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日鐵收購受阻反映美戒心不減

2025-01-10社會
這是1月7日在日本東京拍攝的日本制鐵公司總部。 新華社記者 張笑宇攝
日本制鐵收購美國鋼鐵公司的「拉鋸戰」已經持續超過1年。出於政治考量,美國總統拜登在1月3日親自否決了收購案,引發日鐵和美鋼強勢反抗,甚至史無前例地對包括拜登在內的美政府高級官員進行起訴。這場曠日持久的收購案正在向著「鬧劇」的方向發展,給未來日美經濟合作和日美關系籠罩上一層陰霾,也反映出美國對日本的戒心並未消減。
日鐵美鋼「雙向奔赴」
早在2023年12月18日,日本制鐵就宣布了對美國鋼鐵公司的收購計劃,雙方均認定這是一筆最佳交易,稱為「雙向奔赴」也毫不為過。日鐵的收購計劃規模達到史上最大的2萬億日元,如果收購成功,企業全年粗鋼產量將從全球第4躍升至第3。
事實上,日鐵為收購美鋼已經近乎「背水一戰」。日本國內方面,由於內需不足,市場規模急劇縮小,日鐵逐步停運了鹿島地區的高爐以削減產能。中國市場方面,由於汽車行業競爭激烈,重點業務日系車用鋼材難有用武之地,日鐵解除了與中國寶鋼的合資業務關系。除此之外,日鐵還出售了在南韓浦項制鐵持有的全部股份。這一系列操作,均是其為轉移戰略重心,向需求穩定、市場規模大的美國,以及鋼鐵需求持續擴大的印度進軍做準備。據日本媒體報道,為應對美國反壟斷當局審查,日鐵已經與歐洲鋼鐵巨頭安賽樂米塔爾簽訂合約,一旦收購美鋼成功,將向其出讓持有的亞拉巴馬州汽車鋼板生產企業AM/NS卡爾弗特的全部股份。然而,日鐵全球戰略「出師未捷」,未來在美戰略恐不得不面臨重大調整。
反觀美鋼方面,更是需要日鐵註資「續命」。美鋼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鋼鐵公司,但由於美國的鋼鐵關稅政策限制,美鋼對高爐設施投資力度不足,早已掉出第一梯隊。其對於日本制鐵註入資金可謂翹首以盼,甚至期待重新建設的現代化高爐設施能夠帶動當地就業和經濟發展,並希望日鐵在高端鋼材領域的技術支持可以幫助其打一場「翻身仗」。
收購案頻頻受阻
反對此次收購案的最關鍵角色是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USW)。在日鐵明確收購計劃當天,其主席就聲稱對交易感到失望,並表示要提醒政府註意這場收購是否符合美國的國家安全利益。該聯合會成員來源廣泛,人數近百萬,是美國總統選舉中兩黨重點爭奪的物件,受此影響,美國候任總統杜林普和總統拜登彼時也先後表態將阻止收購。雖然日鐵進行了多方面努力,先後制定了近30億美元的投資計劃,並作出收購後美鋼董事會美籍成員過半、10年內不會削減美鋼產能等承諾,但如此條件依舊沒能換來與USW的有效溝通。
伴隨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在審查最終期限的2024年12月23日未能得出結論,美國總統拜登成為最後「一錘定音」的角色。在今年1月3日的聲明中,拜登叫停了收購計劃,並表示外國控制美鋼公司會給美國國家安全和關鍵供應鏈帶來風險。日本經濟學界認為,所謂的國家安全風險並不存在,拜登阻止日鐵收購案,完全是出於政治考慮,而非理性的經濟決策。
日鐵美鋼訴諸法律
日鐵美鋼對收購案被中止並未坐以待斃,而是前所未有地將總統拜登、CFIUS主席耶倫、司法部長梅歷克·加蘭告上美聯邦上訴法院,指控其審查過程違反憲法規定的程式,涉嫌政治幹預。此外,日鐵還對美鋼鐵企業克里夫蘭·克里夫斯及USW主席戴維·麥考爾提起民事訴訟。日鐵稱,有證據表明,拜登與克里夫蘭·克里夫斯以及USW進行了「阻止日鐵收購以換取大選支持」的勾兌行為,即拜登關於阻止收購的判斷並非出於國家安全,而是與企業和工會間進行利益交換的結果。日鐵還聲稱,受USW支持,在收購美鋼競爭中敗給日鐵的企業克里夫蘭·克里夫斯為避免美鋼競爭力提升,涉嫌炮製了對日本制鐵的中傷資訊。
然而分析認為,雖然日鐵美鋼起訴過程「轟轟烈烈」,但最終結果可能不了了之。從歷史上看,在CFIUS審查後,因起訴推翻總統命令的情況只有1例。有觀點認為,即便不能起訴成功,日鐵此次的強烈反抗和起訴行為本身也將給美國政府帶來震懾效果,為今後日企在美收購創造更好條件。也有分析認為,雖然杜林普此前也表態將阻止收購,但出於其商人思維特點,以及有過改變自己想法的先例,日鐵的真正意圖是拖延時間,為與美國新一屆政府談判創造機會。
日本各界對拜登以「國家安全」為由阻止收購表示不解和擔憂。日本首相石破茂稱,雙方作為同盟國家,如果不說明為什麽存在安保方面的擔憂,今後就無法繼續展開討論。日本產業界對赴美投資已經事實上出現擔憂情緒,強烈要求美國政府采取應對措施,消除日本企業的擔憂。
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發表聲明稱,日本是美國最大的投資國和同盟國,但以安全保障為由阻止收購,不得不擔憂這對今後日企對美投資乃至日美經濟關系的影響,對此表示遺憾。有分析人士認為,這說明在美國,主張加大防範與控制的「日本異質論」依然存在土壤,對日本經濟的戒備感和疏離感也遠未消失。日本經濟界認為,如果這種局勢發展下去,由於日本企業比以往更深刻意識到政治和安保風險,對美投資判斷的門檻將不可避免地提升,而對美投資放緩事實上最終將導致美國利益受損。
也有觀點認為,阻止日鐵收購美鋼,已經成為拜登給日美關系留下的一項「負面政治遺產」,也可視作日本面對未來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一次「預演」,恐怕今後要做好迎接在關稅等問題上承壓的準備。 (作者:陳益彤 來源:經濟日報)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