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機,這一特種器材,在生產、安裝、使用及維修等各個環節均受到嚴密的監管。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部份加油站仍能設法突破監管,實施作弊行為,嚴重侵犯了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近期,福建漳州俞先生與河南張先生在加油過程中均遭遇了疑似「油量短缺」的問題。俞先生的50升油箱在油表顯示剩余續航40公裏時,竟被加了56.48升油;而張先生通常在油箱剩余兩格時加油,行駛300公裏需加30升左右,但在某次行駛290公裏去加油時,加油量卻高達40升。這些事件引發了消費者對於加油機作弊的廣泛關註和質疑。
經過深入調查,記者發現加油站的作弊手法多種多樣,其中油槍空轉、調整加油機計油器和主機板參數等手法尤為常見。這些作弊手段不僅隱蔽性強,而且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而持續升級。在廣西賀州某加油站,執法人員甚至發現了透過遠端控制程式進行作弊的惡劣行為。該程式能夠設定參數,使得正常加油多次後系統僅顯示少數記錄,從而大肆偷逃稅款,數額之巨令人咋舌。同時,該加油站還透過刪除後台數據等手段來規避監管部門的檢查。
此外,一些不法公司還開發了表面看似完全一樣的油站管理系統,分別供加油站前台和後台使用,以此繞過加油機原有芯片的防作弊系統。這種作弊手法不僅隱蔽性強,而且操作簡便,甚至存在手機版的作弊軟件,使得作弊行為更加肆無忌憚。
」為了嚴厲打擊此類犯罪行為,全國公安機關已經展開了大規模的專項行動,成功偵破加油機作弊案件95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98名,查處各類作弊器材9000余件,並查明偷逃稅款高達7.9億余元。這一系列行動充分展示了公安網安部門對於加油機作弊犯罪的零容忍態度。
在此,我們也提醒廣大消費者,在選擇加油站時一定要謹慎,盡量選擇正規、信譽良好的加油站進行加油,以保障自身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同時,我們也呼籲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加強監管和打擊力度,共同維護一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