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雲離著我們很遠。
所以能看到各種形狀,而且看起來只有一坨,個頭不大。
那問題來了,
雲離我們到底有多遠?
雲裏面到底是啥構造?
為啥那麽一大坨在天上掉不下來?
最簡單的辦法,坐飛機或者熱氣球去看看。
但是一般人沒這條件啊。
告訴你,不用這麽麻煩,
其實雲的內部我們很常進。
那呢?
春秋季節,下大霧的時候,你就相當於一頭鉆進雲裏了。
雲主要是由於空氣中水汽凝結或凝華形成的氣溶膠系統。
所以,雲和霧本質是一個東西,只不過高度不同罷了。
那啥叫氣溶膠啊?
豆漿見過吧,豆漿就是溶膠。
豆漿的微粒大小通常在1-5納米之間,
這些顆粒足夠小,不光可以長時間懸浮在液體中,不容易沈底,
還順便達成了膠體的條件,表面都帶相同電荷。
因為電荷同性相斥的原理見面二話不說先互踹一腳。
於是就成了瞎幾把亂跑的狀態。
瞎幾把亂跑就叫布朗運動。
這種微粒帶相同電荷瞎幾把亂跑不容易沈澱的狀態就叫做溶膠。
把溶膠裏的水換成空氣,就是氣溶膠了。
既然知道雲原型是溶膠,那讓他下雨就很容易了。
要麽降低下溫度,
溫度低了水汽凝結成水或者直接結冰凝華,聚集多了自己就掉了下來。
所以幹冰是人工降雨是常用的方式。
要麽撒點中性鹽,
中性鹽把電子中和,水分子更易凝結也會掉下來。
所以灑碘化銀也是常見的人工降雨選項。
要麽整點酸或者堿,改變PH環境。
比如生火產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氣溶膠加上微小顆粒物也會顯著降低雲的壽命。
也可能使雲產生更多小水滴導致光陰天不下雨。
這不跟做豆腐的原理一樣嘛!!!!
當然了,咱得正規點,不能說打雷下雨是做豆腐。
這些能促使水汽在其表面凝結形成雲滴的元素統一叫 雲凝結核 (Cloud Condensation Nuclei, CCN)
那雲到底有多大?
這個問題有點麻煩,因為雲也分好多種。
按高度分大概三種,
低雲(低於2000米),中雲(2000-6000米),這倆常見且種類多
高雲(6000米+),咱坐飛機看到機翼下的雲海,就是這部份雲。
按形態分也分三種,積雲(Cumulus)層雲(Stratus)卷雲(Cirrus)
要是再細分的話是三族十屬二十九類。
長得一坨一坨的,就是積雲:體積大約在1立方公裏到10立方公裏之間。
遠看長成一灘,近看遮天蔽日,面目不清的是層雲,體積非常巨大,覆蓋數百平方公裏的面積,厚度在幾百米到1公裏之間,長時間的陰天下雨,他幹的。
看著超級遠,在空中跟羽毛似得打卷的就是卷雲,可以覆蓋數千平方公裏吧,雲裏的顏值擔當
那怎麽測量雲離我們多遠呢?
氣象局一般透過高空氣球,氣球上掛著探空儀。氣球往上飛速度可以視為固定,只需要記錄下遇到雲層的高度然後再記錄時間就知道雲的距離了。
另一個法是透過氣象雷達,雷達波碰到雲層會反射回來,記錄下延遲t,光速安300000算。
距離=300000*t/2
這些玩意我們都沒有,就沒辦法估算了嗎?
也有,可以使用雙目測距法計算。
像我們看戰爭劇,有時炮手舉著大拇指進行測距。
方法非常簡單,手臂平伸,舉起的大拇指。
拇指對著目標,閉上一支眼觀看剛好拇指把目標擋住。
說明這是一個直線。
然後手不動,切換到另一只眼,就會發現目標偏離了原來的位置。
記錄下偏離的距離*10,就是大概的距離。
要說原理就更簡單了,就是咱初中的幾何題。
如圖,已知兩眼之間為6cm,手臂長60cm,已知y=10,x等於幾?
雙目測距法套用非常廣泛,而且精度不錯,二戰時使用的體視式測距儀也是這個原理。
但是,如果靠拇指測雲,測不出來,
因為離著太遠了,倆眼壓根看不出區別,誤差已經大的沒譜。
可以使用相機,手臂長為相機焦距,然後增加兩個相機之間的距離,
y的改變就會很明顯,精度就上去了。
那有啥辦法簡單測出來呢?
也有,
給氣象局打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