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 殷飛,南京師範大學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長,「心理健康與腦科學」江蘇社科普及基地副主任
讀者提問:
孩子平時在遇到學習上的問題或作業難題時總是不敢去向老師提問,學校老師也是鼓勵學生去向他們請教或咨詢問題的,但孩子自己總是沒有這個勇氣。我們該如何幫助他提升和老師的交往能力,敢於主動向老師請教問題呢?
專家答問:
從孩子發展的角度看,學與問是相輔相成的,孩子逐步學會請教老師問題是一項需要發展的基本學習能力。提問也是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和自學能力的一個重要環節。尤其在當今的人工智能時代,會不會提問題,已經成為衡量兒童青少年核心素養的一個重要指標。家長的確應該鼓勵孩子勇於思考並勇於提問的精神,家校也要合作重視並提升學生的自學、請教問題等個人化學習能力。
一是要充分理解孩子的畏難情緒。不少家長認為學生向老師請教問題,應該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所以,有的家長在和孩子溝通時,張嘴就說「不懂的問題明天去問老師」。但每個孩子的個性都不一樣,對有的孩子來說,要做到輕松自如地去請教老師,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的需要克服心裏的畏難情緒,有的擔心遭到老師的拒絕,有的害怕老師因此對自己留下不好的印象……家長先要對孩子多一些理解和共情,先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了解他的真實想法。比如當孩子表達出這方面的畏難情緒時,家長可以這樣說:「我知道你很想向老師請教問題,但是不容易做到,這很正常。你可以先找一個合適的時機試一試,也許沒有你想象的那麽難呢。」孩子如果擔心「老師批評我上課沒認真聽講怎麽辦」,家長可以客觀地和孩子討論分析去向老師請教時可能出現的情況,並幫助他做好心理建設,引導孩子消除心裏的擔憂。
二是透過家校合作,給予孩子支持與鼓勵。解決了孩子的認識問題後,家長要主動和老師合作,共同促進孩子開啟請教老師的「破冰之旅」。家長可以主動和老師溝通或給老師留言,讓老師知道,孩子目前有這方面的畏難情緒,請老師在適當的時候主動詢問或鼓勵孩子,幫助孩子走出請教老師的第一步,做到師生相向而行,也能讓孩子在這個過程中體驗到成就感,產生積極情緒和自信心。當孩子走出了突破自我的第一步後,家長要及時給予反饋和表揚。同時,家長也可以向老師反饋孩子的積極情緒並表示感謝;再將老師對孩子的積極評價反饋給孩子,成為師生之間正向資訊互動的橋梁。時間長了,孩子就會慢慢克服心裏的障礙,並最終形成穩定的習慣。
三是可以讓孩子適當利用線上方式或新媒體渠道向老師提問,這樣可以減輕孩子面對面去向老師提問時的壓力。對於一些性格偏內向的孩子,也可以在生活中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與人交往的能力,等孩子積累了較為豐富的與人打交道的經驗,他會越來越有自信,再去向老師提問時可能也就沒有那麽困難了。
作者:殷飛
【中國教育報】2024年07月21日第4版
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