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抵觸學習,有「畏難情緒」的情況,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先分析問題原因,同時本文還會提供相應解決方法,及家長的話術表達。
分析問題原因
1.任務太難或目標太高
當任務超出孩子的能力範圍,多次嘗試失敗後,孩子就可能會產生畏難情緒。
舉例:孩子平時成績是C,你給設定目標是A,這就是目標太高,設定的目標應該是孩子稍加努力,就能達到並實作,孩子才願意付諸行動。
2.缺少成功的體驗
孩子缺乏成功的體驗,無論學習還是生活,總是被批評,沒有建立起穩固的自信心。
3.總是被否定
頻繁的負面反饋會打擊孩子學習的自信心,產生怯懦和自自卑,並產生畏難情緒!
4.家長表揚太多
如果家長總是盲目的表揚,或者孩子總是聽到被誇獎的話,為了保持「聰明」、「優秀」的形象,孩子就會因為害怕失敗,而不敢去做有挑戰的事情。
透過了解畏難情緒的主要表現和成因,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的行為,並采取相應的教育方法,幫助孩子克服這種心理狀態,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抗壓能力。
解決辦法
1.找到畏難情緒根源
要和孩子積極的溝通,透過傾聽,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找到他們畏難情緒的根源。如:具體哪個科目,哪個知識點有困難,是學習上的,還是同學之間的問題,找到困難根源,才好應對,同時,用鼓勵和支持的話語回應,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納的力量。
2.設定小目標,逐步挑戰。
將大任務分解成若幹個小目標,讓孩子在達成每一個小目標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可以讓孩子感到任務可控,從而減輕壓力。還能讓他們在實踐中逐漸建立自信心,認識到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難。
3.培養孩子的自我反思能力
引導孩子在面對挑戰後,進行簡單的自我總結,思考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進。這種自我反思的習慣,有助於孩子形成積極向上的心態,學會從失敗中汲取教訓,為下一次的挑戰做好準備。
4.建立學習夥伴制度
如果家長在刷手機,而讓孩子學習,孩子心理就容易失衡,所以,鼓勵家長和孩子一起學習,比如:一同背記單詞,一起做同一道題,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也能感知問題的難易程度,不僅能提高學習興趣和效率,還能在遇到困難時獲得及時的幫助和支持,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
家長和孩子溝通話術
1.「寶貝,遇到困難了嗎?需要我給你提供什麽幫助嗎?
2「這道題是有點兒難,別著急,好好想想,你肯定可以的。」
3.「你學習遇到困難了嗎,我們一起來想想辦法。」
4.「我發現你已經很接近正確答案了,重新理清思路,看看哪一步出現了差錯。」
5.「我很願意幫助你,不過你可以先試試用自己的方法,相信你能解決它。」
總之,解決孩子的畏難情緒需要家長的耐心引導、教育者的智慧啟迪以及一個溫暖支持的環境。透過這些努力,我們相信每個孩子都能勇敢地面對挑戰,成長為更加堅強和自信的人。
我是8爪媽媽,關註我吧,專註兒童語言心理行為,輕松解鎖親子教育問題!