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其實分為兩個方面來看。
1)飲料是否適合1歲娃喝(營養健康問題)
2)是否要拒絕娃和飲料的要求(教育問題)
前者屬於營養領域,這裏不展開,其余回答中已有專業人士的詳盡回復。我重點回答第二個吧。
娃的教育問題,家長在解決問題時會出現兩種思維方式。
1) 短線思維 ,著眼於解決當下,盡快把娃安撫好。比如問題中的爸爸,急於讓娃停止哭聲,以免在公開場合太過難堪,即便是知道飲料不宜多喝,但也沒有辦法。
2) 長線思維 ,為了未來娃更好的成長,能忍住當下的困局,抗住娃的哭聲大招,想更多辦法解決問題。長線思維往往費時費力,且需要強大的內心。當然,帶娃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短線思路的優勢是快速解決,但過於著急解決眼前,往往更容易被娃的哭鬧所綁架。所以,破局的第一步,眼於長遠,使用長線思維,只有內心聚集更大的力量才能抗住娃各種不靠譜的大招。
也許此時題主更希望聽到帶娃技巧,但我以當媽的實操經驗來看,各種別人說的經驗到了自己娃身上,轉化落地往往都得蛻數層皮。 所以比帶娃技巧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信心。抗住娃無理要求的堅定,以及相信一定會把娃帶好的信心。 為了娃的未來,可以不那麽在意當下的混亂,比如 克服娃在公開場合哭鬧給自己帶來的羞恥感 。只有做到這一點,後面的技巧才能順利落地。
有了信心,接下來是如何給娃做規矩。
我們父輩祖輩很擅長做規矩的。但現在我們更強調溫柔,怕一點點不妥給娃帶來童年陰影。其實完全沒有必要極左極右。做規矩不用像祖輩那樣嚴苛,但是 底線意識一定要有,無論什麽年代,大家都不歡迎熊孩子。 所以到這裏,可以看出題A主問題的根本,不在於飲料本身是否健康,而是在與縱容孩子缺少邊界,這是在往熊孩子成長路上狂奔的節奏啊。
如果說早期寶寶哭鬧是生理需求必須及時應答,那麽到了1歲,哭鬧已經明顯帶著主管訴求,這時候完全可以立規矩。其實,娃一直在試探你的底線,如果你破防,最終就會被娃逼得沒有底線。當然,1歲的小嬰兒又能有什麽壞心呢,他就是簡單的想要而已,尚沒有分寸感的他,想要就會痛痛快快的哭出來,這是很正常的。而孩子也在不停的哭鬧中,學習成長。知道了這一點,再面對娃哭鬧是否能淡定一點呢?
只要你抗住,讓娃明白不是哭就一定會被滿足,那麽很快,娃就不會哭地那麽厲害了。 當然,這句話看似簡單,實操起來心力交瘁。不過相信我,只要狠心抗住最初幾輪,把眼光放長,相信自己,後面就會好起來。而且這個規矩盡量早一點立,因為越到後面越難,隨著娃的成長,哭鬧的殺傷力也在見長啊。換言之,如果只看當下,那麽哭鬧將無休無止,直到你獲得熊孩子一枚。如果著眼長遠,抗住混亂早期,歷劫飛升,後面就逐漸平穩,一切向好。
當然, 技巧還是要有的。 比如,轉移轉移力,這個對小月齡寶寶屢試不爽。但寶寶總有不好騙的日子,正面沖突抗哭是跑不掉的。而抗哭的技巧就是爸爸媽媽心態一定要好, 溫柔而堅定,平糊而淡定, 可以溫柔地抱抱娃,然後微笑地告訴娃,「不開心可以哭,但哭最終是沒用的。」「你傷心媽媽知道,但不對的事情你不能做,不過你可以在媽媽懷裏哭一會。」當然,如果實在忍不下去,在確認娃安全的情況下,可以略走開冷靜會。要相信娃的自我修復能力。
以上,希望有幫助。總之,帶娃是天坑,自己挖的坑自己填。在套用各種帶娃技巧前,請先讓自己強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