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侄子眼睛挺尖的,他沒看錯。
就是因為孔融這麽做後,他父母之後的做法最終導致了孔融的死!
看任何事情都要放到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去解讀。
我們來簡單還原一下故事場景:
一家人吃梨,父親讓孔融來分,這個四歲的小朋友將最大的梨給了哥哥,最甜的給了弟弟,自己拿最小的。孔融上讓哥哥,下讓弟弟的舉動讓父親很是詫異,了解緣由後,孝順謙讓的他也得到了父親的稱贊。理論上,到這裏事情就結束了。
但是,實際上,故事孩子繼續:
這樣的事情也傳了很遠,孔融也收獲了越來越多的贊揚。這是為什麽呢?
答案就是孔融的父親,有意讓孔融的事情傳很遠!
我們再回到東漢年代,那時候生產力還沒有那麽高,整個家族的團結更有利於在社會上生存或獲取更多的利益。而鼓勵」大的讓小的「這種分配規則,意味著「」大的做點犧牲,但是小的要聽大的」,這是一種交換,大的獲得了權利,小的獲得了好處和保護,這樣才更利於整個家族的團結。那個時候還是家族社會,家族穩定了,國家也就更容易穩定。而孔融分梨,不僅做出了「」大的讓小的」,還同時做出了「」小的讓大的」,後一種情況下,形成了相互謙讓,更有利於家族的團結。
再說東漢的另外一個背景,就是那時候沒有科舉,想做官要靠「舉孝廉」。就是要讓別人都知道你很「孝順」。
孔融的父親也深知其中道理,孔融的故事就這樣「自然而然」地「傳很遠」了。
那怎麽就最終導致孔融的死了呢?
咱們繼續分析。
可見,孔融從此不僅獲得了父母的贊揚,同時也獲得了其他人很多的贊揚,開始名聲在外。
果然,「孔融讓梨」事件傳很遠,後來孔融就做了官。
那麽,一個孩子從小就收獲了太多的誇贊是否是一件好事情?
答案是否定的。
咱們再看第二個孔融的故事。
十歲時,孔融跟隨父親到洛陽做客,司隸校尉李膺頗有盛名,去他家的都是有學之士、有名譽或者是親戚。孔融到門口後,對看門的人講,我是李膺的親戚。李膺思前想後自己什麽時候有這樣的親戚,還是不記得。
於是便讓孔融進門,問他與自己家是何種親戚關系?
孔融答道:「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仆與君奕世為通好也。」
意思是我的祖先孔子曾經拜您的祖先老子為師,所以我和您是世代通好。
身邊的賓客都對他的話感到驚奇,不禁有些刮目相看,覺得這個孩子以後一定有出息。
唯有太中大夫陳韙說了句:「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但孔融卻回了句:「想君小時,必當了了」。
意思是您小的時候一定很聰明吧!(言外之意是:看你陳韙現在也不怎麽的,那你小時候肯定很聰明嘍?)
10歲的孩子能有這樣的言語說實話是很出人意料的。
這個時候的孔融已經對別人有不滿自己的言語產生了強烈的反應,否則不會輕易譏諷對方。
孔融因為讓梨被人世人記住,也同樣讓他多了一樣在乎的東西——世人的贊譽。
漢代開始是以「舉孝廉」推薦做官,孔融名聲在外,自然而然當了官。
當一個人習慣了別人的贊美,習慣了被別人捧著後,他會開始以自我為中心。
孔融就是如此。
因為他的名聲,曹操很重視孔融,但一直生活在贊譽中的孔融已經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個性,他從心眼裏看不起曹操。所以,總是挑曹操的刺兒,漸漸曹操開始對他心生不滿,一而再,再而三,曹操動了殺心。
因孔融談論「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欲發耳。子之於母,亦復奚為?譬如寄物缶中,出則離矣。」
曹操以「不孝」的罪名將孔融全家殺害。
這句話的意思是父親和兒子的關系,是情欲上頭的產物,母親和兒子就像水杯和水一樣,只要水倒出去了,水和杯子就沒有關系了。
再深一點意思是養恩大於生恩。
當時漢代社會是極為重視「孝道」的,孔融小時候就極為聰明,有賢名,懂謙讓,講孝道,現在竟然如此狂妄的言論,引起了世人的不滿。
因孝順謙讓被世人所熟知,也因為不孝被曹操殺害。
孔融讓梨,是一個好的行為,卻是一個錯誤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