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小貓小狗對「夾子音」更容易有反應,這是有科學依據的。
在歐洲,有學者做過這樣的實驗。他們預先錄好不同語調的人聲,包括類似人類嬰兒的「夾子音」,也包括正常成年男女的人聲,然後播放給貓咪和狗狗聽,同時用核磁共振的儀器觀測動物大腦的反應。實驗的結果是,當貓咪和狗狗聽到「夾子音」時,它們大腦的反應最為強烈。
我們也經常會看很多專業的訓練師在和它們的貓狗互動時,會刻意使用比較歡快高調的聲音,尤其是誇獎動物的時候。很多年前,我自己在參加一次訓練師課程的時候,導師也特意要求我們練習使用「夾子音」。對於我這樣一個中年大叔,屬實不容易,那堂課至今還印象深刻。
至於很內送流量備援容錯機制人使用「夾子音」,也和他們日常和寵物互動過程中的潛移默化有關。因為主人會發現當他們使用「夾子音」的時候,寵物往往會表現得更開心,反應也會更快。所以主人不自覺地就越來越習慣使用「夾子音」。
最後提個問題,有些傳統訓練師在訓犬的時候,會大吼一聲「好狗」來肯定狗狗的行為,而不是使用嗲嗲的「夾子音」,這樣做是正確的嗎?這樣做的原因又是什麽呢?感興趣的大家不妨來討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