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孩子黑白顛倒和沈迷遊戲,是從父母又控制又妥協中,一步步淪陷的

2024-10-27親子

這幾天在答疑父母的過程中,發現一個讓父母棘手的問題:孩子壓根放不下手機,對遊戲有癮。

用了很多方法,溫馨提醒沒用,吵一頓,批評一通也沒用,哀求和講道理更無濟於事。

孩子通常的反應要麽是不耐煩,要麽是反鎖門將父母隔離,要麽是讓父母走開,要麽是發脾氣。

父母根本拿孩子沒有辦法,只有幹著急,四處找靈丹妙藥,看看能不能讓孩子放下遊戲,好好學習,結束黑白顛倒的節奏。

有一個事實是:已經沈迷遊戲的孩子,作息已經紊亂的習慣,短時間是難以改變的。

已經對手機和遊戲有癮的孩子,之所以放不下手機的原因有兩個:

一是因為孩子在遊戲和玩手機中,得到了很多滿足感和成就感以及價值感,玩手機或遊戲讓他們覺得有趣和快樂。

二是孩子已經習慣的生活模式和娛樂模式,一旦被父母強行幹預或制止,一定會引起孩子更激烈的抵抗。

從這個方面來看,已經對手機和遊戲上癮的孩子,想要透過外力幹預,來很快能恢復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幾乎不可能。

這時,父母太過於焦慮的急切想解決孩子的問題,不僅沒有什麽用,反而引起孩子更加反感的回應,讓原本就緊張的親子關系更加雪上加霜。

有一個問題,我其實更關心,那就是孩子是怎麽一步步對遊戲上癮的?

跟不少父母聊過後,我發現一個通用的問題,那就是孩子上癮大都是從父母又控制和 又妥協 的兩個階段中開始的。

最初的時候,父母對於手機和遊戲控制得很嚴格,視手機和遊戲為洪水猛獸,制定了各種規則,各種要求。

另外還伴隨著對孩子的批評與指責,即便孩子做得再好,父母也還是挑剔和不滿意。

再加上對電子產品控制很嚴格,要求也很高,孩子就在父母的要求與控制之下,變得很乖巧和聽話。

父母讓幹什麽就幹什麽,基本都會言聽計從。

看似一切都沒問題,但實際上問題的隱患已經埋下。被父母控制和要求的乖小孩,並不是沒有需求,而是不被父母所允許。

迫於父母的壓力和父母的權威,孩子並不敢反抗,也只能聽父母的話,做個乖小孩子。

可是到了青春期後,隨著孩子的獨立意識和自由意識的蘇醒,之前被父母控制得有多嚴格,不允許的事情有多少,等叛逆和反抗來的時候就有多劇烈。

當孩子開始反抗初,是從手機自由和遊戲開始的,父母一看這哪行,於是就各種介入各種幹預和圍追堵截和防患未然的預防。

其實,當孩子反抗初期,父母如果調整一種方式,不要硬碰硬,而是采用接納和允許,寬容和理解的方式來面對孩子。

玩遊戲和手機都可以,但要按一定的規則來玩,既能滿足孩子的需求,又不至於到上癮和失控的地步。

可是父母偏偏因為焦慮和擔心,心想之前的乖小孩可不能一步步走上墮落之路,於是就像之前一樣對孩子控制,要求,指責和苦口婆心的講道理,希望孩子回頭是岸。

父母越是這樣要求嚴格,孩子愈發對遊戲上癮,對手機依賴。

最終父母經過強制,軟硬兼施以及講道理等都對孩子失效後,孩子不僅沒有收斂,反而脾氣越來越大,情緒越來越激烈,跟父母關系越來越差。

父母這時是想管管不住了,有要求也變成了擺設,孩子壓根不理睬。

給孩子定了很多規矩,但一個都沒能守住,看著之前的乖孩子開始日益暴躁,拿死和傷害自己為要挾,或者發很大脾氣,砸和摔東西,或者張口就罵。

父母就繃不住了,也再也不敢管孩子了,於是就從嚴管到了不敢管直止放任的節奏。

這時看似嚴厲和要求嚴格的父母在孩子的爆發之下就變成了「紙老虎」,孩子看到父母妥協後,就會每一次都如法炮製,一次次透過拿捏和要挾父母實作自己的手機和遊戲自由。

在孩子的對抗中,父母顯得尤為被動,底線一次次淪陷,最後變成了無規則狀態。

所有的規則就是孩子會不會發脾氣,會不會說出極端的話,會不會做出極端不講理的事情來。

父母也害怕孩子會真出事,而孩子則吃定了父母不敢管自己,於是便在權力 與自由中,透過要挾父母來持續 宣示主權

父母如果早一步覺醒,允許孩子在規則內玩手機和遊戲,也許就不會發展到黑白顛倒的地步。

而一旦遊戲和手機失控之後,父母再想結束這個局面,無疑於難於上青天。

因為在一步步淪陷過程中,父母錯失了最好的糾錯時機,這時只能透過恢復親子關系這個突破口,先放下自己的焦慮,先允許孩子目前只能這樣。

透過親子關系的修復和父母自我提升,溶解自己的焦慮,而後慢慢的能心平氣和跟孩子聊更多時,遊戲和手機才有可能慢慢調頻回正常。#成長型父母百合陪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