過利益驅動機制或商業模式把大家的積極性調動起來,總體上,垃圾分類作為一種具有公益性質的活動,更多是依賴個人的社會責任以及環保意識在推動。

垃圾分類產業鏈的運轉,如果長期依靠居民給垃圾回收企業免費打工是難以持久的。

其實從日本、北歐等國來看,垃圾分類產業鏈的商業化、保證產業鏈有利潤是解決垃圾分類可持續性運轉的動力。 因為垃圾分類的意義其實就是為垃圾處理後端服務的。

從丹麥等北歐國家的垃圾回收機制來看,垃圾分類依然是可以有商業模式變現玩法的——比如可以在垃圾分類點放置回收機,讓第三方回收企業參與經營,可回收垃圾比如各種飲料的瓶瓶罐罐、紙箱等,可以透過回收機估價,當場賺取收益。

透過這種商業模式的創新讓居民能夠在把垃圾分好類的同時,在站點把有用的東西變現,分類的積極性就會被廣泛調動起來。

商業利益變現機制驅動才是垃圾分類能否成功的核心,這也會推動垃圾分類最終成為一個可持續性的直達人心的長期共識。 這或許是未來重新開機垃圾分類可以思考的方向。

作者:王新喜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特許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