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寵物

為什麽鏟屎官和貓說話時,會不自覺的用「夾子音」?

2023-11-01寵物

不一定。我有時候也會用謙大爺母親的腔調——謔哈!哈!哈!

辛巴打小就是個煙嗓,我以前的惡趣味之一就是捋著胸前並不存在的胡子,粗著嗓子跟辛巴說話。開始它會特別難以置信,眼睛瞪得溜圓,一副「我媽怕不是瘋了吧」的困惑。不過沒幾次它就習慣了,報玩了。

「小煙嗓」辛巴

咳咳,說正事。鏟屎官們到底是咋「夾」起來的呢?

1. 定向性的「加密語」

人們在於貓咪交流是會使用一種特殊的語氣和語調,被稱為貓咪定向語言或者CDS(cat-directed speech)。 顯著特征就是語句較短、多重復詞和疊詞,以及高音調和增加的音高變化 (熟悉的夾子音出現了)。

2022年巴黎南泰爾大學行為學認知發展實驗室,透過對比主人與陌生人,分別對貓咪使用正常語調(ADS)和貓咪定向語言(CDS)交流,觀察貓咪的不同反應 [1]

實驗顯示:比起正常語調,當主人用CDS呼喚貓咪時,貓咪會有更明顯的反應和回應。 (陌生人呼喚時這種對比並不明顯)。

2. 被偏愛的「夾子音」

貓咪為啥會更喜歡夾子音這種定向語言呢?

首先,貓咪的聽力範圍是在45-64000Hz, 這其中2000-6000Hz是貓咪更容易聽到的聲音, 有說法解釋這個頻率的聲波剛好是小貓的叫聲。

其次, 貓咪「傳統美食」嚙齒類和鳥類都是更擅長發出高音調的聲音, 而可能捕食貓咪的動物通常更常發出的是低音調的聲音(比如蟒蛇)。

而貓咪偏愛的聲音在人類這裏恰巧就是高音明顯的「夾子音」, 這也是為什麽大多數流浪貓更喜歡碰瓷女生的原因之一。

網圖,侵刪

3. 幼態臉的「蠱惑力」

無論是臉還是恰恰好的體重,貓咪都具備了baby schema (憐幼觸發特質)的特征,這就是的貓咪在人類眼裏完全就是個「需要被憐愛的小baby」,這也是我們覺得它們「可愛」的原因。

baby schema是由奧地利 動物習性學 創始人 、諾貝爾生理學 或醫學獲得者,康拉德·勞侖茲 (Konrad Lorenz)提出。嬰兒圖式 指定了人類兒童或年幼動物的幼態比例,尤其是某些面部特征,比如大眼、大頭、短鼻等能夠引發成人的養育之心,刺激人類的育幼行為 。

巧合的是,我們對著人類baby也習慣使用「夾子音」,而這兩種「夾子音」非常相似,都具有高音調和增加的音高變化。 [2]

ADS-正常語言;PDS-寵物定向語言;IDS-嬰兒定向語言

更有意思的是這種會對baby使用定向語言的現象並人類的專利, 科學家在獼猴、松鼠猴、斑胸草雀、瓶鼻海豚、大猩猩等動物身上都觀察到了這種微妙的轉變。其中瓶鼻海豚和人類有相似的長期母子育幼期,而海豚媽媽在小海豚身邊是,發出的標誌哨聲(signature whistle)明顯音調更高、頻率範圍更廣 [3]

由此可見「夾子音」這事,還真是一場主人與毛崽子之間的「雙向奔赴」啊。

謔哈~哈~哈~哈~。

網圖,侵刪

關註小方,解鎖更多擼貓熱知識~

參考

  1. ^ Discrimination of cat-directed speech from human-directed speech in a population of indoor companion cats (Felis catus) Animal Cognition ( IF 2.7 ) Pub Date : 2022-10-25 , DOI: 10.1007/s10071-022-01674-w https://www.x-mol.com/paper/1584952665412472832
  2. ^ Pet-directed speech draws adult dogs' attention more efficiently than Adult-directed speech. Scientific Reports ( IF 4.6 ) Pub Date : 2017-07-10 , DOI: 10.1038/s41598-017-04671-z https://www.x-mol.com/paper/303160
  3. ^ 和寶寶說話忍不住變成娃娃音?新研究發現:海豚媽媽也這樣! https://animal-friendly.co/wild/41677/?am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