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曾思怡
全國高鐵建設放緩之際,山東卻越跑越快,沖至全國第一。
今年10月,伴隨濰坊至煙台高鐵(以下簡稱濰煙高鐵)開通營運,山東省高鐵營運裏程達3047公裏,裏程位居全國第一。
不過山東高鐵建設並非一直如此強勁。
時代周報記者梳理發現,2018年以前,經濟體量常年排在全國第三的山東,其高鐵路網密度卻難進全國前十陣營,作為山東「雙子星」之一的青島,高鐵建設行程甚至慢於魯西地區。
青島 圖源:圖蟲創意
於是著急的山東,開始暗自發力。
2018年【山東省綜合交通網中長期發展規劃(2018-2035年)】釋出,提到要適度超前規劃建設綜合交通網絡,其中高鐵領域計劃2025年裏程達4500公裏,2035年裏程達5700公裏。
自2021年國務院釋出的【關於進一步做好鐵路規劃建設工作的意見】以來,高鐵建設審批收緊,不少地方高鐵計劃被陸續放緩或叫停,高鐵建設收縮明顯。在此背景下,山東為何快跑?
山東加碼高鐵建設背後,又是怎樣一盤賦能區域經濟的棋局?
高鐵裏程第一省
山東高鐵裏程,並非首次登上全國第一。
時代周報記者梳理發現,2023年底全國各省高鐵裏程盤點中,山東就以高鐵裏程2810公裏位居全國第一。
把時間再往前推5年。2018年底,山東高鐵營運裏程1240公裏,還排在全國第7位。不過自那以後,山東高鐵裏程每年增量百公裏以上,至多時甚至1年增長600多公裏,此後年年站穩全國前五陣營,最近兩年更是與廣東輪流值守全國高鐵裏程第一省。
突飛猛進的數據,化為條條鐵路盤踞大地。
目前,山東共有11條高鐵在營運,全省16個市,其中已有14個實作「市市通350高鐵」,省會濟南距「米字型」高鐵樞紐僅差一筆,早前高鐵建設較慢的膠東半島,已經實作高鐵成環,其中青島、煙台、威海3地更是縣縣通高鐵。
另據公開資料,目前山東高鐵出省通道達5條,以省會濟南為中心,2小時通勤圈覆蓋省內高鐵沿線城市。濟南、青島實作高鐵公交化執行;濟南到北京一天有100多趟高速列車,最快只需1小時20分鐘,到上海最快只需3小時。
盡管裏程數量已達第一,但山東高鐵裏程還在增長。
當前山東在建高鐵6條,分別為雄商高鐵、津濰高鐵、濟濱高鐵、濟棗高鐵、濰宿高鐵以及青島連線線(青島至京滬高鐵輔助通道鐵路),在建總規模達1340公裏。
時代周報記者整理發現,根據規劃,這些高鐵將在2028年底之前全部建成通車,屆時山東高鐵裏程將達4387公裏。
圖源:圖蟲創意
山東高鐵的突飛猛進,其實早有跡可循。
山東省新聞網站舜網在今年初發文表示,5年前,山東高鐵通車裏程只有1200多公裏,在全國排第7,高鐵通車密度只排在第13位,這與經濟大省的地位不符。當年,山東GDP7.65萬億元,位列全國第3。
因此在2018年山東釋出的【山東省綜合交通網中長期發展規劃(2018-2035年)】中,指出山東高鐵建設存在網絡布局不夠密等問題,從而提到要按照技術標準先進、規模適度超前的定位,高起點、高標準、高質素規劃建設綜合交通網絡。
其中在高鐵領域,計劃2025年高鐵裏程達4500公裏,至2035年高鐵裏程達5700公裏,高鐵網絡覆蓋縣域範圍達93%,高鐵通道進出口增加到15個,時速350公裏高鐵占比超80%,形成覆蓋全省的「省會環、半島環、省際環」格局。
不論從體量還是覆蓋面,均可見山東發力高鐵的決心和野心。
而從高鐵規劃路線來看,著重填補、加強「雙子星」濟南和青島城市群高鐵覆蓋力度之意明顯。
至2023年11月,當地又釋出【山東省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2023-2035)】,規劃方面再提「適度超前」,一些預期數據也較2018年時期提出的更上一層樓。
在區域聯通方面,提出省會、膠東、魯南經濟圈建成「濟南、青島兩心輻射,臨棗濟菏一帶相連」的一體化交通網,對外與京津冀、長三角、黃河流域及中邊省份之間的快速通道布局更加完善。
具體到高鐵領域,高鐵裏程要達到6500公裏以上,且市市通高鐵,高鐵站服務範圍覆蓋全部鄉鎮節點。
為什麽是山東
高鐵建設收縮之際,為何山東依舊快跑?
2021年以來,高鐵大建和鐵路企業債務壓力大等話題,在交通行業引發頻頻討論,也陸續有國家檔、會議提出,要重視高鐵建設的投入產出比,對地方報批的高鐵規劃執行更嚴格的稽核機制,推進「鐵路市場化改革」等。
在此背景下,不少地方高鐵計劃被陸續放緩或叫停。
有統計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國規劃建設專案並未實作全面開工,預計到明年末,仍將相當比例的專案不能按計劃開工。
山東高鐵建設為何勢頭猶盛?
一方面,加強行內外通,是山東經濟發展的需要。
具體來看,近年山東高鐵建設,一大特征是重點服務省會、膠東和魯南三大經濟圈,推進經濟圈和城市群發展行程,同時外聯京津冀、長三角和黃河流域地區等,加強與全國重點經濟區域的聯通和交流。
省會濟南 圖源:圖蟲創意
對此,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新技術促進分會專家委員解筱文指出,從山東當地而言,政府願意大力投入高鐵建設,主要是出於長期的經濟轉型和區域協調發展的考量。高鐵建設能夠帶動沿線城市的經濟發展,促進城市化行程,加強城市群之間的聯系,提升山東整體的經濟活力和競爭力。
「盡管部份路線可能在營運初期難以盈利,但隨著經濟發展、人口流動增加、產業結構升級等因素的綜合作用,長期來看有望改善營運效益,而且高鐵建設帶來的間接經濟效益,如吸引投資、帶動旅遊等方面的收益也是十分可觀的。」
另一方面,山東在國家交通戰略布局中地位猶為重要。
「國家考慮的是長期的經濟、社會和戰略效益,批準山東高鐵建設是基於宏觀戰略視角。」
解筱文認為,山東在地理上連線南北、貫通東西,當地高鐵建設有利於完善全國高鐵網絡布局,加強沿海地區以及與內陸的經濟聯系,對於國家整體經濟的協調發展、區域均衡戰略實施等有著深遠意義。
值得註意的是,山東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早在當地國土空間規劃有詳細描述:山東地處中國東部沿海,北接京津冀,南連長三角,西引黃河流域,東與日韓隔海相望,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和北方地區經濟發展的戰略支點,是促進南北均衡發展、東西陸海統籌,聯通東北亞和「一帶一路」的重要樞紐。
而便捷通達的交通網絡,將進一步激發山東地理條件的優勢和潛能,為山東乃至全國經濟發展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