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資金面偏緊「小錢荒」再現?央行今日再向市場凈投放982億元

2025-01-20社會

財聯社1月20日訊 (記者 曹韻儀) 繼上周央行超萬億元凈投放後,今日央行再向市場投放流動性。今日,央行進行123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當日實作凈投放982億元。

本周資金面的核心變量,是央行的對沖方式,市場靜待央行加大投放。業內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伴隨春節臨近,接下來央行還會開展較大規模14天期逆回購,但資金面偏緊的狀況可能還會延續一段時間。

「1月DR007等資金利率中樞出現一定振幅上行的可能性比較大,與之前兩個月相比,流動性會相對偏緊一些。這也有利於穩定外匯市場,避免人民幣貶值預期過度聚集。」業內人士表示。

節前流動性偏緊 「小錢荒」階段再現?

今日,央行進行123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由於今日有248億元逆回購到期,當日實作凈投放982億元。上周央行開展9584億元的超大規模逆回購,隨後兩日向市場釋放了12989億元的流動性,不過市場認為,央行雖有加大流動性投放,但整體仍偏審慎,並未降準,資金面整體趨緊,「小錢荒」階段性再現。

從資金利率來看,隨著央行加大投放力度小幅回落。上周五,資金利率漲跌互現。Shibor隔夜上行1.5個基點報1.848%,7天Shibor下行15.3個基點報2.039%。從回購利率表現看,DR007加權平均利率下降至2.1244%,高於政策利率水平。上交所1天國債逆回購利率(GC001)上升至3.495%。截至發稿,資金利率繼續下降,隔夜Shibor報1.8350%,7天Shibor報2.013%。

觀望節前流動性,市場認為仍將維持緊平衡。首先,本周逆回購規模仍然較大。1月20日,央行本周逆回購到期規模總計達到14,848億元。具體來看,周一到期規模為248億元,周二550億元,周三顯著增加至9595億元,周四為3405億元,周五1050億元,均為7天期。

東方金城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盡管近日央行逆回購凈投放規模超萬億,而且伴隨春節臨近,接下來央行還會開展較大規模14天期逆回購,但資金面偏緊的狀況可能還會延續一段時間。

「我們判斷1月DR007等資金利率中樞出現一定振幅上行的可能性比較大,與之前兩個月相比,流動性會相對偏緊一些。這也有利於穩定外匯市場,避免人民幣貶值預期過度聚集。」王青表示。

民生證券固收分析師譚逸鳴認為,春節前資金面或延續緊平衡狀態,銀行間流動性缺口仍需填補,一是地方債的發行逐步增多,二是社融信貸投放多增下對流動性的擠占,三是稅期與跨春節對資金的擾動,故而資金價格偏貴、波動偏大的情形或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

節前央行料加大投放力度 降準預期漸濃

面臨1月稅期,歷年往往透過多投逆回購、降準和MLF等形式對沖,據統計2019-2024年央行在1月稅期投放資金規模多在1.5萬億以上,而今年僅凈投放不到5000億元。稅期過後,央行會加大投放量嗎?

對於本周央行的操作,市場預期將會加大貨幣投放力度平抑資金波動,引導資金面趨於平衡。而從方式上而言,降準仍可期。

譚逸鳴表示,具體從方式上來說,降準仍然可以期待。「一方面,支持性的貨幣政策立場下,流動性的平穩均衡仍是大前提, 另一方面,隨著政府債發行逐漸放量、大行負債端資金壓力較大,或需要央行加碼投放進行呵護,疊加歷史上臨近跨春節,資金面通常有收斂壓力,央行往往透過加大投放、適時降準以對沖。」

王青認為,當前央行已暫停二級市場國債買入操作,接下來會透過加大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力度,繼續實施較大規模的買斷式逆回購,適量續作MLF等其他政策工具,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資金面持續大幅收緊的可能性也不大。背後的主要原因在於,年初宏觀政策在穩增長方向持續發力,貨幣政策基調已由「穩健」轉向「適度寬松」,強調「保持流動性充裕」。

「接下來面臨跨春節,央行的對沖方式是資金面的核心變量,最優的情景是降準,視窗期可能在1月20日杜林普就任之後,如果加征關稅10%落地,可能會有較大力度的降準。」華西宏觀固收分析師肖金川表示。

「著眼於支持一季度銀行「信貸開門紅」,緩解近期存款增速放緩對銀行信貸投放能力的影響,同時支持年初較大規模的政府債券發行,不排除春節前降準的可能。這也能兼顧春節前流動性安排。」王青指出。

(財聯社記者 曹韻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