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探訪預定利率「2時代」保險銷售現狀:增額終身壽仍是主力,分紅型產品上場

2024-10-08社會

根據監管要求,9月1日起,普通型保險產品預定利率上限降至2.5%;10月1日起,分紅型保險產品預定利率上限為2.0%。當前,預定利率進入「2時代」,保險市場格局悄然生變,各類保險產品的銷售策略與銀行的取舍也隨之調整。

預定利率下調後,哪類保險產品成為市場主流以及銀行重點推薦物件?10月7日,北京商報記者走訪多家銀行網點後發現,除了傳統的增額終身壽險等保險產品之外,采取保底+浮動收益的分紅險產品也越來越多走上貨架,尤其是兼顧保底和分紅的分紅型增額終身壽險,正在成為銀行新的發力產品。

增額終身壽險依舊走俏

今年以來,儲蓄型保險持續熱銷。其中,預定利率3.0%的增額終身壽險以其回報率較高、產品設計靈活等特點,成為市場上最為熱銷的儲蓄型保險產品。

不過,較高的預定利率也使得保險行業利差損風險增加。為此,監管於8月下發【關於健全人身保險產品定價機制的通知】,調降了普通型、分紅型、萬能型保險產品預定利率,預定利率超過上限的保險產品目前已經停止銷售。

預定利率下調後,保險市場有哪些新變化?記者於10月7日走進各銀行網點進行了探訪。

某國有銀行理財客戶經理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雖然收益不如以前了,但是增額終身壽險還是最近賣得最火的產品,如果是年輕的客戶,我們一般都會建議購買增額終身壽險產品。

實際上,不僅是銀保渠道,在個險渠道和中介渠道,增額終身壽險也是當下的熱門產品。記者註意到,不少保險代理人還在朋友圈「叫賣」增額終身壽險。

「增額終身壽險在預定利率下調後依舊受歡迎,主要是因為其具有較高的保證利率以及較高的靈活性,可以隨時退保提取現金價值。」掌如研究院院長何基永分析,在當前利率環境下,增額終身壽險能提供相對穩定的收益,加上中長期對於利率下行的預判,增額終身壽險的優勢更為明顯。

分紅型產品重要性提升

走進某城商行大廳,北京商報記者便註意到一張保險產品宣傳牌:「投我五年,保您一生,詳詢大堂經理。」該行的大堂客戶經理向記者推薦了一款大家人壽承保的分紅型終身壽險。

未來,分紅型保險產品將成為險企銷售的重要產品。近期,多家上市險企在2024年中期業績釋出會上明確表示,後續產品策略將聚焦分紅險。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中國太平等大型險企高管均表態計劃將分紅險銷售占比提升至50%。

此前,分紅險一直是中國人身保險市場的主打險種。北京聯合大學商務學院金融系教師楊澤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當前的實際來看,在利率不斷下降、其他投資產品波動較大的環境下,分紅險能在獲得保險保障的同時,分享保險公司經營所得,是不錯的選擇。

在各類分紅型保險產品中,分紅型增額終身壽險的關註度更高。另一股份制銀行客戶經理告訴記者,未來該銀行的主推產品是分紅型增額終身壽險,這類產品除了2.0%預定利率保證收益之外,還有分紅,組合下來收益還不錯。不過目前新的產品還沒完全上線,預計節後才能上線完畢,近期銀行進行了統一的銷售培訓。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分紅型增額終身壽險在保留預定利率2.0%收益的基礎上,還可根據保險公司的實際經營情況,向保單持有者發放分紅。但需要註意的是,影響保單紅利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分紅保險業務的實際經營狀況,因此,每年的紅利分配存在不確定性。

資深精算師徐昱琛表示,分紅型增額終身壽險保證部份的預定利率有所下降,現在是2.0%,比傳統增額終身壽險的2.5%低0.5個百分點。保證部份之外,客戶能夠享受分紅收益,保單持有人可以跟保險公司分享分紅產品的經營成果。

未來的人身險市場,分紅型保險產品和傳統的增額終身壽險哪類產品會更受歡迎?徐昱琛表示,增額終身壽險和分紅險其實並不矛盾,增額終身壽險中,既有傳統型產品,也有分紅型產品,至於哪類產品會銷售得比較好,其實還是要看產品自身的收益水平。

徐昱琛簡單舉例表示,按規定,保險公司應至少將分紅保險業務當年度可分配盈余的70%分配給客戶。如果一家保險公司分紅險保險資金的投資回報率是3.5%,減去2.0%的保證收益部份,將剩余1.5%,用這1.5%乘以70%,那麽客戶保單持有人能夠再拿到1%左右的分紅收益。

更應關註長期價值

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無論是選購傳統型保險產品,還是分紅型產品,需要結合自身情況進行選擇,並關註其中的風險。

徐昱琛提示,傳統的壽險產品更看重中長期的價值,消費者需要註意,短期內退保會產生資金損失,消費者應根據自身需求選購,追求中長期的穩定收益,而非短期內的高收益。還要註意如果選購分紅型產品,在保險公司的分紅賬戶的投資回報不是特別好的時候,分紅險的分紅部份有0的可能。

北京金融監管局近期也釋出消費者風險提示指出,消費者在購買保險產品前,務必仔細閱讀保險合約條款,了解產品的保費繳納、保障範圍、理賠條件、除外責任等關鍵資訊,比較不同產品優劣勢,評估自身需求與產品特性是否匹配,作出符合自身實際的理性選擇。

北京商報記者 李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