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考慮現實問題的時候,更要停下來想想很多事情是否值得,不要做錯誤的選擇,選擇錯了,再努力也沒用。比如首先是房車的問題,如果負擔比較大的,你就要想一下是否值得,三十年的房貸,一家人三十年都要省吃儉用,是否值得,更何況現在還在掉價。那麽你省吃儉用圖啥呢,為了給別人送錢嘛。沒買房的,盡量考慮自身的能力,是否值得買。倘若已經買了的,看看能不能再出手,哪怕租房子可能也更劃算。
關於孩子的學習成績,成績好的學生能有多少呢,大部份孩子都是普通的,你要考慮你在孩子學習上花費的成本,是否值得。與其天天擔心孩子的學習成績,還不如先想清楚,你讓孩子讀書是為了幹啥。為了找個好工作?不在辛苦賺錢?現在各行各業賺錢都比較難,學生大學畢業就失業的例子比比皆是。上學讀書學到的啥呢,而且現在讀書的成本太高了,得不償失。
諸君會覺得,再窮不能窮教育,但是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讓你卷,而是讀書識字,懂道理,學做人。這是最重要的,接著再是賺錢,工作。你花錢買學區房的意義是為了什麽,為了孩子讀成書,找個好工作,為了賺錢。那麽要是直接能賺到錢,是否就不用考慮學區房呢。
現在的大學生,普通大學出來的,除非考公,考編制,不然其他的工作,應該都是比較一般的。甚至有些名牌大學出來的,工作也是不怎麽樣。但是這並不代表讀書無用,更不是勸你別讀書。父母愛子女,更要為他計深遠未來之事。中國現在不缺白領,而是缺藍領。大家都覺得坐在辦公室,就是好工作,但是收入如何呢,大家心裏都知道。讀書的目的是識字,懂道理,學做人。而學校現在教育孩子做人的很少,主要還是家庭教育,包括社會的現狀,為人處世的到了,這些沒人教學生,大部份學生都是到了社會上,被社會教做人。
倘若你的收入不高,家境一般,給不了孩子學區房的,那麽你就要考慮孩子該走什麽道路。如果說想讓他考公務員,體制內的工作,那麽普通學校就可以,保證孩子成績能上個普通大學就行,甚至花錢上個本科也行。保證這一條,對大部份孩子來說都不難的,而且你不買學區房,還能省一筆錢,家裏平時不至於太拮據。選個好考公的專業,上了大學,從大一開始就準備考編的試題,我相信既然能上大學的人,學習能力都沒問題。四年時間保證不掛科,剩下時間都用來學編制的題目,等到畢業了,能考不上嘛。考上了,一輩子的底線就有了,而且比大部份大學生都強吧。這樣才是父母愛子女為之計深遠,而不是只知道埋頭賺錢,就知道逼孩子學習,天天說什麽你是窮人家孩子,不要比吃穿,就比學習。自己壓力大,孩子心理自卑,還容易抑郁。
如果成績完全是一塌糊塗的,義務教育讀完,認識字,做人道理就教給他。接下來就學個技術,不是讓你送孩子上技校之類,很多父母都是不負責的,都指望把錢給技校,孩子就能學到技術,其實完全是把小孩弄廢了。技校進去的,都是小孩一起玩,打遊戲,荒廢時間。越是年輕時候,更要抓住時間,別浪費。當然學技術的前提,一定要找個靠譜的人才行。比如學汽修,這一行也挺辛苦,也很賺錢,甚至有些人一年幾十萬不是問題。那麽學這樣的行業,孩子就要能吃苦,壓著他學,既然都不讀書了,就要吃生活的苦。十七八歲,到二十七八歲,十年時間,能夠堅持的,等到中年時候,肯定也算是這個行業的頂尖了吧。或者做水電工,十年時間,也是老師傅了,而且你還很年輕。
上面的這些行業,收入一定比大學生強多了,水電工的薪金,一天三五百沒問題,而且還是技術類工種,後續家電維修,機械修理等等,都可以做。十年時間,夫妻兩個人,不買房車的,沒有負擔的,給孩子存個二十萬塊錢沒什麽問題。孩子前五年學技術,哪怕一分錢不賺,後面五年,一年五萬塊錢問題應該不大,而且一家人都沒什麽壓力,這樣的路就很差嗎?總比你供孩子讀書,兩手空空,孩子成績還一般強吧。
真正的愛孩子,而是為他想一條適合他的出路,而不是就知道逼他讀書,天天施加壓力。作為中年人,能夠贍養父母,養活家庭,給子女留一條退路,這樣就夠了。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保養好自己的身體,每天樂呵呵的活著,喝點小酒,閑暇釣釣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