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的言語,如同種子,深植在孩子心田,塑造著他們的未來。
不論日子怎樣艱難,作為家長,我們都應慎言慎行,用溫暖、鼓勵的話語滋潤孩子的心靈。
——敖爸
曾經有位親戚上門做客,在閑聊中,親戚向我傾訴了近一個小時的煩惱。
他提到,近來家中氣氛緊張,與孩子的關系日益僵化,時常因瑣事爭吵不斷。
起初,我以為是孩子學業上的壓力導致了家庭氛圍的緊張。
然而細聽之下,才發現問題的根源在於親戚與孩子的溝通方式。
我這位親戚,向來心直口快,不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言語。
工作中遇到了挫折,回家便對孩子大吐苦水,將負面情緒一股腦兒地傾瀉給孩子;
對自己的工作現狀不滿,就向孩子抱怨是原生家庭的拖累;
抱怨過後,又責怪孩子不夠努力,認為自己顏面盡失是因為孩子成績平平。
在親戚孩子的眼中,他的父母就像一個「滿載負能量的貨車」,隨時都可能傾倒出滿腹的牢騷和不滿。
有人說,為人父母者最高的修養,就是能夠駕馭自己的言語。
父母的言辭之中,蘊藏著孩子的未來與命運。
那些深諳教育之道的父母,都懂得如何謹言慎行,將言語化作孩子成長路上的指路明燈。
因為他們深知,某些話語一旦脫口而出,可能會在無形中給孩子帶來深遠的傷害,而這種傷害,往往是在不經意間造成的……
01 不對孩子吐露悲觀絕望的話
曾經在網上看到一位網友的分享,頗為感慨。
他成長在一個普通家庭,父母都是樸實的勞動者,為了供他上學,起早貪黑地工作。
他深知父母的艱辛,從小就格外懂事,不僅學習刻苦,還常幫父母分擔家務。
家裏的經濟條件雖然拮據,但溫馨和睦的氛圍總讓他感到滿足。
然而,隨著年歲的增長,父親或許是因為工作的重壓,漸漸變得消沈,時常在他面前流露出對生活的失望。
父親會抱怨工作沒有前途,感嘆自己一生勞碌卻無所成,甚至擔憂孩子的未來也會像自己一樣黯淡無光。
有一次,他在某省級學科競賽中獲得了很有分量的一等獎。他興沖沖地回家,想把這個好訊息告訴父親,讓父親高興一下。
可是,當他把省級一等獎證書遞到父親手裏時,父親只是淡淡地看了一眼,便嘆了口氣說:「這證書能頂什麽用呢?還是來錢更實在一些。」
雖然站在父親的角度,這種想法也無可厚非。但那一刻,孩子心中的熱情還是結結實實地被父親的一盆冷水澆滅,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迷茫和沮喪。
在【孩子,你的情緒我在乎】一書中指出:父母的情緒表達方式,對孩子的情緒調節能力有著深遠的影響。
經常在孩子面前流露悲觀的父母,容易讓孩子產生無力感和挫敗感,對未來失去信心。
就像這位網友所說,因為長期受到父親消極情緒的影響,他在面對人生的挑戰時,總會不自覺地產生畏難情緒,擔心自己無法勝任。
父母的悲觀,不僅阻礙了自己的成長,也成為了孩子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
不向孩子傳遞悲觀情緒,不將生活的沈重化作言語的枷鎖。把每一次的挫折當作成長的墊腳石,用樂觀的心態去感染和影響孩子。
成為孩子人生路上的指路明燈,而非陰霾的源頭,這才是為人父母最該有的模樣。
02 不對孩子講詆毀家人的話
小蕓成長在一個充滿紛爭的家庭環境中。
她的媽媽比較強勢,三天兩頭都要挑刺和相對弱勢的爸爸吵上一架。
當爸爸不在家的時候,媽媽更是喋喋不休地在小蕓面前說起爸爸的種種不是。
小蕓夾在中間,左右為難,既想為爸爸辯解,又不想得罪母親。
久而久之,這種家庭紛爭對小蕓產生了陰影,她開始恐懼與人建立深厚的親密關系。
從教育孩子的角度來看,在孩子面前持續詆毀家人尤其是伴侶,是一種很Low的表現,無疑是對孩子情感的巨大傷害。
這種做法不僅會讓孩子陷入兩難境地,更可能讓他們在未來的人際交往中對家人、對他人都失去信任感。
有句話說得好,保護孩子心靈的最好方式,就是不在他們面前惡意詆毀家人。
心理學研究表明,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尊重和理解,是孩子學習如何處理人際關系的最好教材。
著名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曾說:「家庭是孩子學習人際關系的第一個課堂。」
想要孩子在未來能夠與他人和諧相處,先從我們自身做起,學會尊重和理解最親近的家人。
讓孩子在一個充滿愛與包容的家庭環境中成長,才能讓他們心無旁騖地快樂成長。
03 不對孩子談負面沮喪的話
「你曾在父母的言語中感到過壓抑嗎?」
有網友傾訴,她成長在一個充滿負面情緒的家庭環境中。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打工人,為生活奔波勞碌。
然而面對生活的壓力,他們常常不自覺地將沮喪情緒帶回家中。
在她的記憶裏,每當父母下班回家,如果當天的工作不順利,整個晚上家裏都會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中。
父親會嘆氣連連,抱怨工作的艱辛與不公;母親則是愁眉苦臉,對家中的瑣事提不起精神。
她曾努力用自己的優異成績來驅散家中的負面情緒,然而父母的反應卻總是讓她失望。
即使她考了全班第一,父母也只是淡淡地說一句「別驕傲,繼續努力」,然後依舊沈浸在自己的沮喪情緒中。
這樣的成長環境讓她感到無比壓抑,甚至產生了逃避家庭的沖動。
她渴望得到父母的肯定和鼓勵,然而這些很低的要求在父母那裏似乎都是奢望。
有人形容這種總是傳遞負面情緒的父母為「情感的吸血鬼」,他們無意識地吸食著孩子的積極能量,讓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步履維艱。
這些父母或許未意識到,他們的言行正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性格和人生觀。
孩子就像一張白紙,父母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表情都會在這張紙上留下深刻的銘印。
教育心理學家指出,家長的情緒狀態對孩子的心理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如果父母能夠積極面對生活的挑戰,以樂觀的態度影響孩子,那麽孩子也會學會以同樣的方式去應對生活中的困難。
作家張小嫻曾分享過她與父親的一段經歷。
在她的童年時期,父親曾遭遇事業的低谷,然而他從未在家人面前流露出絲毫的沮喪。
相反,他總是以樂觀的心態面對困境,鼓勵家人一起努力克服困難。
張小嫻回憶說,那段時間雖然艱難,但正是父親的樂觀與堅韌讓她學會了如何在逆境中成長。
很多年以後,當她面臨人生的挑戰時,總會想起父親的教誨:「生活不會總是一帆風順,但只要我們保持積極的心態,就一定能找到出路。」
因此,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在孩子面前傳遞負面情緒。
要知道,我們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表情都可能成為孩子成長的助力或阻力。
讓我們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影響孩子,使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更加自信、堅強。
04 不對孩子說自暴自棄的話
奧普拉·溫弗瑞,這位全球知名的脫口秀女王,她的成功故事背後,隱藏著一段鮮為人知的艱辛歷程。
在童年時期,她曾遭受過親戚的性侵,青少年時期又飽受貧困和種族歧視的困擾。然而,她的母親卻始終給予她堅定的支持和鼓勵。
即使在生活最困頓的時刻,奧普拉的母親也從未在她面前說過一句自暴自棄的話。
相反,她總是用積極的語言激勵女兒,讓她相信自己有能力戰勝一切困難。
有一次,奧普拉因為學習成績不佳而陷入沮喪,她的母親卻對她說:孩子,你的未來不是由一次考試決定的。你擁有無限的潛力,只要你願意努力,就一定能夠實作自己的夢想。
正是母親這種永不言敗的精神,深深感染了奧普拉,讓她在逆境中崛起,最終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明星。
一位著名心理學家曾說過:「父母的言行舉止,是孩子塑造自我認知的重要參照。」
作為父母,我們在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難時,如果能夠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不輕易放棄,那麽我們的孩子也會學會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
【讓孩子的大腦自由】一書中也提到,父母的情緒穩定性和應對困難的能力,對孩子的情緒發展和逆境應對能力有著深遠的影響。
不言自暴自棄,不僅是對自己人生負責的體現,更是為孩子樹立榜樣的重要方式。
當我們把堅定的信念和積極面對生活挑戰的態度傳遞給孩子時,孩子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去迎接他們人生中的每一個挑戰。
結語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無法回避那些挑戰、困擾、失落與磨難。
盡管無法預知它們何時會降臨,但我們可以選擇以何種的態度去應對。
作為父母,我們的心態尤為重要,因為它將直接決定我們傳遞給孩子的精神力量。
人們常說,智慧的父母懂得言辭的分寸。
父母隨口的一句話,或許看似微不足道,但在孩子的內心世界裏,卻可能掀起軒然大波。
若你期望孩子能擁有一個強健、樂觀、充實、進取的人生,那麽就請避免說出那些可能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的話語。
作為新時代的父母,我們始終保持著學習熱情,不斷進行自我反省,努力讓自己和孩子都能邁向更好的未來。
雖然這條路並不平坦,充滿了挑戰與考驗,但我們從未輕言放棄。
只要我們心中有愛,手中有力,就一定能夠引領孩子走向更加充滿希望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