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我們先來看【兒童心理學】怎麽說的(H.魯道夫·謝弗 p.91):
兒童形成的第一個依戀關系 (通常是與母親)顯得非常重要,它顯示了 保護、愛和安全 , 影響到兒童所有的生理和心理能力 。並且 可能會產生持久的聯系 ,在整個童年期一直都起重要作用,甚至是青春期以後孩子的安慰源泉。許多人認為,這個關系是其他所有親密關系的原型,包括在成年期形成的關系。我們再來看看艾歷克森關於「心理社會性發展階段」是怎麽談到安全感的形成的(【心理學與生活】):
艾歷克森認為人一生有8個發展階段,而 0-1.5歲是第一個發展階段 ,兒童需要透過與看護者之間的交往建立對環境的 基本信任感 。信任是對父母的強烈依戀關系的自然伴隨物,因為父母為兒童提供了食物、溫暖和由身體接觸帶來的安慰。但是,如果兒童的基本需要沒有得到滿足,經歷不一致的回應,缺乏身體的接近和溫暖的情感,以及看護者經常不出現,兒童就可能發展出一種強烈的不信任感、不安全感和焦慮感。是的,嬰兒能感受到安全感 。
我們都有 「嬰兒期遺忘」 ,即長大後,我們不再記得小時候的事,但這不代表我們真的忘了。用一句通俗的話叫做 「身體仍然記得」 ,對,你的所有經歷儲存在你的大腦中,他們只是沒有被啟用(這是有心理學研究基礎和依據的,我的表述可能不科學,等我找到更精確的表達後再來改)。
不僅你的身體會記得,你的心靈和情感也會記得。
你的笑容會記得,你的依戀會記得,你的自在與活潑會記得,你的傷心與落寞會記得……
當然, 這絕不是要母親必須做到時時刻刻的完美 (註意是「基本信任感」), 也沒有說特定的經歷一旦發生,產生的影響是不可修復或改變的 。關於後者,【兒童心理學】告訴我們:
人們發現即使那些在非常不被重視環境中受到嚴重傷害的孩子, 只要有適宜的條件出現,其發展也能得到恢復。 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無論這些特定經歷多麽早地出現,程度多麽嚴重,成長並非由特定經歷永久地決定,後續經歷必須考慮在內,包括那些特定的成長軌跡中個體必須經歷的關鍵點。童年真的很重要。
讓我們盡我們所能,展示保護、愛和安全,待孩子大一些後,階段性區別會漸漸不明顯——那些在幼稚園操場上奔跑的孩子,嬰兒期是否得到更好的照料,乍一看相差真的不是那麽大(但有經驗的幼師會告訴你許多隱藏的差別)。之後,隨著孩子們漸漸長大,情況將變得越來越復雜。
但是成人以後,忽然在某一個時刻,一位個體可能會留下許多年前未流下的眼淚 。許多人甚至不敢面對曾經的成長現實,畢竟情感如此復雜,我們要自我說服、邏輯自洽。如今關於原生家庭討論如此熱烈,從子女的角度,我不贊成只一味的批判和聲討(不是指否認或美化存在的客觀事實),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我們從經歷和過往中汲取有用的營養,即我們用積極的心態來面對和思考生活。
但對於做父母的人來說,我們剛剛懷抱一個稚嫩美好的生命,現在就有機會思考: 我們希望在孩子的人生中扮演什麽角色,希望有一天孩子老去時怎麽想起我們 。我們做父母的,給予孩子最大的恩情,是用我們有限的一生, 給孩子以愛的根,還一雙能飛翔的翅膀。
做到這些很簡單,也很難。
不過是溫柔的擁抱,不過是親切的話語,不過是帶著約束的愛,不過是不斷提高修煉我們自己。
但也是極難的。
倒是一歲半前安全感的建立相對簡單——如果你用心去做,這個過程也可以是很享受的:孩子回報的愛比我們給予的更多,當他們的小手軟軟地攥緊你,當他們那雙亮晶晶的眼睛喜悅地照亮你…… 世界最能喚醒和治愈心靈的,難道不就是嬰孩的樸拙天真莊嚴嗎?
這樣美好的親子機會,我們不要輕易錯過: 去照料他們,回應他們,擁抱他們,給他們唱歌,陪他們遊戲……對他們微笑著一遍遍說「我愛你」。
不輕易與他們長時間分離。
大自然賦予了母親們以愛的敏感性,當媽媽靜靜地與自己的寶寶在一起,往往能感覺到深深的溫柔安詳與平靜,媽媽比其他人更知道寶寶需要什麽…… 一方面是母愛的本能,一方面是社會更加重視和呼籲嬰兒期的科學養育和陪伴,而違和的是:現代社會對我們的生活方式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沖擊 。我們真的左右為難!這需要我們根據自家的生活現實,動用智慧,盡力 尋找到一種平衡 。
不苛責自己,卻又盡力而為 ——在那些疲憊的時刻,我們用理智提醒自己:如今我們需要做的投入從長遠看並不算多,對孩子的影響卻深遠不已。
P.s. 媽媽們產後激素波動變化大,無論何時,記得先要照顧好自己,帶孩子可是個辛苦活兒。也請寶爸給予寶媽最全力的支持:三歲前寶爸們最重要的任務是照顧好妻子、搭把手、做好後勤和短時替換,以支持寶媽有較好的狀態與孩子建立深厚的情感聯結;若是寶爸或隔代帶娃的,其他人也要反過來多體諒包容;阿姨帶娃的,盡量少頻繁更換。
======
有興趣的朋友,直接去看【兒童心理學】和【心理學與生活】,這兩本書絕對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