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人說並非所有主流兒童動畫片都是如此,不過實話實說,國內「禦三家」豬羊熊,確實都以爭鬥對抗為主
簡單地說,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從創作者的角度來說
兒童動畫片為了保持IP的長期活力,一般都是動輒好幾季、幾百上千集的大長篇,而且故事以單元劇為主(即每一集單獨形成一個故事、集與集之前不存在明顯的關聯性,與連續劇相對)
再復雜的世界觀,要連續不斷地寫出幾百個不同的故事,都會讓人覺得大腦被掏空,更何況面向兒童的專案,為了照顧小朋友的理解能力,不可能搞出像魔戒一樣深遠廣袤的設定,也不可能無限地引入新角色,故事必須要簡單易懂
於是,「對抗」就成了一種取巧的解決辦法
故事的核心是「沖突」,而「對抗」就是沖突中最簡單的一種
對於我這種寫了七年兒童動畫劇本的老油子來說,每次遇到二元對抗性質的專案,就會喜上心頭。無他,好寫啊!
正義與邪惡、獵手與獵物、保護者與破壞者……只要把正派與反派放在一起,他們就會圍繞自己的目的,一次又一次發生沖突,也就可以源源不斷地寫出故事,脫發的編劇又得救了!
當然,對抗不止有打打殺殺,不過物理與肢體的對抗永遠是最符合直覺也最容易想到的,因此也不可避免地在故事中占據了可觀的比例。對於這種簡單粗暴的處理方式,你可以大聲說出:編劇偷懶!
從審查機制的角度來說
每個行業的發展規律都是從不規範到規範,從野蠻生長到種種約束……這事兒我只要說一句「國內的電影電視劇」,應該懂得都懂吧
兒童動畫也是如此,早年間對兒童內容的把關並不是很嚴格,因此喜羊羊、熊出沒剛播出時多少有點自我放飛。如今越來越強調「綠色安全」,所以你看,狼和羊打籃球了,光頭強搞旅遊了……你所說的槍械大炮也越來越少了
從我15年入行以來,這個狀況是一直在改善的,如今絕大部份流向市場的兒童動畫都會註意綠色安全的問題了
我做的專案大多是國際發行,因此要遵守的安全規範要比國內更加嚴格,簡單舉例:
角色不能丟東西砸其他人的頭,如果出現摔角跌落,也要明確表現角色沒有受傷
不能無安全措施爬高、劃船(在水上必須穿救生衣,哪怕你是魔法世界的魔法生物也一樣)
不能出現可模仿的從高處跳下動作(比如角色用紙板自制了一雙翅膀就不行,如果使用魔法、佩戴高科技飛行裝備則可以,原則是小朋友不能夠直接模仿)
部份播出方可能會要求主角不能放聲大哭、不能反復打嗝、打噴嚏(由於小朋友會代入主角,他們可能會發生過強的情緒波動,無法控制的生理反應也可能導致不適)
我不是說所有的限制都是合理的(說實話,我覺得有一些真是槽點滿滿),但相信大家都記得類似「某孩子看過喜羊羊之後把人綁在樹上點火」的新聞,小朋友缺乏常識和分辨力,確實很容易模仿動畫情節,其他內容且不論,在供給低齡兒童的內容上能有一定的規範與標準,還是挺有必要的
從觀眾的角度來說
我不是兒童心理學專家,但以我的經驗粗淺地說,2-3歲的兒童處於社會化的初期,他們開始觀察、理解這個世界,因此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動畫作品,一般以真實生活為原型,涵蓋的資訊量比較少,刺激性也比較低,比如小豬佩吉、米奇妙妙屋
隨著長大,小朋友對故事的復雜程度、刺激程度的需求都會越來越高。他們並不會像玩兒梗的大人一樣,去理解佩吉父母的教育理念多麽有價值,或者細品佩吉與朋友的「塑膠友情」,他們只是簡單地把佩吉拋在腦後,去追求更加「精彩」的故事,也就是誇張炫麗的畫面、跌宕起伏的情節
(其實我們不也是嗎,不然為啥前些年好萊塢爆米花片的票房這麽高呢……
目前的兒童內容已經是紅得不能再紅的紅海,每年還有很多新的專案面世。每一部動畫要和無數的競爭者爭搶小朋友的註意力,那麽自然就要投觀眾所好。更多爽點、更多笑點、更快的節奏……這不就來了嘛
(不過我還是要說,在兒童內容的領域,用直接的暴力、獵奇去抓人眼球是非常不負責任的!
長遠來看,主流的兒童動畫片在一點點改變,這幾年行業內也有許多真正關心兒童的創作者在努力地制作更加適合小朋友的動畫作品,未來,優質的兒童動畫片一定會越來越多的(也越來越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