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隨著新能源汽車的不斷發展,新架構和新平台的競爭,成為眾多頭部車企造車角力的新領域。在行業中,包括吉利的浩瀚架構、比亞迪的璇璣架構、廣汽埃安的星靈架構以及紅旗剛剛推出的天工架構都是典型代表。
這幾大架構各有千秋,比如浩瀚架構構建了硬件層、系統層和生態層三位一體的立體化布局,璇璣架構實作電動化與智能化的高效融合,星靈架構特別針對智駕安全進行升級,而身處東北的紅旗推出的天工架構,則更多地依靠嚴寒地區的電池研發和熱管理實踐經驗,電池低溫效能尤為突出。
冬季一直是電動車的續航「殺手」,低溫環境下,眾多新能源汽車續航裏程嚴重縮水,這也是整個行業亟待攻克的難題。1月7日,紅旗天工08在長春一汽研發創新基地正式上市,其強悍的低溫效能表現成為業界關註焦點。
冬季續航表現上,紅旗天工08搭載低溫高倍率電池系統和全場景電池溫度控制技術,在-10℃時電芯能量保持率達93%,-20℃時達85%,在-10℃低溫條件下,充電10%-80%所需時間僅為38分鐘。與競品普遍需要50分鐘以上的時間相比優勢顯著。
在紅旗天工08當晚釋出的23.98萬元-33.98萬元的 售價區間中,其將面臨智界R7、阿維塔11和小鵬G9的挑戰。相比上述對手,安全性是紅旗天工08的一大亮點,其采用「9pM」籠式車身結構,高強鋼占比高達74%,關鍵區域最大屈服強度2000Mpa。電池安全方面采用蜂窩式吸能箱體結構設計和高強度鋼底護板,可承受20噸大卡車的撞擊,電芯六面體絕緣防護技術為電芯提供全方位保護。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首席專家王軍雷在釋出會上表示,紅旗天工08此前成功透過了「魔鬼四連環」測試和「戰損版」電池包槍擊實驗,展示了紅旗在電池安全技術領域的領先優勢。
封面新聞記者 劉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