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索爾海姆:如果中國電動車是「產能過剩」,那美國矽谷的數碼產品是什麽?

2024-07-09社會
導讀:美國近期頻繁炒作中國在清潔能源領域「產能過剩」。事實上,中國在努力實作「雙碳目標」的同時,積極引入特斯拉等美國企業,促進本土新能源汽車產業最佳化升級,形成良性競爭,對全球綠色能源技術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歷史上,美國曾在幾乎所有產業部門都存在「產能過剩」。現在,美國應摒棄對華偏見,在綠色產業領域開展中美對話與合作,共促全球綠色發展。
今年3月,我去甘肅省武威市考察。我不住地提醒自己這不是做夢:廣袤的沙漠上布滿了太陽能電池板,一直延伸至地平線的盡頭。這座光伏電站是由中國三峽集團和內蒙古億利資源集團建設的,這兩家公司還有大量的風能發電業務。
可能我的想法有些簡單了,但我真的認為這正是世界所期冀的。對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投資,不僅降低了成本,還將綠色能源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使中國能夠在2030年前如期實作其碳排放達峰的目標。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大約在同一時間存取了北京,這使我有了不同的思考。從美國的角度來看,中國大規模推廣綠色技術並非對世界的巨大貢獻,而是一個「問題」——耶倫認為,中國在綠色領域存在「產能過剩」問題。
但這怎麽可能呢?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我清晰地記得2009年在哥本哈根氣候談判結束時,一些環保人士非常絕望,他們幾乎看不到解決方案。是啊,當時美國總統奧巴馬、中國總理溫家寶、德國總理默克爾、印度總理辛格和巴西總統盧拉都在場,但結果卻不盡人意。
當我們離開哥本哈根時,沒有人會想到在接下來的十年裏,太陽能的價格會下降近80%,海上風能的價格會下降近70%。這在很大程度上(當然並非完全)歸功於中國。我以為這正是我們所有人夢寐以求的。包括拜登政府在內的一些政府認為,我們需要將生產轉向綠色,而且必須是以創新、規模化、低成本的方式。
關於中國「產能過剩」的論調是反常識的,而且也與從亞當·斯密開始發展起來的所有經濟理論相悖。我的國家挪威在石油和漁業方面存在巨大的「產能過剩」。我們出口的石油遠遠超過國內消費量,我們捕撈的鱈魚和鮭魚也遠遠超過自給自足的消耗量。但正是這種「產能過剩」使我們能夠從美國購買手機,從法國購買葡萄酒,從中國購買電動汽車。
在近現代歷史上,沒有哪個國家比美國從「過剩」的產能中受益更多。在20世紀中葉,美國占全球經濟總量近一半,在幾乎所有產業部門都存在產能過剩,這使美國變得非常強大。目前,矽谷的數碼產品產能同樣嚴重過剩。如果矽谷的產品只供給加利福尼亞州或美國,那麽這個小山谷也就不會聞名世界了。
如今,中國在幾乎所有綠色部門都占據主導地位,在太陽能、風能和水力發電技術,以及電動汽車和電池方面的產量均占全球60%以上。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綠色轉型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沒有中國能不能實作綠色轉型?也許能,但成本會高得多,速度也會因而慢得多。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西方國家應該及早行動,面對中國在綠色轉型方面的領導地位,正確的做法是追求創新和綠色競爭,而不是走向保護主義。保護主義是「逐底競爭」,而綠色競爭則是「逐頂競爭」。
中國邀請特斯拉在上海建造超級工廠,為中國電動車市場帶來「鯰魚」效益,倒逼許多較小的中國企業力爭上遊。效果立竿見影,比亞迪、吉利、小鵬、蔚來等公司現在都成為了強有力的市場競爭者。華為和小米等科技公司也加入了這場競爭。
同樣,西方國家應該邀請比亞迪、寧德時代、隆基綠能、通威股份、金風科技和遠景科技投資歐洲和美國,這才能讓他們的企業加速發展。
去年我參觀了寧德時代公司,這是一家世界領先的電池制造商,為特斯拉及其他許多公司提供電池產品。寧德時代對德國的寶馬公司贊譽有加,多次表示寶馬對他們提出了高標準嚴要求,並透過分享技術和專業知識幫助他們起步。
這樣的夥伴關系可以復制,只不過,現在換成了中國企業領頭。
但一個巴掌拍不響,西方需要對來自中國的競爭作出建設性的回應才是。中國也可以透過對話合作來推動這一行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當然,每個國家都希望把就業機會留在國內:印度總理莫迪推出了「印度制造」戰略;法國總統馬克龍憂心法國的就業問題;德國總理朔爾茨則關註德國汽車工業的未來。所以,僅靠中國出口綠色產品是不行的,中國企業將被要求在歐美、亞非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我很高興能看到比亞迪在巴西投資,寧德時代在匈牙利投資,以及隆基綠能在越南投資……我們需要更多這樣的投資。
中國也應認真考慮那些抱怨中國市場沒有公平競爭環境的企業。例如,目前在中國的風電器材市場上,已經基本見不到外國企業了。這也許只是單純因為它們的競爭力不夠。但透過對話來確保市場的公平互惠準入,可以讓質疑者閉嘴。
2023年,中國的清潔技術研發投資額高達6760億美元,占全球總額的38%;而中國在清潔能源領域的總投資達8900億美元,太陽能和風能新增裝機300千兆瓦,是挪威總水力發電能力的10倍。這些水電在嚴寒冬季溫暖了所有挪威居民,並滿足了所有的電力需求。
中國在綠色領域的「產能過剩」理當受到贊賞,而非批評。但也應當促進深入對話,以確保所有國家都能從中受益。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本文原文發表在中國日報國際版,原標題為 "Fool's errand"
出品:中國日報中國觀察智庫
責編:宋平 欒瑞英
編輯:張釗
實習生李經緯、孫維蘋亦有貢獻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